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共32页)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共32页),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古诗词赏析目标,★经验分享,★共同学习,★能力延伸,★齐来品析,★小结巩固,诗如情如思,诗如歌如诉,温故知新,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和步骤
中考模拟一试题回顾: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首联一个“ ”字写出了作者春望所见的家国破碎的景象,顿时产生 之感,为全诗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 参考: (意思接近即可)(2)这首诗的颔联向来为人称道,请从拟人的角度进行赏析。参考: 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及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表达诗人忧伤国事,痛恨离别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思想内容,观点情感
常见诗词情感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常见诗词情感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如王维《使至塞上》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王弯《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咏物诗(托物言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呢?
1、抓诗歌题目2、抓诗歌作者 3、抓住诗中意象(人、景、物)和情境(感情、气氛)的相关字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一个方法:抓诗歌题目
第二个方法:抓诗歌作者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现实主义诗人岑参 王昌龄 高适:边塞诗人陶渊明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派诗人陆游:爱国诗人苏轼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李清照:婉约派词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
第三个方法:抓住诗中意象(人、景、物)和情境(感情、气氛)的相关字词。
孤寂愁苦、 悲伤失落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可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了。
古诗词鉴赏之二——创作技巧
1.征蓬出汉塞, 。2.忽如一夜春风来, 。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八月秋高风怒号, 。 6.瀚海阑干百丈冰, 。 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8.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9.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0. 欲渡黄河冰塞川, 。
请说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归雁入胡天 千树万树梨花开 病树前头万木春 蜡炬成灰泪始干 卷我屋上三重茅 愁云惨淡万里凝 可怜白发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将登太行雪满山
表现方法通常是指:1.修辞手法,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对偶 等 。2.表达技巧,古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有: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想象、 用典等。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比喻)(比喻)(拟人)(拟人)(对偶)(夸张)( 对比)(夸张)(对偶)()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 这种手法的;表现了描写对象什么特点。 (3)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____________(意象)的_______________特点,表现(突出)了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步骤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二:诗人以“蓬草”“归雁”自喻步骤三:写飘零失落之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失意后的孤寂之情。
步骤一:运用拟人的手法 步骤二:“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步骤三: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的焦虑,苦闷之情。
步骤一:运用对比手法 步骤二:“白发生”与建功立业的追求形成对比步骤三:突出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步骤一: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二:诗人借落花化作春泥育出更多新花 步骤三:形象、贴切地展示自己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并赏析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2)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1)本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绮丽图景。 (2)喜爱,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思念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品味语言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1.抓修辞手法。
. 2.抓关键词。如动词 例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 用“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生动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流露出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首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
展开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3.试题衔接: 描绘画面
答题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2、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 一幅画面。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 形象。公式: 抓住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修辞(表达)
山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同学们,展开想象,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出的画面。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三个知识点: 一、识记诗歌的基本考点。 二、掌握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和步骤本节。 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分析人物 的思想感情。 步骤:指出形象—分析特征—揭示情感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的巧用:比喻、拟人、设问、夸张等。 (2)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1.本节课我学习的收获:2.我今后的学习方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共32张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归纳,常见诗歌思想情感,看作者,知背景,画意与情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中考导向标,经典考题回放,如何赏析古诗词,策略一,备考策略,策略二,策略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共25张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经典考题回放,如何赏析古诗词,策略一,备考策略,策略二,策略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