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0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共5页。

    16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xīn    鸿儒hóng    tái  

         西shǔ       素琴tiáo

    (2)古今异义

    山不高 (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惟吾德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丝竹之乱耳 (古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无案牍之劳 (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3)词类活用

    有仙则  (名词作动词,出名)

    有龙则  (名词作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  (名词作形容词,品德高尚)

    苔痕阶绿 (名词作动词,蔓上)

    无丝竹之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一词多义

       何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无案牍劳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2.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3.背景探寻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令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就故意刁难,半年内就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整体感知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来表现居室主人的品德高尚?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2.文章借写陋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

    3.读《陋室铭》,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他对当时的社会相当不满,虽奋力抗争却屡遭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并对当时世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文本探究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何深刻含义?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室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刘禹锡名句集锦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课后作业

     

    写一篇300字左右托物言志的短文。如杨柳,松树,白杨。菊花,梅花等。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刘禹锡的陋室,感受到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莲花的品质,了解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fán       yū         zhuó  

    lián    不枝màn    xiè  

    有闻xiǎn

    (2)古今异义

    亭亭净  (古义:立。今义:种植)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4)一词多义

       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幽)

       益清(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1.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自号濂溪先生,汉族,北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有《爱莲说》《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探寻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在星子开凿爱莲池,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参经悟道,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写下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1.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庄重、质朴)
      外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2.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

     

    文本探究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比作君子。

    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的品质: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诩,洁净而又庄重。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

    莲花、菊花、牡丹。

    3.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

    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4.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5.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6.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而“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7.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德者————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者————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利者————讽刺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关于的诗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李白《采莲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课后作业

     

    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2.以你对牡丹、菊花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的写法,写一篇《牡丹赞》或《爱菊说》。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