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答案)第1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答案)第2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答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综合训练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2.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3.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D.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5“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馆旁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其中乙队取胜,甲乙两队的拉力(  )A.两队拉力一样大      B.甲队拉力大C.乙队拉力大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C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 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11.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船       C.小明        D.水1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201586日,我国选手宁泽涛获得游泳世锦赛男子自由泳冠军.比赛中,宁泽涛头戴泳帽可以减少水的  ; 他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池壁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14.在 端午节龙舟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是    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15.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  运动.16.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17.在刚结束的国际田联男子100m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999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大约为36  (填单位);赛跑时.脚蹬地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  力.18.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大小、  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9.划船时,浆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是  的.20.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21.如图所示,两艘小船静止在湖面上,小刚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两船都运动起来.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2.如图所示,配备喷气背包的火箭人在新西兰上空大约1.5km的地方翱翔.喷气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使人腾空而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火箭人保持匀速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   三.解答题(共5小题)23.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选填)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4.如图所示,小强和小丽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地方向用力拉动绳子.请你写出在此情境中涉及的两个物理知识.25.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容积:2000ml的可乐瓶发射角度20装水量(ml300400500600700第一次距离(m18.2819.620.9519.9516.98第二次距离(m17.4220.324.3623.3614.36第三次距离(m22.3319.5821.3221.3419.34平均距离(m19.3419.8322.2121.5516.89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发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2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2)实验后小星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星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每一次充入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3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更深高度(m2512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否正确的.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  27.图甲是一种草坪喷水器,它是通过向外喷水而使自身转动的.小明和小芳为了探究草坪喷水器的旋转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离可乐罐底1cm的罐体上,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打一个孔,将细绳系在可乐罐的罐顶中心,把可乐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把可乐罐提到水面上方,如图丙所示,将可乐罐在10s内旋转的圈数记入下表中.改变孔的大小和数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实验次数孔的大小孔的数量10秒可乐罐旋转圈数111122153 3214 1155 2266 1227 2301)通过分析表中第  次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孔的数量一样时,孔越大,转速越  2)通过分析表中第123次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孔的  一样时,这是因为  3)实验中在可乐罐体上打孔时,钉子戳入罐体后要以罐体的直径为基准旋转90°,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收到重力的作用;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2.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因为他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解答】解: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拔河比赛为切入点考查相关的知识,很多同学认为对绳子拉力较大的哪一组获胜,实际上两组人对绳子的拉力是相同的,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与地面的摩擦力大,是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 3.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D.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的要素;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解答】解:A、石头对鸡蛋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也受到了鸡蛋施加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C、推门时,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这是两种情况下的力的作用点不同,而造成了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错误;D、人坐沙发上,发现沙发凹下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相互性、重力的方向、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4.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答】解:A、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A错误;B、人受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B错误;C、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C正确;D、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和理解,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馆旁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其中乙队取胜,甲乙两队的拉力(  )A.两队拉力一样大        B.甲队拉力大C.乙队拉力大            D.无法判断【分析】拔河比赛时,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两个途径可以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解答】解: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拉乙的同时,乙也会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其中乙胜利的原因是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甲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和应用,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是运动状态;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是力学的基本概念或规律,难度不大.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C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 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分析】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水母向下喷水对水施加向下的力,同时水对水母施加向上的力使水母上升,故A不符合题意;B、鱿鱼向前喷水对水施加向前的力,同时水对鱿鱼施加向后的力使鱿鱼后退,故B不符合题意;C、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C符合题意;D、企鹅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企鹅施加向前的力使企鹅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细心,认真,否则,容易做错.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它们之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解答】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A中,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所以正确;B中,身体向后驱,同时弯腿,是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紧扣教材,联系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车时车也推人,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两个物体即使相互接触,但是如果不相互挤压,也不会发生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捏易拉罐,易拉罐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基本知识,尤其注意B选项,这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产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10.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合选项得出最佳答案.【解答】解:AB.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和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都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一定程度的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但不是最佳的方法,故AB不符合;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会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月球表面会给着陆器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向上的作用力降低了着陆器速度,达到软着陆的目的,故C符合;D.月球表面是真空,降落伞的减速作用可以忽略,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要注意月球的表面是真空,题干要求的答案是最佳答案. 11.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船 C.小明 D.水【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解答】解: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故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1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201586日,我国选手宁泽涛获得游泳世锦赛男子自由泳冠军.比赛中,宁泽涛头戴泳帽可以减少水的 阻力 ; 他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池壁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运动状态 【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1)比赛中,宁泽涛头戴泳帽是让接触面变光滑,从而减小了阻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他向后划水,同时水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向前运动;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他到终点时因受到池壁的作用力而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使人由运动变为静止.故答案为:阻力;相互的;运动状态.【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理综合性知识,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是很丰富的,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应该不断地从生活中发现物理. 14端午节龙舟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是 水  船桨 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解答】解:龙舟比赛时,船桨给水施加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给船桨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船向前运动.故答案为:水;船桨.