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及反思
展开片段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师:请同学们找找本首词里面的抒情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词人是如何抒情的?
生1 :“莫听穿林打叶声”,在骤雨狂风中,苏轼用“莫听”二字点明了外物不值当放在心里的意思,这里我认为能看出词人在风雨中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声。
师:你能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情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2:“竹杖芒鞋轻胜马”, 我从“轻胜马”中看出词人不惧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情怀。
师:依然是关键词的方法,很好。下面请大家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去看看词人如何抒情?
生3:我找到一处象征手法。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你能为我们具体展开说一说吗?
生3:词句中“萧瑟”二字,意思是风雨,与上片“传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不仅指大自然的风雨,也指的是人生政坛上的“风雨”!
师:我不禁要为你点赞,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学生。其实这句话烨包含了词人一种人生哲理:自然界的阴晴风雨都是自然现象,本无差别,只是人为加入了感情论调,这同社会的荣辱得失是一个道理。
师:好,通过刚刚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们可以知道象征是诗歌抒情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将象征归结为间接抒情。请同学们多关注并加以理解。
片段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师:请大家看看这首词的抒情句子,跟之前的学习方法一样,谈谈自己的感悟。
生1:“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句话,我认为是借景抒情。
师:嗯,如何理解?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花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消失了。这三句在写景叙事,我认为抓住初春的树林、明月的清辉、杏花枝上的稀疏花影、悠扬的笛声等意象,能够感受到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
师:你能抓住意象的特点分析情感是非常棒的,我们在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景物的画面,有了更加具体的感知,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师:是不是下面的同学都能赞同他的回答呢?
生2:我不赞同,因为这里的情感并不是词人此时此刻的情感,而师描写以前的生活画面。
师:有意思,你读的更细致,你从哪里看出来是以前的生活画面?
生2:词的上片在忆旧,我能够从“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中的那个“忆”字抓到词的上片都是描写以前的画面,所以这里的情感还是需要结合下片的内容来看,很有可能有对比。
师:两位同学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请全班同学举手表决,你更加赞成谁的看法?
(全班询问后,大家都赞成后一位同学的看法)
师:没错,我们还要再看看词下片的内容,这首词确实是有词上片和下片的不同,存在对比。让我们再来静心找一下,再发言。
生3:我认为词的下片是在直接抒情。我是找的“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中看出的。我结合老师所讲的词人生平背景,了解到词人在做官后,曾经遭受贬谪,特别是在靖康之变后,他逃到了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我想,残酷的现实和词上片曾经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句能够让我感受到当初的英雄豪杰们如今散落在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更加具有全局观,能够把刚刚两位同学的看法整合起来发言,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确实如此,上片的美好要和下片的经历结合起来看,我们才能更加走进词人的内心,读懂这首词的情感。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是不是情感仅仅到这里就结束了呢?
生4:我对“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这句话有小小的疑惑,拿捏不准。
师:我们先看这句话的意思,“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我们来大胆体会下词人的情感。
生5:老师,这里是否可以理解为旷达之情,就是国家兴亡与人生境遇的巨大改变,无非最后是渔夫口中的小曲罢了,我不如想开一点,保持乐观的心态,过着闲适的生活?
师:你的看法不无道理,还要要发表意见的吗?
生6:老师,我是这么理解的: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是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师:我认为你的看法也有道理,其实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希望大家能够在有依据的情况下保有自己的思考,此处我为你们两个人点赞!
师:通过以上两首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理解词人抒发情感的方法。方法有:抓住句子中明显的关键词、结合词上下片对比着看、抓住意象特点的画面表达。此外,还有就是掌握不同的抒情方式,主要分为两大来: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有象征、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象征、想象……
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在诗词道路上有所收获!
4
作业设计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你所选择的抒情句,请工整地将它摘抄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来分析抒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1.你所选择的抒情句,请工整地将它摘抄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来分析抒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第一首:1.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 想象,词人乘着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的枝柯。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是更加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理想与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坚强意志,更加鲜明揭示词的主旨。
第二首:1.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2.“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是借景抒情,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勾勒出“远塞”也即“荒戍垒”“旧关城”荒凉破败的景象,引出下句所写之情。“古今幽恨几时平”怀古抒情,抚今追昔,联想到对人生、世事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4 海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4 海燕教案,共7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印象,读懂诗句,走进诗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