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词韵,第壹章,置身诗境品读词韵,第贰章,杭州的城市风光之美,点染的手法,知人论世感知词情,第叁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诵读,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通过设计分镜头,分析意象与意境。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品悟词人抒发的情感,同时可以激起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读了这首词,请思考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一句话概括)
请按照顺序找出描绘杭州城市风光的句子。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市落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6)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脚本设计:(1)设计画面:这句词描绘了什么画面?(2)设计镜头: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3)明确拍摄目的:拍这个镜头是为了展现杭州的什么特色?
如果我们以柳永的这六句词作为脚本,你作为导演,请用分镜头的形式来为宋朝的杭州拍摄一部宣传片。
如烟的杨柳枝随风飘扬,家家户户的翠绿色的帘幕随风摆动,远近高低错落着的人家
展示杭州城市的诗情画意,装饰审美的品味高,城市人口多,规模大。
请小组合作,按照提示,分小组设计剩下的5个脚本。
读完了这首词,你能否在词中找出最能概括杭州特点的两个词语呢?
商业经济发达
百姓生活安乐官员风流潇洒
这两个词出现在词的哪个位置?(首句)两个词语对这首词的内容作了总体的概括,然后再展开,分画面描述,这种手法叫做什么?
点:抽象,总体的概括(形胜、繁华);染:多角度、具体细致的描绘(六个镜头)
词中有一句话与描写的景物无关,但却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请找出来。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好景具体指什么?凭什么好景去夸?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相传柳永被当时杭州的城市风光所迷住,停下了赶考的脚步,在杭州流连忘返。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写下《望海潮》这首词,先是在歌妓中传唱,结果很快传到了孙何耳中,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好景”二字将以上所写的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表面值得是杭州美景,实指孙何的政绩成就,暗含对其政绩的赞许,“凤池”二字包含了对他的友情祝愿。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什么呢?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2)拜谒孙何,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祝愿他早日得到提拔;(3)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赏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备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检查预习,望海潮,诗词赏析,总括钱塘繁华,从地理角度,从都市角度,从历史角度,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了鲜明,具体生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知人论世,点总写,染分述,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