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依托现有的校本课程,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埋葬(mái)门框(kuàng)荒僻(pì)沥尽心血(xuè)
    B. 校对(jià)胸脯(pú) 亘古(gèng) 当之无愧(dāng)
    C. 字帖(tiè)气氛(fèn) 憎恶(zēng) 鲜为人知(xiǎn)
    D. 惩罚(chěng)污秽(huì)山涧(jiàn)锋芒毕露(lòu)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不仅慷①地供给着物质,也给人以精神慰藉。大自然的春花秋月、高山峡谷、流水潺潺、大海浩②,不知给了孤独的灵魂多少抚慰。无论工业文明如何发达,即便“异乡的机器③糊了家乡的虫鸣”,人们的田园情结也从未消失。因为,人们渴望诗意地栖居,“再也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
    A. ①概 ②荡 ③模B. ①概 ②汤 ③摸
    C. ①慨 ②荡 ③模D. ①慨 ②汤 ③摸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两弹ˈ元勋”。
    B. 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 当初他对妈妈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永诀。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 “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 第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 第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 第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 第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那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 ③⑤①④②B. ③⑤①②④C. ①②④⑤③D. ①④②③⑤
    古诗文默写。 (8分)
    (1) 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______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4) 韩愈的《晚春》一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音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她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她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1) 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地狱中的人”两个人指的是 ______ 和 ______ 。 (2分)
    (2) 联系相关情节,谈谈文段中“她”的死对文段中“他”产生的影响。 (2分)
    班级开展“身边的‘双减’”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河南省实验中学“双减”工作方案。
    一、为精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等后顾之忧,学校将课后服务分为午间和下午两个时间段。中午时间主要为学生提供健康、有序的午餐和安全、安静的午休服务。下午的课后服务一是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二是辅导、答疑,指导学生高效率完成校内作业;三是组建学习共同体,拓展学生学习交流空间。
    二、依托现有的校本课程、师资力量和社团种类,学校精准化安排服务内容,精心安排了知识拓展、健康生活、阅读拓展、科技创新和艺术修养等七大类共37个项目的服务内容,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三、学校规范化实施服务管理,坚持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提品质,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实施、高质量开展。在中午时间管理上,学校专门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午餐带队教师和午休值班教师的岗位职责,在考勤和纪律上作出了细致、严格要求。在下午课后服务上,学校对各个社团每次活动的人数、时间、地点以及指导教师职责分工、补助标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确保课后服务有序、高质量开展。
    材料二:
    (1) 请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省实验中学“双减”方案的亮点。(2分)
    (2) 请介绍材料二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4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
    一双皮鞋的秘密
    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②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⑧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⑨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⑩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⑪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⑫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⑬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佚名,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9、 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2分)
    ①想要皮鞋—— ②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 ——④揭秘假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2分)
    A.第②、③段,先后出现“我没有说话”“我听了没有说话”“我还是不说话”“我不说话”,表现了“我”非常想买鞋但面对贫困家境时内心的自责和悔恨。
    B.第⑥段中的环境描写,凸显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C.第⑩段中,“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懂得体谅家庭的困难,知道了俭省。
    D.爸爸喊上“我”一起去卖葱,根本的原因是,一千多斤的葱、七十里的路,他一个人拉不到。
    11、语言反映人物的心理。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卖葱路上父子对话所反映的不同心理。 (4分)
    爸爸的心理: ______
    “我”的心理: ______
    12、阅读全文,说说一双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4分)
    知道爸爸买回来的是假皮鞋,为什么后来“我”说“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4分)
    阅读《温暖的尘土》,回答问题。 (12分)
    温暖的尘土
    ①那一年,他去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时间为一年。在那个破旧的学校里,他成了四年级的班主任。他讲课生动,而且课余还时常给学生们讲山外的故事,这让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奖励办法,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他会在暑假时带去北京,去看长城、故宫、天安门。
    ②这个承诺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对于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山里孩子,这份诱惑之大是不可估量的。期末考试结束,学生们都不走,等着老师快快地批卷子,想知道谁是那位幸运的同学。他也二话没说,立刻开始批卷,而窗外,是群孩子焦急兴奋的脸。
    ③终于,试卷批完,一个叫林虎的男生两门都是百分,夺得了第一名。消息一宣布立刻引起了轰动,林虎竟然哭了,被他的同学们簇拥着。别的同学虽然也有些失望,可是他们同样高兴。他告诉林虎,回去准备一下,三天后就和他一起回北京。消息传遍了小村,林虎家竟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去北京,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④三天后,他带着林虎出山,全班二十多名学生都来相送,还有许多乡亲。他发现林虎穿了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一双很大的不露脚趾的鞋,最奇怪的,是背后背了一个大大的旅行袋,这个旅行袋他只在村长家里见过。告别了送行的人群,他们终于走向山外。
    ⑤经过几天的火车和汽车,终于到了北京。林虎一点儿也没觉得疲惫,眼中一直闪着兴奋的光,一路上他不停地指着车窗外向老师问这问那。回到北京的家里,他把林虎安顿好,体息了一天后,问林虎想先去看哪里,林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长城!”于是出发,让他奇怪的是他虽然一再要求林虎不用背着那个旅行袋,可林虎却坚持要背,便也就随他。
    ⑥让他更为吃惊的是,林虎的体力出奇地好,那么长的石级,背着那么大个旅行袋,竟然就轻松爬上去了。到了长城上,林虎竟然呆住了,良久,他才奔跑起来。最后,林虎放下旅行袋,打开。他一看又一次愣住,里面竟然是许多双各种各样的鞋子!林虎脱下自己的鞋,换上另一双:又一次在长城上奔跑起来。直到那些鞋都穿了一遍,林虎已经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
    ⑦林虎告诉他,这些鞋子都是班上同学让他带的,虽然他们来不了北京,可他们希望自己的鞋子能踏上长城,踏上天安门广场。林虎还说,这些鞋都是同学们家里最好的鞋了!接下来,无论是去天安门,还是故宫,或者别的地方,林虎都背着那些鞋子,一直重复着在长城上的做法,让每双鞋子都能踩在那些著名的土地上。
    ⑧回到那个山村,又一次轰动开始。林虎把鞋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大讲特讲北京,讲长城,讲天安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从那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⑨许多年以后,他依然会回想起那个小山村,想起那个叫林虎的孩子,想起许多的面孔。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竟是林虎发来的,信中说:“老师,当初咱们班的学生都已经走出大山了,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可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珍藏着当初的那双鞋。因为那些鞋上,有着北京的尘土……”
    14、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
    ①第①段“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的原因是 ______ 。
    ②第⑧段“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的原因是 ______ 。
    15、文章第①⑥段反复交代林虎背大大的“旅行袋”有什么作用?(4分)
    16、 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温暖的尘土”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如下几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有删改)
    17、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即更刮目相待 :
    ​​​​​​
    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20、[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小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习上的困难的?(4分)
    答: ​​​​​​​
    (二)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嘤嘤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车轮滚滚、机器隆隆是时代发展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 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 激荡人心。
    请以“那声音特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关试卷

    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质量监测(中招模拟)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质量监测(中招模拟)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七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