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5.2物体的浮与沉习题课(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5.2物体的浮与沉习题课(含答案)第1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5.2物体的浮与沉习题课(含答案)第2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5.2物体的浮与沉习题课(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苏科版物体的浮与沉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物体的浮与沉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 习题课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实例,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B.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C.质量相同的木船和钢船在水面漂浮,钢船所受浮力大于木船所受浮力D.潜水艇通过排水、吸水改变自身重力,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2.如图10-5-10所示,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图10-5-10A.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C.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 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7×104 t3.如图10-5-11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F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图10-5-11A.F=F,ρ=ρ B.F=F,ρ<ρC.F<F,ρ=ρ D.F>F,ρ>ρ4.如图10-5-12所示,核潜艇是捍卫我国主权的战略利器.根据不同任务的要求,核潜艇需要在水面漂浮或在不同深度处悬浮(假设海水密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0-5-12A.核潜艇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最大B.核潜艇上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C.核潜艇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D.核潜艇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5.如图10-5-13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0-5-13A.水母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B.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大则会上浮C.水母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D.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小6.[2019·淮安] 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 (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7.如图10-5-14所示是体育、娱乐活动用的热气球,里面充的是被燃烧器烧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要使已经升空的热气球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0-5-14A.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B.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下降C.停止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D.热气球停在空中静止不动时,球内空气的密度与球外空气密度一样大8.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比较相关物理量的大小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浮力关系:FA>FB>FC            B.浮力关系:FA<FB=FCC.重力关系:GA<GB<GC           D.体积关系:VA>VB>VC9.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10-5-15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待物体稳定后              (  )图10-5-15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10.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10-5-16所示),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上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10-5-16A.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C.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D.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二、填空题11.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过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10-5-17所示,它能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热空气的密度    灯笼外冷空气的密度,使灯笼受到的浮力    灯笼受到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均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图10-5-1712.如图10-5-18所示是小华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当向瓶中吹气时,潜水艇内水面将    (选填上升”“不变下降),潜水艇的重力会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潜水艇    (选填下沉上浮). 图10-5-1813.如图10-5-19所示,小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她选择一根长16 cm的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使吸管在液体中漂浮时能保持在    方向,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把密度计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是7.9 cm;再将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长度是7 cm,则此液体的密度为  kg/m3.(ρ=1.0×103 kg/m3) 图10-5-1914.将质量为3 kg的木块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为    g/cm3,木块的体积为    cm3. 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10-5-20所示,小明利用量筒巧妙地测出了小茶杯的密度.图10-5-20A.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    在水面上,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Va; B.再将小茶杯放入量筒内,使其    水中,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Vb; C.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Vc.上述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 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ρ=                    . 四、计算题16.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与其他内陆湖不同,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不会沉下去,游客可以悠闲地仰卧在湖面上.一名质量为60 kg的游客躺在密度为1.2×103 kg/m3的死海湖面上,人体的平均密度可认为等于水的密度,即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人所受的浮力大小.(2)人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人身体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17.如图10-5-21所示,一边长为0.1 m,质量为0.6 kg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再用细线系着木块置于容器内的水中静止.求:(g取10 N/kg)(1)木块所受重力大小.(2)木块的密度.(3)木块静止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4)剪断细线,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图10-5-21
    1.D2.B3.B [解析] 同一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所以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F大小相等;同一物体,在甲中悬浮,说明液体甲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ρ=ρ,在乙中漂浮,说明液体乙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ρ>ρ,所以ρ>ρ.4.C5.B [解析] 水母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错误;若体积变大,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ρgV可知,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则水母会上浮,故B正确;根据p=ρgh可知,h越大,p也越大,故C错误;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漂浮时,F=G,沉在水底时,F'<G,故F>F',故D错误.6.A7.A8.D [解析] ABC三球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A漂浮,B悬浮,C沉底,则所受浮力FA=GA,FB=GB,FC<GC,结合重力关系,则浮力FA=FB>FC;浮力FA=FB,则VA=VB,又VA<VA,VB=VB,则VA>VB,由于FB>FC,根据F=ρgV可知,VB>VC,已知B悬浮,C沉入底部,VB=VB,VC=VC,则VB>VC,故VA>VB>VC.9.D [解析] 由图像可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且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甲在水中下沉,乙在水中漂浮;由于甲、乙体积相等,甲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所受的浮力大.10.C [解析] 挤压矿泉水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会下沉;松开手,矿泉水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的水被压缩的空气压出,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它就会悬浮在水中;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11.小于 大于12.下降 减小 上浮13.竖直 等于 0.9×103 [解析] 密度计下端放入铜丝并密封,是为了让密度计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密度计漂浮在水中和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设吸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有F水浮=F液浮,即ρgV排水=ρgV排液,即ρgSh水下=ρgSh液下,即ρ===0.9 g/cm3=0.9×103 kg/m3.14.0.6 5000 [解析] 因为木块漂浮,F=G,因为F=ρgV,G=mg=ρgV,所以ρgV=ρgV,ρ=ρ=×1.0 g/cm3=0.6 g/cm3.ρ=可知,木块的体积是V===5000 cm3.15.漂浮 浸没(沉入) CAB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茶杯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F=G茶杯=ρgV=ρg(Va-Vc),小茶杯的体积V=Vb-Vc,所以小茶杯的密度:ρ====.16.(1)600 N (2) 17.(1)木块所受重力:G=mg=0.6 kg×10 N/kg=6 N.(2)木块的体积:V=0.1 m×0.1 m×0.1 m=0.001 m3,木块的密度:ρ===0.6×103 kg/m3.(3)木块静止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受到的浮力:F=ρgV=ρgV=1.0×103 kg/m3×10 N/kg×0.001 m3=10 N.(4)木块浸没在水中时,F>G,剪断细线,木块上浮,最终将漂浮在水面上,则F'=G=6 N.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物体的浮与沉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物体的浮与沉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与沉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物体的浮与沉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于,变大;变大,5;下沉;5,漂浮;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