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锯、剪刀、斧头经常磨一磨B.书包背带做的较宽C.啄木鸟有坚硬而细长的喙D.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2. 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 )3. 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4. 小明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要使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小,应该( )A.a面与桌面接触 B.b面与桌面接触C.c面与桌面接触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4题图 第5题图5.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如图所示.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102 Pa B.3×104 PaC.3×106 Pa D.3×108 Pa6.如图所示,两个实心正方体A、B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已知A、B正方体的边长hA>h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6题图A.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B.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C.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 D.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7.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A.pA=pB,FA=FB B.pA=pB,FA<FBC.pA<pB,FA=FB D.pA>pB,FA>FB 第7题图8.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B.两容器液面下深度相同处所受液体压强相等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第8题图二、多项选择题9.甲、乙两个形状未知的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4∶3,两个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若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力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之比p甲∶p乙=4∶3B.甲、乙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之比p甲∶p乙=3∶4C.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之比h甲∶h乙=3∶4D.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1∶11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已知 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第10题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p水>p酒精,F甲=F乙 B.p水>p酒精,F甲<F乙C.p水<p酒精,F甲=F乙 D.p水<p酒精,F甲<F乙三、填空题11. 堤坝的形状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2017年1月,美国奥罗维尔水坝漏水,工程师把堵漏板放置在漏水口堵漏,第11题图如图所示,堵漏板由钢板、橡胶板叠合而成.堵漏板紧贴堤坝的是________(选填“钢板”或“橡胶板”).12.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0.8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 cm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为20 N,则手对图钉帽和图钉对墙的压强分别为________Pa 和________Pa.13. 第13题图如图所示,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海燕”在南海北部水深大于1 500 m海域通过测试,一举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当“海燕”在海面下1 500 m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机翼上表面2×10-2 m2的面积上所承受海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N.(取海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14. (1)如图甲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________(选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2)如图乙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3∶1,底面积之比SA∶SB=1∶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第14题图四、综合题15. (6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第15题图(1)在探究“猜想一”的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如图所示.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数据记录表格. 16. (6分)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第16题图猜想一: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三: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跟方向有关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和老师提供的相应器材进行探究.(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探头处液体的压强大小.(2)验证猜想二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_和探头的方向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出探究“猜想三”的记录数据表格. 17. (6分)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 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 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 t,实际装货8 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 m2.(g=10 N/kg)求:(1)实际装货后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 18. (6分)一只重为G,底面积为S0的平底直壁容器,放在面积为S1(S1>S0)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深度为h0的水,容器高为h(h>h0),不计容器壁的厚度,水的密度为ρ.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2)桌面受到的压强. 满分冲关1. (2018原创)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第1题图2. (2017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第2题图3. (多选)在做大气压测量的实验中,在长1 m、横截面积为S、重力为G、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密度为ρ0的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用手竖直匀速向上提起玻璃管(管口未漏出水银面),不计内管壁与水银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3题图A. 大气压强为ρ0ghB. 大气压强为C. 手竖直提起玻璃管的力的大小等于GD. 手竖直提起玻璃管的力的大小等于G+ρ0ghS4. (多选)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体A的体积为V,底面积为S1,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A连接,第4题图当容器中的水深为h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ρ水ghSB. 若将A和轻质弹簧取走,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Δp=C. 若在A上加放重为GB的物体B,A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的支持力FN=GB-ρ水g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恰好浸没,注入的水的质量Δm水=ρ水V5. (6分)将底面积为2S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物块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S,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物块始终直立,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完成下列任务:第5题图(1)判断物块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2)求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0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求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1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第二节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建议答题时间:15分钟 分值:32分)
