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13116/0-17051290747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13116/0-17051290747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13116/0-17051290747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测试卷)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8页。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0 NB.一位双脚站立的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4 PaC.标有300 mL的瓶装水质量为1 kgD.标准大气压下你的拇指指甲盖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 N2.2023年5月28日上午,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交付的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全长38.9 m),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正式开启了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下列关于C919飞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B.由图可知C919的单侧机翼长度接近17 mC.飞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比陆地表面的大D.匀速直线飞行时,飞机受非平衡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关于甲、乙两圆柱体所受重力G甲、G乙及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G甲>G乙 B.G甲ρ水>ρ酒精)(1)如图甲所示,将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橡皮膜 ,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向 的压强。 (2)图乙中压强计显示的是水中 cm深处的压强。 (3)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结论: 。 16.小明用两个小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吸盘,然后拉开吸盘,小明由此想到利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 的存在,实验时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平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测得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5 cm2,则小明应该选择量程为 的弹簧测力计。(大气压约为1.0×105 Pa) ① 0~5 N ② 0~10 N ③ 0~60 N17.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先将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然后用手提着系有细线的圆柱体将其缓缓地浸入盐水中(盐水足够深),同时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电子秤显示的相应的质量m,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为15 cm,当h=8 cm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为1.2 N。(g取10 N/kg)(1)实验过程中,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h=8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选填“21.6”或“1.6”)N。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盐水的体积成 比; (3)求圆柱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多少。18.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球重15 N,将球悬挂在测力计下方,当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 N,已知该球材料的密度是2.0×103 kg/m3,g取10 N/kg。求:(1)球的体积;(2)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空心;(3)将该球从测力计取下后放入水中,球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19.用轻质细线将石块与木块连接后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45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若将石块移到木块上方,静止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若将石块移开,静止时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1)木块的密度;(2)石块的密度。参考答案B 2.B 3.A 4.C 5.A 6.B 7.C 8.3×104 不能9.大气压 小 上升10.变大 400 A11.侧壁 增大 b12.竖直向上 自身重力 ρ水ρ铁V2ρ铁-2ρ水13.如图所示14.如图所示15.(1)向上凹陷 上 (2)14 (3)乙、丙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16.(1)大气压 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2)4Fπd2 (3)③17.(1)减小 (2)1.6 正 (3)14∶1518.(1)把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5 N-6 N=9 N,由F浮=ρ液gV排可得,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9N1.0×103kg/m3×10N/kg=9×10-4 m3,则球的体积V=2V排=2×9×10-4 m3=1.8×10-3 m3;(2)由G=mg可得,球的质量m=Gg=15N10N/kg=1.5 kg,球中材料的体积V'=mρ=1.5kg2.0×103kg/m3=7.5×10-4 m3,由V'G可知,球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15 N。19. (1)图丙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F浮=G木,由G=mg和F浮=ρ液gV排得ρ木V木g=ρ水g(1-25)V木,木块的密度ρ木=35ρ水=35×1.0×103 kg/m3=0.6×103 kg/m3。(2)图甲中,木块和石块整体处于漂浮状态,G石+G木=F浮总,由G=mg和F浮=ρ液gV排可得,m石+m木g=ρ水g(V石+45V木)①;图乙中,木块和石块整体处于漂浮状态,G石+G木=F浮总',即(m石+m木)g=ρ水gV木②;由①和②得ρ水g(V石+45V木)=ρ水gV木,则石块的体积V石=15V木,由②得石块的质量m石=ρ水V木-ρ木V木,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m石V石=ρ水V木-ρ木V木15V木=5(ρ水-ρ木)=5×(1.0×103 kg/m3-0.6×103 kg/m3)=2×103 kg/m3。h/cm024681012…m/kg2.0002.0402.0802.1202.1602.20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