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1课时 函数的图象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重点)
2.能够结合实际情境,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下,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称为潮汐.如图是我国某港某天0时到24时的实时潮汐图.
图中的平滑曲线,如实记录了当天每一时刻的潮位,揭示了这一天里潮位y(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函数图象.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函数的图象
【类型一】 函数图象的意义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类型二】 判断函数的大致图象
3月20日,小彬全家开车前往铜梁看油菜花,车刚离开家时,由于车流量大,行进非常缓慢,十几分钟后,汽车终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大约三十分钟后,汽车顺利到达铜梁收费站,停车交费后,汽车驶入通畅的城市道路,二十多分钟后顺利到达了油菜花基地,在以上描述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历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大致函数图象是( )
【类型三】 由函数图象判断容器的形状
下雨时在室外放置一个无盖的容器,如果雨水均匀地落入容器,容器水面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 )
探究点二:函数图象的应用
【类型一】 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
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
(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越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
【类型二】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P点经过的路程为x,以点A,P,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应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新知预习,自学自测,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新知预习,自学自测,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19.1.2 函数的图象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19.1.2 函数的图象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