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3.1 城市的辐射功能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2.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一、单选题
(2021·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松花江 D.钱塘江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甜菜 C.茶叶 D.甘蔗
(2021·广东·金山中学高二期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下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
A.绿洲中心 B.山前荒漠 C.矿山地区 D.戈壁地区
4.“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
A.御寒防风防沙 B.体现民族风格 C.节省建筑材料 D.保护自然环境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十三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6.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区域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 B.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
C.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各区域差异较大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秋季,银杏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气温降低而分解,绿色褪去,叶黄素等留下来,树叶呈现黄色。下图是某年11月18日我国部分地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等物候线(同一日有同一物候的地点连成的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最早的城市最可能是( )
A.长沙 B.福州 C.南宁 D.广州
8.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河网密度 D.地形地势
(2021·吉林·长春市第二十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7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自然资源专家张教授带领下考察某岛(见下图),发现该岛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多火山地震,所属国家是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该岛的自然资源中,占比较大的是( )
A.水能和森林资源 B.煤炭和地热资源
C.石油和铁矿资源 D.风能和耕地资源
10.该岛所属国家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优良海港多 B.人口素质高
C.科技水平高 D.平原面积广
(2021·河南·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甲与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分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2.对区域特征及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深居内陆,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乙距海远,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特征
C.丙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D.地形与气候是划分自然区的主要依据
二、综合题
13.(2021·吉林·长春市第二十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____?该如何解决____?
(3)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____?
一、单选题
(2021·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中央红军长征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历时1年,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25000里。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
A.①——福州 B.②——贵州 C.③——南宁 D.④——乌鲁木齐
2.甲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A.水源短缺 B.热量不足 C.地形崎岖 D.光照不足
3.图中乙省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青稞 B.柑橘 C.玉米 D.棉花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2021·四川·东辰国际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年降水量和一月份平均温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甲地的降水量不可能是( )
A.450毫米 B.650毫米 C.690毫米 D.550毫米
8.该图乙处形成多雨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地常年地处迎风坡,地形抬升空气冷却降水多 B.6月份,准静止锋长期停留该地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夏秋季受台风的影响大
9.关于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集中在7、8月 B.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C.该地河流一定有凌汛现象 D.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020·四川·广安二中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题。
10.乙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11.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2022·陕西·宝鸡市渭滨区教研室高二期末)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1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土壤 D.大气环流
二、综合题
14.(2021·河南·义马市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吕宋岛2/3以上为山地、丘陵。世界文化遗产巴纳韦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气势磅礴的梯田群由多个相似的小流域稊田枃成,梯田的堤堰多由坚固的石块砌成,纵贯在梯田之间的主渠往往修得较宽。山坡自上至下不同高度依次分布着森林、村庄和梯田。下图示意巴纳韦梯田位置和景观图。
(1)说明吕宋岛适宜修筑梯田的自然条件。
(2)分析梯田之间的主渠修得较宽的原因。
(3)分析当地梯田系统中梯田、森林、村庄相对位置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1.C 2.B
【解析】1.从河流的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可以看出,该河有两个汛期,分别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应该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小麦是粮食作物,不符合题干要求,A错误;该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大豆等,B正确;茶叶和甘蔗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属于温带,不适合栽培。C、D错误。故选B。
【答案】3.D 4.A
【解析】3.根据材料,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是为了开发新的耕地,而绿洲中心已经是耕地,A错;山前荒漠可以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有些耕地已经分布在山前荒漠了,不属于新开发的耕地,B错误;矿山地区在开发早期主要是开矿,而不是开垦耕地,C错;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是长期驻守在戈壁沙漠边缘新疆兵团建造的地窝子,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第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和屯垦戍边的见证。D正确;故选D。
4.“地窝子”冬暖夏凉,具有御寒功能,而且可以抵御新疆的风沙,这是最主要的功能,A正确。“地窝子”为后来兵团入新疆才有的,不属于民族风格,B错;节省建筑材料是目的,不是功能,C错;要开挖,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D错。故选A。
【答案】5.C 6.C
【解析】5.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的,即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C项正确,故选:C。
6.四类主体功能区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如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的自然特征、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区域间差异较大,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区域内部特征不会完全一致,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7.A 8.A
【解析】7.由材料可知,银杏树叶变色主要与气温下降有关。通常情况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银杏树叶变色时间越早。从图中信息可知,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长沙所处纬度最高,其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最早。故选A。
8.由材料可知,银杏树叶变色主要与气温下降有关。珠江三角洲纬度较长江三角洲低,气温较长江三角洲高,其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较长江三角洲晚,因此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答案】9.A 10.D
【解析】9.根据经纬度、岛屿轮廓判断其所属国家为日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多山地,少平原,森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小;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短缺,BCD错误,A正确。
