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7、《短文两篇》导学案-《陋室铭》(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课题:17、短文两篇——《陋室铭》
导学目标 | 1、 了解作者作品,了解“铭”这种文体。 2、 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 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傲然的节操。 |
导学重点 | 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 |
导学难点 |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傲然的节操。 |
导学资源 | 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 、平台讨论及活动 |
【环节一】初读——初步感知,把握基础 1、明确目标 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德馨( xīn ) 鸿( hóng )儒 案牍( dú ) 西蜀( shǔ ) 苔痕( hén ) 调素琴( tiáo ) 3、自学教材(6—9分钟)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陋室铭》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①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②“铭”文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篇幅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且押韵,常用排比对偶句式,内容上多颂扬或警戒之意。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环节二】速读——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 4、理解内容(15分钟) ①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 (学法:结合语境和工具书,积累文言字词。) (1) 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 有名、出名 ) (2) 有龙则灵(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 (3)惟吾德馨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借指德行美好 ) (4) 斯是陋室 ( 这 ) (5)苔痕上阶绿 (名作动 长上 ) (6) 谈笑有鸿儒 ( 博学的人 ) (7) 往来无白丁 (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 (8)可以调素琴:(调弄) (9)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的文书 ) (10) 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 使……受到扰乱 ) (11)无案犊之劳形 ( 使动用法 使……劳累 ) ②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学法指导:虚词“之”:回忆虚词“之”的用法,最常用的有结构助词“的”。作代词,代人、代物、代事。补充音节,主谓之间等。根据句意或上下文来判断,从中寻找规律。) (A)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B)何陋之有?(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义 ) ③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先要弄清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再遵循翻译五字口诀“留、补、调、删、换”来翻译句子,使句意表意清楚,无语病。)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我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和我来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来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5)孔子曰:“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环节三】精读——理解内容,把握陋室主人品质 5、合作探究(大家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到原句划下来有感情朗读) (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学法指导:朗读课文,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情操:文章表面是写陋室,实际上是借写陋室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明确:三个方面 居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环节四】再读——分析写法,揭示思想感情 6、合作探究 (1)作者明明在歌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 (2)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作者高洁傲然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品析加点词的妙处) 运用对偶和拟人,一个“上”字,一个“入”字,把苔痕和草色写活了。显得既有精神,又有情味,从中流露出作者对陋室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 (4)文章表面是写陋室,实际上是借写陋室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环节五】延读——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7、阅读《陋室铭》,完成(1)——(2)题。 (1)课文开头两句话以“山”,“水”起 笔, 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比喻和类比方法,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与陋室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说明陋室不陋。 (2)根据课文,用原句填空。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何陋之有”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然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 【导学一】学法指导 资源助学 1、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学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刘禹锡)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刘禹锡的佳作《陋室铭》。
2、操作流程 (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录平台上传本课学习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 (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解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3)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督学,引导学生自学文本,带着学习任务及目标自学课文,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跟读课文,在课本上用红笔做上记号或在《导学案》上完成检测题。 (4)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对重难点知识的解读分析,教师巡回督导学生规范使用平板,提高自学效率。
【导学二】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 导入:大声朗读文章,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
【导学三】理解内容,把握陋室主人品质 导入: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陋室不陋”,把握陋室主人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导学四】分析学习本文写作手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抢答模式,分别选派小组代表展示讲解第(1)-(4)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2)小结:本文是一篇骈文,作者在抒发身居陋室、壮志弥坚的情怀时,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典故,运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升华了馨香的品质和高洁的志向。
【导学五】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1、设计意图:通过课内文言文训练,让学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操作流程: (1)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当堂巩固练习题。 (2)有难度的学生可以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议小组为单位上传到指定的地方。 (3)使用希沃授课助手等工具,请学生上台展示,点评。 (4)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
|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名山(仙) 景幽 诸葛庐 类比 陋室(德馨) 友贤 类比 结论 陋室不陋 灵水(龙) 事雅 子云亭
|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