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木字底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木字底的书写方法。
2、认识带木字底的字的形体特征,掌握木字底与子上部的合理搭配。了解木字底在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中的形态变化和特征。
3、了解笔断意连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带木字底的字的形体特征,掌握木字底与子上部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春天来临,万木生长,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幅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示作品)
2、前不久,老朋友来我家,一番畅谈之后,欣然写下了这样一幅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示作品)平时,我就是这样用书法书法我的情感,表达我的快乐。
3、为了写好这两幅字,老师在“木、乐”两字下了一番功夫研究。今天我们大家也来研究研究——木字变成木字底(板书)发生了那些变化?课件出示木和乐——木字底。
(1)木字撇捺舒展。(2)木字中间一竖上头长向上伸展,木字底中为了能承载上面的部件缩短了。能伸能屈。竖变成了竖勾;(3)撇捺变成了点。(4)变成了长横,粗中有细。
4、木字底书写。
(1)老师范写。提笔,生说:指实、掌虚、笔落直。
横画要长,注意粗中有细。竖画横切入笔,因为上面要装东西,因此出头较短。
(2)左边点下来,顺势拉过来,右边点。
(3)学生练写。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二、精细读贴,归纳写法
1、我们接着研究研究,这些木字底的字什么异同。古人云,察之者尚精,观察读贴越精细越好,你读到了什么?
2、架字结构特点:上下比较宽窄,点画方向。
上同宽,下向心。(板书)
3、案字结构特点:横画突出。分布均匀。
主横长,分匀称。(板书)
4、樂字结构特点。上部笔画多,下部笔画少。
有疏密,竖中正。(板书)
5、教师范写
提笔,生说:指实、掌虚、笔落直。
先写左上力字,再写右上口,两字背靠背。横画为了承载上部,要够长,长横注意粗细。因为上面装了东西,所以竖画收收小脑袋,横切入笔竖中正。向左回勾。左点向心,顺势拉到右边,右点向心。
视频范写。
三、细心临帖,练习三字
1、读完帖,看了示范,我们就来临帖吧。古人云,拟之者贵似,写得越像越好。
2、同学们来,开始临写吧。注意坐姿,生说,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3注意临写步骤:先单钩练写,然后单字练写。
4、播放音乐。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5、展示习作,点评提高。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注意抓住木字底,以及木字底字的字体特征。
四、欣赏比较,写法点睛
1、木字可以变成木字底,也可以变成木字旁,还以变成木子头,我们一起来欣赏:村、林、李、杏、樂。注意木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变化。
2、木字底樂字不同字体中也会变变,我们一起来看看。行书的时候,木字底的两笔似乎连起来的,左点的收笔和右点的起笔遥遥呼应,这种笔画断开意味相连的写法就是笔断意连。
3、我们看看视频欣赏欣赏(播放“如”字视频),教材中的王羲之《何如帖》的“迟”字——“走之儿”的点收笔和横折折撇的起笔,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
4、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集王羲之圣教序》
5、漂亮吧。这就是书法独特的美,只有长期的坚持,长期的练习,才会如此美好的收获,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般。
6、当然,我们习得好字,以书会友,“有朋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空了两字,请两位同学运用刚刚学到的能力来完成这两幅作品。
2021学年第12课 日字底 口字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2课 日字底 口字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日字底,书空“日”字底,指导临习“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木字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木字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始与导入部分,进入新知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第14课 贝字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14课 贝字底教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