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 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8)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8/128839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术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
展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树的性质、画法掌握,以及对树的生长姿态的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树的艺术美,体会中国画墨的运用。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中国画——树的结构与特征,掌握树的绘画步骤、笔的运用、墨的浓淡变化。提高学生的树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等方法,从而到达了解、掌握树的画法。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喜爱中国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探究、交流中了解树的结合特征和笔与墨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 :掌握作画步骤,应用树的表现技法进行创作。
教师教具准备:课件、示范画稿、毛笔、墨、生宣纸等。
学生工具准备:毛笔、墨、生宣纸、范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1、电脑课件
2、准备上课的树习作、树干的范图教学材料等。
收集树的生长素材
带齐绘画用具
1、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
引入
评价上节课学生的习作,引入这节课的内容。出示自然界中树的图片,分析树由那几部位组成,再到树的生长季节
学生思考分析,知道现实中树的生长情况。
让学生以课堂的主体角色态度进入学习。
课
堂
发
展
1、展示名家作品局部,讲授图片中树与树的:前后、集散、疏密、浓淡。进行分析。
2、树的分枝:“树分四枝”之说,即画树要以前后、左右。树干、树枝、树叶的了解。
3、对树的画法及步骤的讲解。同时示范两棵树。
4、学生在提供的只有树枝、树干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叶子(注意:前后、疏密、外形、浓淡)。
5、展示学生作品。
6、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7、课堂小结。
1、学生在展示的图片中找出那张具有前后、集散、疏密、浓淡的图片,说出其中的原由。
2、让学生知道树的生长规律,才能知道怎么画好树。
3、学生观看老师的示范,明白是怎样画的与要注意什么问题。
4、对树干树枝进行添叶,同时注意老师所讲的问题。
5、学生自评与互评。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使用毛笔与墨色的浓淡的运用。
4、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表述能力。
课
后
延
伸
以树为例,扩展到山石等的认识。多看名画,多思考。
中国画的笔墨要多练,才能控制好,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拓展课堂空间
2021学年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共3页。
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现实困惑与思考,教学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分析,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设计,,板书,心得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