【点评】抓住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相互的,明确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解答此题. 15.(2016•锦州)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 上 运动.【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的.【解答】解: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前进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与地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上运动.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上.【点评】本题结合打篮球考查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生活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16.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水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故答案为:水;相互的.【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17.在刚结束的国际田联男子100m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999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大约为36 km (填单位);赛跑时.脚蹬地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 力.【分析】1)已知苏炳添百米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根据公式s=vt求出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为v==10m/s=36km/h根据v=可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为s′=vt′=36km/h×1h=36km赛跑时.脚蹬地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答案为:km;相互作用.【点评】不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运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道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 18.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力的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对墙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小东产生反作用力,所以他自己后退;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答案为:相互;方向.【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相互性和力的三要素,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 19.划船时,浆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是 运动 的.【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依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当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船向前运动说明船也受到了水对它向前的力,这个是船前进的动力,由此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与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所以岸上的树木是运动的.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点评】此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且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是一道典型题目,适合学生训练. 20.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1)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点评】本题通过网球运动考查相关的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1.如图所示,两艘小船静止在湖面上,小刚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两船都运动起来.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人对另一只船施力的同时,另一只船对他乘坐的船也有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道好题. 22.如图所示,配备喷气背包的火箭人在新西兰上空大约1.5km的地方翱翔.喷气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使人腾空而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火箭人保持匀速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 竖直向下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必然对该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解答】解:(1)喷气背包向下快速喷气时,气体受到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背包产生了向上的反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于火箭人保持匀速飞行,并且不计空气阻力,则火箭人受重力与向上的推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故答案为:相互;竖直向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三.解答题(共5小题)23.(2016•淮安)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右 (选填)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空气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解: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气的同时,气球也受到了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右;空气;运动状态.【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作用的相互性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4.如图所示,小强和小丽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地方向用力拉动绳子.请你写出在此情境中涉及的两个物理知识.【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小强和小丽坐在滑板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的地方用力拉动绳子,我们会观察到:原来静止的两个人会向中间靠拢,说明力改变了两人的运动状态,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评】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时关键是结合题意,联系所学知识,找到解题思路. 25.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容积:2000ml的可乐瓶发射角度20装水量(ml300400500600700第一次距离(m18.2819.620.9519.9516.98第二次距离(m17.4220.324.3623.3614.36第三次距离(m22.3319.5821.3221.3419.34平均距离(m19.3419.8322.2121.5516.89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的关系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发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 装水量为5OO毫升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从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的不同,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知道影响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的因素是什么,从而能了解这个实验方案的研究的问题,才能进一步通过搜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解答】解:(1)他们实验时,是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这样控制不变的因素有:可乐瓶的容积、发射的角度;改变的因素是可乐瓶内装的水的体积;所以实验探究的是: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的关系(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有什么关系?);2)由实验数据中的平均值可知:装水量为3OO毫升时水火箭飞行距离为19.34米;小于装水量为4OO毫升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19.83米,更小于装水量为5OO毫升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2.21米;而装水量为5OO毫升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2.21米,大于装水量为6OO毫升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1.55米,更大于装水量为7OO毫升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16.89米;所以,装水量为5OO毫升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表示水向后施力,而水火箭得到了向前飞行的动力,所以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答案为:1)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的关系(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有什么关系?);2)装水量为5OO毫升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由自然现象概括总结物理规律和原理的能力. 2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 内 能转化来的.2)实验后小星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星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 (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每一次充入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3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更深高度(m2512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塞子的插入深度 有关的猜想是否正确的.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 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试验比较发射高度 【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压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水和橡皮塞的机械能(动能);2)水火箭上升高度还会与受到阻力有关,据此猜想;3)从表中内容看出,改变塞子插入的深度影响了塞子上升的高度,据此判断;4)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让瓶中水的体积变化,其他的因素不变,再做实验验证.【解答】解:(1)高压气体给水和橡皮塞一向下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塞给瓶向上的力使瓶升空;在此过程中,将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2)水火箭上升高度会与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有关;3)表中数据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否正确;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要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试验比较发射高度.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能;2)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3)塞子的插入深度;4)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试验比较发射高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的转化的理解,涉及到探究实验的猜想、设计实验等环节,属于难题. 27.图甲是一种草坪喷水器,它是通过向外喷水而使自身转动的.小明和小芳为了探究草坪喷水器的旋转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离可乐罐底1cm的罐体上,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打一个孔,将细绳系在可乐罐的罐顶中心,把可乐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把可乐罐提到水面上方,如图丙所示,将可乐罐在10s内旋转的圈数记入下表中.改变孔的大小和数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实验次数孔的大小孔的数量10秒可乐罐旋转圈数111122153 3214 1155 2266 1227 2301)通过分析表中第 146(或257) 次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孔的数量一样时,孔越大,转速越 快 2)通过分析表中第123次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孔的 大小 一样时,这是因为 孔的数量越多可乐罐的转速越快 3)实验中在可乐罐体上打孔时,钉子戳入罐体后要以罐体的直径为基准旋转90°,这是因为 使罐体受到的作用力的力臂最大 【分析】本题为探究题,注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结合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解:(1)问题是孔的数量一样时,孔的大小与转速的关系,故我们要找出孔的数量一样的数据:有146(或257).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孔变大时,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多,即转速快.2)分析123可得,孔的大小一样,而孔的数量越多可乐罐的转速越快.3)为了使罐体转动,应让水的作用力沿切线方向,即让反冲力的力臂最大.故答案为:146(或257)、快;(2)大小、孔的数量越多可乐罐的转速越快;3)使罐体受到作用力的力臂最大.【点评】探究题注意的是找到题目中数据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得出数据.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共9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巩固练习,共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综合训练题,共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