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内嵌式视频
苏科版八下物理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复习(第2课时)(课件+内嵌式实验视频)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下物理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复习(第2课时)(课件+内嵌式实验视频),共52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复习(2)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内容导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2)本章知识结构阿基米德原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浮 力浮力的大小物体的浮沉条件大气压及其变化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2)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之差.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F浮=G-FF浮=F2-F1F浮= G排= ρ液 gV排F浮= G物求浮力的几种方法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2)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2)视频总结本节知识点第4节 浮力浮力②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③数学表达式:F浮=ρ液 gV排④适用范围:适用于液体和气体.①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F浮只和ρ液、V排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密度及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浮力①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 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作浮力.②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③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存在压力差.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结构第4节 浮力知识点一、浮力的概念第4节 浮力3.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1. 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作浮力.2.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轮船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因为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一定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重力平衡。这个力就是浮力F浮。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二、用“称重法”测浮力3. 浮力的大小 F浮=F1-F2=2.2N-1.4N=0.8N 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叫“称重法”。F浮=F1-F2 ①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F1②物体浸在水中测力计的拉力F21. 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受的重力G=F12. 物体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 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值就是水对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第4节 浮力知识点三、运用力的平衡法求浮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浮+F2=G 得出: 1. 铝块在空气中时,受到重力G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2. 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浮力F浮和拉力F2。 F浮=F1–F2 F1=GF浮+F2=G 第4节 浮力知识点四、浮力产生的原因F向后=F向前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向右=F向左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向上 F向下 F浮=F2 F1 上表面压强小于下表面压强上表面深度小于下表面深度>–F浮=F2–F1 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猜 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因为人能自然浮在死海海面上,而不能自然浮在河水水面上.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因为从井中提水时,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因为游泳时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人感觉自己越来越轻.设计实验 在探究浮力与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固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深度这几个量其中某一个量的关系时,必须使其他量保持不变,或者确认浮力跟这些量无关。F浮 =F1 -F22. 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酒精、水、盐水、铝块与铁块等。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①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所受的重力.②如图(b)所示,将圆柱体体积一部分浸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③如图(c)所示,使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④如图(d)所示,改变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⑤如图(e)所示,将圆柱体浸没在浓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进行比较.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与论证结论①:从表中(b)、(c)二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与论证结论②:从表中(c)(d)两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无关.结论③:从表中(c)[或(d)](e)两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第4节 浮力知识点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与论证液体的密度ρ液决定浮力F浮大小的因素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实验结论动画讲解——《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4节 浮力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 数学表达式知识点六、阿基米德原理第4节 浮力3. 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与单位 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m3 g表示9.8N/kgF浮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单位:N公式表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由此,也论证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所得到的结论. 4.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公式F浮= ρ液 gV排可知:浮力F浮的大小只和 ρ液、V排有关,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④适用范围:该定律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②求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第4节 浮力知识点六、阿基米德原理③“浸入”分两种情况: “物体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 “物体体积全部浸入液体中(浸没)”.浸没V排=V物未浸没V排<V物2. 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F浮=F1-F2 设计实验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体(ρ物>ρ液)、溢水杯、小桶、细线、水、盐水.第4节 浮力知识点七、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 测量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溢水法): G排=G总-G空桶4. 比较 F1-F2 和 G总-G空桶 是否相等.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桶的重力G空桶、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进行实验第4节 浮力知识点七、验证阿基米德原理②把物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物块所排开的水,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G总.改变体积不同的金属块再做几次实验,把以上实验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由实验序号1可以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 G- F=1.5N-0.5N=1N 分析与论证1.01.0 0.6 0.60.90.9由实验序号1,可以计算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为:G排= G总-G桶=2.2N-1.2N=1N结论:F浮= G排分析实验序号2或3也可得出此结论。第4节 浮力知识点七、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动画讲解——《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第4节 浮力【例题1】取个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内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图甲)。用手指堵住瓶口,乒乓球上浮起来(图乙丙)。乒乓球不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上表面______水对它的压强,下表面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受到”或“不受”)水对它的压强。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水对乒乓球上表面的压强___(选填“>”“<”或“=”)水对乒乓球下表面的压强。受到<不受 甲与乙,乒乓球受到上面水的压强作用,而乒乓球下部没有水,不受向上的压强,故乒乓球不能上浮.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瓶口处充满水,下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且大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使乒乓球上浮.第4节 浮力【例题2】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到浮力的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到盘子中,慢慢将易拉罐压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大小并观察溢出水的多少。根据活动中的感受和观察,能够提出的最具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B.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形状有什么关系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C用手把空易拉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空易拉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第4节 浮力【例题3】小军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金属块,分别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军同学完成以下问题:(1)乙图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______N;(2)比较甲、丙、丁三幅图可得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3)设计甲、乙、丙三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见下页0.4液体密度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第4节 浮力 (1)由图甲,物体重力为2.7N,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3N,物体所受浮力为 F浮= F-G=2.7N-2.3N=0.4N (2)比较甲、丙、丁三幅图可得,物体排开液体中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可得图丙中浮力为F浮= F- G=2.7N-1.7N=1.0N 图丁中浮力为F浮= F-G=2.7N-1.9N=0.8N 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3)甲、乙、丙三次实验,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相同, 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第4节 浮力【例题4】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①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_________;②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可由_____(填实验序号)两个步骤测出;丁、甲、乙、丙1丙、丁 ①该实验中,应先测空桶的重力,再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然后把物体浸在装满水的溢杯中,测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桶和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所以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甲、乙、丙。故选C。②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5N-1.5N=1N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可由丙丁两个步骤测出 G排=1.5N-0.5N=1N 。第4节 浮力③由通过实验可得到初步结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④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_;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口 B. 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A③由上可知,F浮= G排,即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④ A.物体放入溢水杯时,先要使水面到达溢水口才可以向外排水;若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出的水的重力,会影响结论;故A符合题意;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排开液体的重力小,浮力也小,仍然能得出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对实验没有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第4节 浮力⑥将图乙中的水换成浓盐水(ρ盐水=1.1g/cm3),则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⑤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A变大解析见下页第4节 浮力⑤ A.本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属于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而测量型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该步骤不合理,故A符合题意;B.用原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多次实验,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所以该步骤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所以该步骤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⑥将乙图中的水换成浓盐水,液体的密度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ρ液 gV排可知,浮力会变大。第4节 浮力 B 解析见下页第4节 浮力A.石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对石块的拉力变小了,说明石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故A错误;B.由图甲与乙可知,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 -F拉=2N-1N=1N;故B正确.C.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为所以C错误;D.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 -F拉= =2N-0.8N=1.2N盐水的密度为所以D错误.第4节 浮力本节知识点第5节 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结构第5节 物体的浮与沉比较浮力和重力比较物液密度若F浮>G,则上浮(漂浮时F浮=G) 若ρ物<ρ液,则上浮若F浮=G, 则悬浮 若F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