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页。
评卢冰老师《动物的花衣裳》一课顺昌实小 张静在课堂上,卢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教育的美术课,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多。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教学艺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式”,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卢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动物王国发生的故事,巧妙的引出了今天上课的主题。通过帮小动物“找衣服”这样的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发现、探究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形式和方法创作作品,并发表自己发现和收获,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卢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一、根据课型“互助互动”,本课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每一个环节无不突出互助互动。第二、根据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本课教学难点展开时,提问:你能给动物们设计出不一样的花衣裳吗?可以用怎样的花纹图案让动物的衣裳更美丽?通过互助互动,由学生上前演示,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材料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因此,这堂课卢老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让课堂丰富起来,效果很好。 评卢冰老师《动物的花衣裳》一课顺昌实小 王凌静本课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1课,卢老师的这节课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教态自然亲切,课堂气氛调动有度,学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自主学习。一、思路清晰明朗、教学设计富有创意在导入课题上,卢老师运用“狮子国王邀请小动物去开会”这样一个活动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些小动物老早就出发了,可是在路上遇到了淘气的风婆婆,将他们的花衣裳吹走了,小动物没有花衣裳可以吗?为什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助小动物寻找花衣裳,以拟人化的小故事即调动了孩子们热爱帮助别人的热情,培养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又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 在突破难点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各种不同的动物为什么有不同的斑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欣赏各种动物的皮毛花纹,这样学生能有目的的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了第二环节——动物的花衣裳,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动物身上斑纹的特点,了解斑纹的种类和作用,使他们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当美丽的动物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印象时,卢老师又进行故事情景创设:动物服装表演大赛,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深入探知,在狮子国王的动物大会上,每位动物都穿着与平时不一样的衣服出席,来个动物服装表演大赛,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从动物的新旧衣裳花纹、色彩上总结感受,得出“灵活运用不同的点线面和色彩这些绘画语言,能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花衣裳。”学生产生了创作冲动——我也能给动物设计新的花衣裳。二、教法灵活、学法开放卢老师在本节课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展示各种动物身穿不同的花衣裳出现在狮子国王的大会上,让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对比、发现、学会点线面及色彩的运用,同时,教师考虑到学生设计上的难点,采用了示范教学方法,进而让学生为动物设计新的花衣裳更加容易。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采取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的办法,尽量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在玩中得到启发、得到知识、得到结论。 最后,让学生自我展示创作作品,进行自我评述、互相评述的评析方法,又一次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评述中也可以得到很多的收获,如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爱护动物之情一堂美术课不仅是教会学生绘画,更要教会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卢老师在这堂课中不忘引导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在创设情景上、在欣赏图片上、在课后延伸上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这也正是我们常会忽略掉的小细节。 因此,我认为这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学习,是一节很不错的示范课。 《动物的花衣裳》评课顺昌实小 林露莎听了卢冰老师《动物的花衣裳》这课后,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选材贴近生活、目标制定合理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卢老师设计的这节活动,是从小朋友的兴趣出发,贴近生活经验,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动物身上斑纹的特点,了解斑纹的种类和作用,使小朋友们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并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孩子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 从卢冰老师对这节课的目标制定来看,充分考虑到了低年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来制定三维目标,在活动中,也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二、思路清晰明朗、材料准备得当 本节课以“说名称—识形状—辨种类—找衣裳—知用途”的步骤展开活动,最后以探索更多秘密结束活动。整节课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楚,环环相扣,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老师利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好地实现了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科学活动重在探究。本节课卢老师就从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出发,为孩子们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孩子们通过直接操作,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特别是“为小动物们穿衣裳”这一环节,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探究、希望尝试的欲望。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巩固了对斑纹形状和种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孩子是科学学习主体”的这一理念。本节课中卢冰老师教态上笑容可掬,语言上和蔼可亲,形式上方法多样,通过多种手段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的活泼,愿意主动探究和表达,达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的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课件ppt,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5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评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物花纹的作用,保护作用,警戒作用,美化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