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1)(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9164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课题显微镜的使用课时安排共需 2 课时课型新 授 课为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尝试使用显微镜能力目标: 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等,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爱护实验器材,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2、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理念一、导入新课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二、新课教学(一)认识显微镜[出示显微镜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我们初中阶段最常用的显微镜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自学]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2、2分钟后,代表上来讲解。3、抢答:显微镜各个结构的功能。[学生演示]1、学生代表讲解学生上台,指出显微镜的相应部位,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2、全体学生认结构对应PPT上的结构,认识每一部分的结构。 通过学生讲解,既可以对探究活动自学结果进行反馈,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适时表扬或鼓励学生。 3、抢答与放大观察有关的结构?目镜和物镜补充:指导学生辨认显微镜上目镜和物镜上的放大倍数,说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补充: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凹面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指导观察遮光器上不同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较小的光圈,光线较弱时用较大的光圈。与调节物像有关的结构演示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让学生观察镜筒升降的情况。(二)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标本调节观察收镜2、自主学习,讨论显微镜的使用中每一步骤的关键点。3、学生代表上台操作展示学生一:上台操作展示取镜、安放学生二:上台操作展示对光(1)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过光孔;(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学生三:上台操作展示放标本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学生四:上台操作展示调节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学生五:上台操作展示观察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学生六:上台操作展示收镜在代表上台展示操作时,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观察,在了解操作的过程中,找出操作者的不足,从而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了深刻而详实的认识。(三)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1、倒像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果要将物像移于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2、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物像 ,数目 ,光线 。倍数越小:物像 ,数目 ,光线 。 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充分发挥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观察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3、污点物镜目镜玻片标本(四)畅谈收获: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五)反馈练习 1.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 D )A.5倍 B.45倍 C.50放倍 D.225倍2.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字是( D )A.b B.p C.d D.q3.为使视中物像更加清晰,再略微转动( B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总结既能回应主题,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体验一种成功的感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依据与构想,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