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滑轮》同步提升练习(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698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滑轮》同步提升练习(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698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滑轮》同步提升练习(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9698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二、滑轮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一、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三个滑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 )
A.b B.c C.a D.都不是
如图所示,人作用在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的重力,最大的是( )
A.G1 B.G2 C.G3 D.G4
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记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
A.A上升 B.A下降 C.A、B均静止 D.无法确定
小李的质量为50 kg,可以举起80 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 kg,可以举起60 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 m ,物体也上升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
A.既能省力,亦能改变施力方向
B.只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C.只能省力,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D.只能改变施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
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A < G B.FA > FB C.FB = 2G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重250 N的物体,承重绳子段数n为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 F= N;若使物体上升0.2 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m.
如图所示,滑轮摩擦和重力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 N,F2= N,F3= N。
如图所示,物体重力G=50 N,挂在滑轮上,绳子一端系在地面上,当力F作用在滑轮上匀速上升时,F为 N(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吊起摩托车,如图所示.滑轮组动滑轮的个数为________,摩托车的重力有________根绳子承担.
小明同学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案,将小木船拉上沙滩.比较两种情况木船受到的力和所用拉力大小可知,_______方案,滑轮的作用是动滑轮;另一方案中,使用滑轮没有省力,但能省_________,木船靠岸的速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绳的速度.
三、作图题
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四、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1 m、重5 N的匀质杠杆OB连接在竖直墙壁的O点,在杠杆的中点A处悬挂45 N的重物。固定在A点的绳子跨过定滑轮,在拉力F作用下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OAC=45°。不计绳子重力和转动部分的摩擦。求:
(1)缓慢地将杠杆从水平位置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2)杠杆从水平位置沿逆时针缓慢转动多大角度后,绳子的拉力开始小于50 N。
五、实验题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 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 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 ;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
\s 0 参考答案
答案为:C
答案为:C;
解析:题图甲是一个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F=G1,即G1=2F;题图乙是一个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即G2=F;题图丙是滑轮组,F=G3,即G3=3F;题图丁也是滑轮组,F=G4,
即G4=2F。
答案为:B;
解析: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物体A对绳子的拉力大于物体B对滑轮上方左侧绳子的拉力,故A下降,B上升,正确的选项是B。
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定滑轮工作的特点,注意人拉绳子施加的拉力与人举起杠铃施加的举力是不相同的。小李和小胖虽然能举起的杠铃重力不一样,但向下拉动定滑轮上的绳子与他们的胳膊的施力无关,对绳子的拉力最大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所以小胖能把小李拉起。
答案为:C;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 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 m,故B错误;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 N,则物体匀速上升时拉力为200 N,故C正确;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
答案为:B
答案为:C
答案为:B
答案为:5 50 1
解析:因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5段,故n=5,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
F=G物=50 N,拉力移动的距离s=5h=5×0.2 m=1 m。
答案为:30 15 60
答案为:100
解析: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G为阻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阻力臂为滑轮的直径;
F为动力,作用于滑轮中心处,动力臂为滑轮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以F=2G=2×50 N=100 N。
答案为:100 20
解析: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F=G=×200 N=100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时,根据F=(G+G动)得G动=2F-G=2×110 N-200 N=20 N。
答案为:3 6
答案为:甲 距离 大于
答案为:如图所示
解:(1)题图中的滑轮为定滑轮,不计绳子重力和转动部分的摩擦,
则拉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杠杆与物重所做的功。
根据题意可知,杠杆OB长1 m,将杠杆从水平位置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杠杆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OB=×1 m=0.5 m,
即W=W杠+W物=G杠h+G物h=5 N×0.5 m+45 N×0.5 m=25 J。
(2)如下图所示,由题可知,∠OAC=45°,所以OC=OA,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总×OM=F×ON,
当逆时针转动至某一角度时,拉力F=50 N,则50 N×OM=50 N×ON,
所以,OM=ON,又因为OC=OA=OA',
根据三角形知识可得△OCN≌△OA'N≌△OA'A,则∠MOA'=∠A'ON=∠NOC=30°。
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沿逆时针缓慢转动30°角后,绳子拉力开始小于50 N。
答案为:F=(G+G0) 不省力
动滑轮重G0/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所挂钩码的重力G/N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8
1.0
1.3
1.5
1.8
2.0
2.3
2.5
物理八年级下册二、滑轮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二、滑轮复习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滑轮》同步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二、滑轮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二、滑轮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