10.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包括:优良海港众多,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较高。日本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11.A 12.B
【解析】11.读图可右,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丙为东部季风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甲与丙的分界线大致是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A符合题意;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不是甲与丙的分界线,排除B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与图中甲丙分界线只有少部分吻合,排除D。故选A。
12.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该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分条件较差,因此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乙为青藏高寒区,因海拔高而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特征,其主要气候特征不是因为距海远而形成,叙述错误,B符合题意;丙为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具有雨热同期的典型特征,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典型特征可以看出,地形与气候是划分自然区的主要依据,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答案】(1)主要自然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较差,适宜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 热量不足 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等。
【解析】(1)甲图中的A代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代表鄱阳湖平原;甲图所示区域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图中的C代表松嫩平原、D代表三江平原;乙图所示区域均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中的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较差,适宜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
(2)C平原(松嫩平原)和D平原(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
(3)甲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素质高;经济发达,农业技术水平高。
【答案】1.A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①福建省,省会城市是福州,A正确;②是贵州省,省会城市是贵阳,B错误;③是云南省,省会城市是昆明,C错误;④是甘肃省,省会城市是兰州,D错误。故选A。
2.甲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距海远,降水较少,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源短缺,A正确;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BD错误;地形平原(宁夏平原)为主,C错误。故选A。
3.图中乙省区是广东省,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柑橘,B正确;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代表农作物,A错误;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C错误;棉花喜光照,土质疏松的条件,广东省土质黏重,不适合棉花种植,D错误。故选B。
【答案】4.D 5.B 6.D
【解析】4.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如诗如画,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D对;华北平原,属北方区域,降水少,而四川盆地虽然降雨也较多,但没有图示的水乡景观,A、B错;珠江三角洲的村居幽径、石桥泥涌、竹丛蕉林、鸭寮茅舍、绿野杂花的水乡田舍景观,而图中展现的是小桥流水、古镇小城景观,C错。故选D。
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是江南水乡景观。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B对;沟壑纵横反映的黄土高原景观,A错;地形封闭,排水不畅,可能是丘陵地貌景观,高低不齐排水不畅易形成涝灾,C错;山河相间反映的是我国横断山区景观,D错。故选B。
6.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是江南水乡景观。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A错;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B错;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C错;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D对。故选D。
【答案】7.D 8.C 9.A
【解析】7.读图判断甲的位置,在500mm和600mm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有一条闭合等降水量线,甲位于该闭合等降水量线之内。该闭合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可能是500mm,也可能是600mm,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甲的数值可能是:400<甲<500,或600<甲<700,由此判断甲地降水量不可能是550mm,D符合题意,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8.读图从1月等温线来看,1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说明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再从等高线来看,乙地处在海拔在800米之上的山顶,向东南地势降低,因此夏季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C正确;该地处在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A错误;6月准静止锋停留在长江流域,B错误;该地位于北方内陆,受台风影响小,D错误。故选C。
9.读图1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由材料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因此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错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7、8月,因此A正确;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该地河流是否有凌汛,C错误;该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D错误。故选A。
【答案】10.C 11.C
【解析】10.乙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聚落密度小、规模小,且降水少,多平顶房(斜顶房利于排水,多分布在降水丰富地区),故选C。
11.丙地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C正确。青藏高原农业区多分布在河谷地区,灌溉条件较好,气温低蒸发小,土壤盐碱化较轻,AD错。日照时间长不属于不利条件,B错。故选C。
【答案】12.B 13.D
【解析】12.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气温更低,则一般不设北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其南方,向南开窗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南边窗户较大可接受更多的阳光,B正确;该地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南面窗户不是为了通风,A错误;陕北降水少,南面窗户大与防潮关系不大,C错误;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对保温作用影响小,D错误。故选B。
13.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居民注重房屋排水。陕北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导致该差异的因素为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故,D正确;地形、纬度位置、土壤因素对该地降水差异的形成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起伏较大,坡度较大;多山石,便于就地取材筑堤堰。
(2)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便于雨季排洪,旱季灌溉;当地梯田规模大,宽主渠可以保证灌溉水量供应。
(3)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质;村庄位于中部利于获得清洁水源,方便对农田的管理;梯田位于下部,利于肥水灌溉。
【解析】(1)修建梯田的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地形和建设材料。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吕宋岛2/3以上为山地、丘陵。说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山体坡度大,有利于修筑梯田;田的堤堰多由坚固的石块砌成,说明该地区多山石,便于就地取材筑堤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修宽主渠一方面可以实现雨季排洪;另一方面修宽主渠可以存储水源,旱季可以引水灌溉农田。
(3)森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应该位于山顶;村庄的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应位于中部,一方面利于获得清洁的水源,另一方面便于对梯田的管理;梯田位于村庄以下,可以用肥水灌溉。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0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外江相比,内江河道特征是,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