1. (2017成都)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A. 天平 B. 塑料吸盘C. 船闸 D. 密度计2. (2017南开区一模)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B. 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C.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D. 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上的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3. 小琳在厨房观察妈妈做饭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洗碗布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B. 切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增大对菜的压力C. 用吸尘器“吸”灰尘,是因为吸尘器具有吸力D. 有风吹过时,厨房的窗帘被“吸”向窗外,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4. 如图所示,c为扎在a管下端的小气球,则下列方法中能使气球明显膨胀的是第4题图( )A. 同时从a、b管向内打气B. a管封闭,从b管向内打气C. b管打开,从a管向外抽气D. a管打开,从b管向外抽气5. (2017张家界)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下列现象中的“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龙卷风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A. 异名磁铁相互“吸”引B. 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在一起C. 两船并行相“吸”碰撞D. 摩擦过的塑料棒“吸”引碎纸屑6. 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上一个弹簧测力计(开始时A、B示数均不为零),如图所示,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下面是该同学在不考虑模型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实验结果做出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增大,B的示数减小B.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减小,B的示数增大C.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增大D.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7.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打开铁夹,软木塞未拔下时观察到a、b两管液面相平,是因为水槽及a、b两管构成了连通器,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______;而图乙中拔下软木塞后观察到b管液面较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题图8. (2017襄阳)已知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4πR2,R为球体的半径,若地球半径取6.0×106 m,π取3.0,标准大气压取1.0×105 Pa,则我们可以估算出地球大气层的重力为________N(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9. (6分)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直径为24 cm,排气孔内径为4 mm,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服务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 g和60 g.请你根据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 Pa时,该锅最高温度为120 ℃,已知: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N/kg,π取3.14)第9题图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基础过关1.B 2.C 3.B4.C 【解析】根据压强定义式p=,木块重力不变,所以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要使压强最小,则要使受力面积S最大;由图可知应将c面与桌面接触.故选C.5.C 【解析】估测成人体重大约为600 N,两个手指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约为2 cm2,所以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为p===3×106 Pa,故选C.6.C 【解析】由图可知,右图的受力面积比较小,如果A、B的重力相同时,那么应该是右图的作用效果显著,左图的海绵凹陷程度更深,这说明左图的压力大,因此正方体A的质量一定比B大,故A、B错误;因为hA>hB,所以VA>VB,又mA>mB,根据ρ=可知,A的密度可能大于B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也可能小于B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7.C 8.A9.BC 【解析】由p=可得压力相等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所以两个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3∶4,A错误、B正确;根据液体的压强p=ρgh可得h=,密度相同时,h甲∶h乙=p甲∶p乙=3∶4,C正确;由于两容器形状未知,无法确定体积大小,所以两个容器中的液体质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10.ACD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故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由于ρ水>ρ酒精,则根据p=ρ液gh可知p水>p酒精;因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即G水=G酒精,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ρ酒精<ρ<ρ水,所以静止后,物体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下沉,在甲容器中GA=F浮水=G排水,在乙容器中,GA>F浮酒精=G排酒精,所以G排水>G排酒精,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GA+G水-G排水,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乙=GA+G酒精-G排酒精,所以F甲<F乙,只有B正确,故选ACD.11.增大 橡胶板 【解析】堵漏板是为了将缺口堵实,由于钢板不容易发生形变而橡胶板受力易发生形变,所以堵漏板的橡胶板一侧应紧贴堤坝.12.2.5×105 4×10813.1.5×107 3×105 【解析】受到海水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1 500 m=1.5×107 Pa;承受海水的压力F=pS=1.5×107 Pa×2×10-2 m2=3×105 N.14.a 3∶1 【解析】(1)甲图中,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比较大是a,则a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比较大;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液体的密度大产生的压强比较大,因此a中装的是盐水.(2)乙图中,因为是同种材料制成,两物体密度相同,p======ρgh,pA=ρghA, pB=ρghB, ===.15. (1)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压力情况 受力面积 海绵的凹陷程度1 小桌和砝码小桌正放 2 小桌和砝码 小桌反放 16. (1)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 (2)液体的密度 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3)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液体密度ρ/(kg·m-3)探头深度h/m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Δh/m1相同相同 2相同相同 3相同相同 17. 解:(1) 汽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G=mg=(m1+m2)g=(2 000 kg+8 000 kg)×10 N/kg=1.0×105 N此时该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和货物的总重F=G=1.0×105 N(2)受力面积S=0.02 m2×6=0.12 m2货车对地面压强p==≈833 333 Pa=833.333 kPa因为833.333 kPa大于对地面应控制的压强700 kPa,所以超过了规定18.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0(2)水的重力G水=ρgV=ρgS0h0桌面受到的压力F总=G+G水=G+ρgS0h0桌面受到的压强p′===ρgh0+满分冲关1. D 【解析】因为甲、乙两圆柱体的质量、高度均相等,所以F甲=F乙,切去高度相同的两部分,互换叠放,它们的质量相同,所以有F甲′=F乙′;由于S甲<S乙,所以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可知p甲′>p乙′ .故选D.2. A 【解析】因为ρ=,由于A、B两点的压强相等,hA>hB,则ρA<ρB;假设A、B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为l,则甲烧杯中液体的重力G甲=F甲=p甲S=pAS+ρAglS,液体乙的重力G乙=F乙=p乙S=pBS+ρBglS,由于pA=pB, ρA<ρB,所以G甲<G乙,根据p==可知,p甲<p乙.故选A.3. AD 【解析】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由图可知,大气压强等于高度为h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p0=ρ0gh,故A正确,B错误;手竖直提起玻璃管的力的大小等于玻璃管的重力和管内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G+ρ0ghS,故C错误,D正确.4. AC 【解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F=pS=ρ水ghS,A正确;若将A和轻质弹簧取走,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Δp===,B错误;若在A上放重为GB的物体B,A恰好完全浸没,物体A和B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受重力、浮力和弹簧对A的支持力,FN=GA+GB-F浮=ρ水gV+GB-ρ水gV=GB-ρ水gV,C正确;若加水直到A恰好浸没,设弹簧的长度不变化,如解图第4题解图则将A恰好浸没需要加入的水的体积为ΔV=(S-S1)×hA=(S-S1)××=,则加水的质量为Δm水=ρ水ΔV=;因为向容器中加水后物体会上浮一些,则弹簧的长度会变长,所以注入的水的质量大于ρ水V,D错误.5. 解:(1) ρ物>ρ液根据图像可知,当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0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说明受到的浮力最大,此后随着液体的不断注入,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不为零,说明物块始终沉在容器底部,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ρ物>ρ液(2)根据图像可知,物块的重力为F0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0时,液面与物块的上表面相平,容器的底面积是物块底面积的二倍,因此注入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等,即:注入水的体积就是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此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m0g,此时的压力F1=F0-m0g(3)注入质量为m0的液体时,液体的深度为 h1=注入质量为m1的液体时,液体的深度增加了 h2=注入质量为m1的液体时,液体的深度为h=h1+h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液gh=ρ液g×=第二节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1.B 2.C 3.A 4.D 5.C 6.B7.相平 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8. 4.32×1019 【解析】地球的表面积为:S=4πR2=4×3.0×(6.0×106 m)2=4.32×1014 m2,地球大气层的重力即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则地球大气层的重力为:G=F=pS=1.0×105 Pa×4.32×1014 m2=4.32×1019 N.9. 解:由图可知,当锅内温度为120 ℃时,锅内压强p=1.8×105Pa,此时限压阀受力平衡可得锅内的压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力与限压阀的重力之和,则F0+G=F设限压阀的质量为m,则有p0S+mg=pS,可得:m===0.1 kg≈100 g所以应该买质量为100 g的限压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2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