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页。
第十一课 动物的花衣裳说课
执教人:赵柳
本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课《动物的花衣裳》,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下面,我着重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作以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动物的花衣裳》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特点是将美术与自然相结合。把动物的斑纹比作“花衣裳”这个生动有趣的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情景,既能激发学生为动物寻找属于它们“花衣裳”的兴趣,又使学生不知不觉将点、线、面和色彩创新运用于作品之中。
教材左图是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发现斑纹的美,右页呈现的内容则是围绕改变方法而展开,并配以装饰元素、色彩变化等图片。根据课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的整个学习过程都以故事和模拟情景贯穿,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表达感受,传达情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也会用了一些美术语言来评价美术作品。在造型元素方面,他们在一二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了美术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所以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就点到为止,重点在于怎样将点、线、面创新的运用于作品之中。在实际运用方面,学生学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动物的花纹在生活中运用也很广泛,希望同学们也学会用动物花纹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在情感方面,小朋友们的情感很丰富,也很喜欢小动物,通过了解动物花纹的美,教师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和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动物的造型特点,能抓住动物特征大胆表现动物造型,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像的学习方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绘出花纹图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物花纹欣赏与动物视频,加强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认识。感受自然界动物外衣的美与示范画动物的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选择的用喜欢的形式添加身体的斑纹,使造型更加生动、有趣。
(3)情感与态度:通过画动物及设计动物的花衣裳来体验创作的乐趣,发现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懂得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能运用点、线、面和色彩大胆绘出动物的花衣裳;
(2)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独特的动物花衣裳。
3.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的范作、纸材、彩笔、多媒体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具:画好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图、纸材、彩笔、彩泥等。
4.教学思路
我的整体思路是:动画导入(引出动物花纹作用和课题)——总体了解动物花纹的基本造型(点、线、面和色彩)——局部欣赏动物的花纹————转变思路(改变动物的花纹色彩和形状)——示范制作方法——学生实践制作——展示评价——总结。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激趣引入:(观察与思考)
(1)教师播放《小刺猬买新衣》的动画片引入。在观看时,思考一个问题“动物的花衣裳有什么作用?”让学生通过动画片自己观察思考动物花衣裳的作用。
(2)播放完毕后学生回答“动物的花衣裳的作用”。教师总结说明有些动物的花衣裳可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并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动物花纹还有“警戒作用”和“美化作用”。
(3)师:但是这样的衣服他们已经穿很久了,小动物们也想换一换衣服,今天我们就来当动物服装设计师,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好看的花衣裳。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的花衣裳”。(出示课题)揭示课题,并说明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2.讲授新课:
小动物知道同学们要帮它们设计花衣裳,非常开心,就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服装盛会,(出示道具服装盛会)我们先看看有谁来了?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整个学习过程用故事情景法贯穿。
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一起看动物的衣服有哪些花纹和色彩?”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花纹的美术造型元素点、线、面和色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小动物身上衣服的花纹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色彩是五颜六色。边说边将这些重点知识板书在黑板上,方面学生随时观看。
在已经了解动物花纹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开始引导学生转变思路,“老师播放的是已经穿好花衣裳的动物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花纹和色彩。”这时老师出示的花纹里要有直线、曲线、鱼鳞形状、树叶形状、圆形等多种形状。颜色有绿、蓝、紫、粉等丰富的色彩。
下面这个环节继续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之中学习。“小动物们的服装盛会开始啦。有请两只斑马闪亮登场,大家掌声欢迎。”当同学们看见斑马时都很高兴,这时出示两只不同花纹和色彩的斑马引导学生观察斑马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要想给动物设计新衣裳,就得改变动物原本花纹的形状或色彩,来创造新的花纹。
接下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美术造型元素方面转变到制作方法上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鸡道具“谁来说说这件衣服是怎么制作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总结:小鸡衣服是用瓦楞纸重重叠叠粘贴上去的。瓦楞纸有凹凸不平的特点,粘贴上去更有立体感。除了用瓦楞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粘贴?引导学生说出制作的材料
利用小猫想参加服装盛会,但不会做衣服想请老师帮忙的这个故事情景,教师向学生详细示范“镂空添画”的这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着重示范书上的制作方法,巩固点线面和色彩的搭配。做好了以后向学生展示小猫衣服的花纹道具,并请学生上来帮小猫把衣服穿上?使学生有参与感,增强师生互动。
老师总结之前学习的知识点并提问“给动物设计花衣裳,不但可以用绘画的方法、还可以用剪贴和镂空的方法。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环节不但总结了之前学生学习的知识,还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表达感受,传达情感。
学生实践制作
继续为学生创设情境,“不一会来了好多的小动物,他们都不会设计花衣裳呢,不会设计衣服的动物都跑到同学们的桌子上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帮它们吧”,并提出“你想为谁设计一件花衣裳?用什么花纹和方法来制作呢?用你手中的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花衣裳。我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花衣裳更美更有创意,动物们已经等不及啦,快快动手吧!”这个环节为学生打开思路,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打下基础。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乱扔废纸,保持教室整洁。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老师巡视指导中: (1)启发学生要有创新意识。(2)强调学生注意色彩搭配。(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陆陆续续完成作品后,教师将这些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你觉得哪件衣服最美?美在哪里?
(2)你认为哪件衣服最有创意?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衣服哪里设计的最好?有不足之处吗?怎样改进?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师总结:延伸课堂的内容,使学生知道,人们经常用动物的花纹来装饰生活(播放图片),同时向学生提出希望他们也能把动物的花纹运用到生活之中,为生活增添一份美好。并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课件ppt,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