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复习课件(共27页)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复习课件(共27页),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诗词基本知识点,说说词曲的特点,第二部分,诗词的赏析技巧,一诗歌常用的修辞,炼字词,赏析诗词的妙句,描述画面,诗词的语言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归纳学过的古诗词的类型
(一)诗歌按体裁分为哪些?古体诗近体诗
2、说说这两类诗的特点?
(二)按内容分为哪些?并举例。1、叙事诗:《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写景抒情诗:《钱塘湖春行》《黄鹤楼》 3、送别诗:《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边塞诗:《使至塞上》《渔家傲 秋思》5、山水田园诗:《题破山寺候禅院》《游山西村》
6、咏物诗:《卜算子 咏梅》《赠从弟》7、怀古诗:《山坡羊 潼关怀古》《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有怀》8、闺怨悼亡诗《武陵春 李清照》《满江红秋瑾》9、军旅诗:《渔家傲 秋思》《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羁旅诗:《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
(三)常见诗词的内容和主旨情感
1例:山水田园诗:这类诗词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为主,表达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对这种闲适惬意的生活的喜爱向往,或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2例:送别诗:这类诗词作者一般通过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将离别之情表现出来。有的是深深的惜别、伤感、担忧、不舍之情,也有的是劝慰、勉励之情3、学生自主回答其他诗词的特点。
比喻、拟人、对偶、比兴、夸张等
(二)诗歌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物喻人等
(三)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运用典故、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点面结合、白描、多种感官结合等
第三部分:中考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
1、炼字词2、赏析诗词的妙句3、描述诗词描写的画面4、分析诗词的表现技巧及表达效果5、体会作者的情感或诗词的主旨、蕴含的哲理6、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1、实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和“啄”用得好,为什么?2、答案:“争”是争赶着的意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早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新燕忙着衔泥筑巢的画面,表现了钱塘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3、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含义+(修辞、表现)手法等+表达作用+抒发情感(也可以从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色彩描写入手,一定要结合全诗,不要孤立的谈这个字词的作用。)
4、实战演练:课内:“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的“聚”和“怒”写得好,为什么?5、中考题例:2021,四川泸州 早归 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的妙处。(2分)示例: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了远山在晨雾萦绕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下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
例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请任选角度赏析?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把月亮的倒影比作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把天上堆叠的彩云比作是海市蜃楼般的美景,描写了楚地江面和高空的奇妙美景,表现了诗人初出蜀地见到楚地美景的喜悦心情。答题格式:(修辞、表现)手法等+句子描写的内容+作用(或者作者的情感)注意:从情、景、理分析句子
1、实战演练: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景的特色。(答案略) 2、中考题例:(2020,四川泸州) 宿翠微寺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1、“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这一句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思考方向:这是一句写景的,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示例:“归鸟”“僧语”是东景,“云壑”“楼”是静景,运用了动静结合,突出了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
例句: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1、请发挥想象,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参考答案:天气晴朗,谷鸟鸣啾,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久久不愿分手;不知不觉暮色渐起,江风送来猿猴啼叫的声音,凄婉哀伤。答题要求:抓住内容,发挥想象,扣住意境,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
中考题例:2021,四川绵阳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 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示例:千万条杨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了北方。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对护卫生涯的厌倦,对家乡和闺阁之中的妻子的思念之情。)
四:分析诗词的表现技巧及表达效果
实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写法上的妙处。参考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形象地表现诗人独自等待客人不至的感受。同时运用对比,“家家雨”“处处蛙”与户内的一灯枯坐敲棋,寂静无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的落寞失望的情怀。(也可以从“以动衬静”的写法上分析)答题技巧:(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三大类。) 写法+结合诗句内容+作用
1、实战演练:“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在写法上的妙处。 2、中考题例: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1、诗的第五六句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示例:比喻,以“明镜”喻清溪,以“屏风”喻群山,描写了一幅岸上行人走,山中鸟飞度,都倒映在清溪中的画面,表现清溪水的清澈明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或诗词的主旨、蕴含的哲理
示例: 送别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豪迈豁达之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之情。答题技巧:关注作者生平、题目,找诗歌中的意象,关注重要的词句。
一般的词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表述步骤:1、用词语准确表述 2、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1、(2021,眉山)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C、颈联通过“清宵立”“百日眠”的反常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有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2、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选D2、示例: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烈的思家忆亲之情;不能重返故土而老死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连战告捷,希望司徒破幽燕平战乱的国家命运之忧。
山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始知盒断魂。心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1、诗歌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本诗艺术表现绝伦,试从咏物抒怀的角度加以赏析。
1、不畏严寒,明媚鲜丽和峻洁清高,孤芳自赏的形象。2、前三联诗人写眼中之景,隐曲的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愿与梅花合二为一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使咏物和抒情水乳交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三古诗词阅读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鬓微霜,不自哀,运用典故,想象联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阅读能力专题十一古诗词阅读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即使年老我们的,清丽宁静,能是“锄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古诗词阅读作业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旧时燕子傍谁飞,化作啼鹃带血归,咏史怀古,项羽能“包,地势的险要,山河的壮美,答案B,看黄菊,听玄蝉,以乐景写哀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