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5 路程、速度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607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5 路程、速度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607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5 路程、速度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9607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设计,共7页。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0、21 页,路程、速度和时间。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用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建构了: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的教学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总结和归纳路程、速度、时间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了解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这些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五一黄金周你们有去旅游的吗?都去哪里了?怎么去的? 那你知道快速客车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吗?
多媒体出示铁路示意图。
设计意图: 从旅游将学生引入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也让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铁路示意图,了解图中的信息。
观察铁路示意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可以先和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观察结果。谁愿意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对学生观察到的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二) 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来估计路程的长短。
多媒体出示可爱的蓝灵鼠并由蓝灵鼠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郑州和青岛哪个到北京的路程近?”
全班汇报交流估算结果。
郑州到石家庄是 412 千米大约就是 400 千米,石家庄到北京是
283 千米大约就是 300 千米。400+300=700 千米。而青岛到济南是 393
千米大约是 400 千米,济南到天津是 360 千米天津到北京是 137 千米大约是 140 千米。400+360+140=900 千米所以郑州到北京近一些。
分段比较路程来估计的:郑州到石家庄是 412 千米大约 400 千
米,青岛到济南是 393 千米大约也是 400 千米,所以这两段路程大约
一样,再看石家庄到北京是 283 千米大约是 300 千米济南到天津是
360 千米比 300 千米多 60 千米而且到达天津后还要走 137 千米所以郑州到北京近一些。
(三)认识数量关系。
多媒体出示兔博士并由兔博士提出问题。
兔博士:“刚才同学们的表现我都看到了,真是很出色呀!我也想来凑凑热闹,我这里也有两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一列快速客车从北京出发,平均每小时行 118 千米,5 小时行多少千米?
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平均每小时行 98 千米,7 小时行多少千米?能到达郑州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在汇报结果时可
以让学生任选一题来和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多媒体出示答案:
(1)118×5=590(千米)
(2)98×7=686(千米)
介绍“速度”和“路程”的含义并总结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多媒体出示兔博士:“同学们计算的都非常正确。像上面的问题中,火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我们称为速度。一共行驶的千米数,我们称为路程。大家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吗?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试着总结一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总结的结果。
(在汇报时要提示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多媒体出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式:路程=速度 ×时间
教师由这个关系式提问:由此你还能想到哪两个关系式?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根据铁路示意图上的信息利用总结出的数量关系式,试着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开往青岛,平均每小时行 85 千米。
火车开出 10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离青岛还有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汇报解答结果。
(1)85×10=850(千米)
北京到青岛137+360+393=890(千米)
890—850=40(千米)
设计意图: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习这些知识的?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进一步唤醒
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布置作业课本练一练 1-3 题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灵活性。
板书设计
路程、速度和时间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教学资料包(一)数学资源
1、甲乙两镇的距离是 15 千米,如果步行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走多长时间可以从甲
镇走到乙镇?
2、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 546 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
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 78 千米,上午 8 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3、飞机的速度是 1425 千米/时,小轿车 3 小时行驶 285 千米。(1)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飞机的速度是小轿车的几倍?
4、甲、乙两地相距 15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 3 小
时后,离乙地还有 15 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1、15÷3=5(小时)
2、546÷78=7(小时)8+7=15 时
3、(1)285÷3=95(千米)(2)1425÷95=15
4、(150-15)÷3
=135÷3
=45(千米)
(二)数学故事: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 爬呀,爬呀,爬得真慢。
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兔子在开他玩笑,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摆着耳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
乌龟,乌龟,爬爬, 一早出门采花;
乌龟,乌龟,走走, 傍晚还在们口。
乌龟生气了,说:“兔子,兔子,你别神气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
“什么,什么?乌龟,你说什么?”“咱们这就来赛跑。”兔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从这儿跑起,看谁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三,--
-”
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他回头一看,
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儿,不,让他爬到前面去吧, 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啦啦啦,啦啦啦,胜利准是我的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真的睡着了。
再说乌龟,爬得也真慢,可是他一个劲儿地爬,爬呀,爬呀,爬, 等他爬到兔子身边,已经累坏了。兔子还再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 他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离大树越来越近了,只差几十步了,十几步了,几步了………终于到了。
兔子呢?他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唉,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一看,哎呀,不得了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一看可急了,急忙赶上去可已经晚了,乌龟已经赢了。乌龟胜利了。
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