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756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756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教案),共4页。
《浮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认识浮力及其方向。3、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2、培养观察生活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浮力的存在及方向;计算浮力的大小方法。难点:运用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四、教学用具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球、铁块、水、玻璃杯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 明 引入新课举例引入:观看航空母舰“辽宁舰”漂在水面上,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这么重的航空母舰不会下沉,学生都知道有浮力,那什么是浮力呢?通过观察,水给航空母舰一个向上浮的力,引出浮力定义。 观看航空母舰浮在水面的图片,思考什么是浮力引起学生对浮力问题的关注,理解浮力现象。 一、 浮力1、浮力的定义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通过对图片进行受力分析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知道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会画出各种情况下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知识构建提出问题小球在水面受到浮力,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受浮力吗?学生演示实验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重力:G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在水中的拉力:F拉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拉 观察实验并思考,回答问题 知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G-F拉 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回顾知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深度不同,其压强也不同。情境分析已知: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深处四个侧面所受压力关系 F合=0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 p向下 ∴ F向上> F向下则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是浮力产生的原因。且F浮= F向上-F向下实验与观察实验现象: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说明物体下表面有液体时才会有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才会有浮力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桥墩不受浮力作用。因此,桥墩不受浮力的作用。 回顾旧知识,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思考并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实验现象。 桥墩不受浮力。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渗透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浮力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1.浮力的概念:包括浮力的定义、施力物体、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方法。2.浮力产生原因: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 完善 六、教学过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观察讨论的方法进行浮力的学习,但过程中,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事例过少,学生对于浮力定义的引出可能有些唐突,缺少学生的分组实验,学起来可能会有些枯燥乏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2 认识浮力(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认识浮力_(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认识浮力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