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获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七年级下
教学
目标
1、通过地图阅读和观察明确四大大河文明的具体位置,分析理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交流认识四大区域文明的诞生时间及人们的生活。
3、能够初步了解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
四大区域文明的认识。
难点
理解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请观察阅读下面的词语,猜一猜是哪个国家?
北非 沙漠 尼罗河
波斯湾 战争 两河流域
南亚 泰姬陵 印度河
水稻 河姆渡 黄河
(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课题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
新知详解
一、认识区域文明
1.观察课本图8-17,讨论:这些文明的发祥
地在自然环境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
(学生各抒己见)
大河流域 的文明发祥地
2.结合图片,分析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形成的有利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1)水源充足;
(2)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相
对肥沃;
(3)北半球,亚热带,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生长。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拓展提高
同学们,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四个国家的象征性建筑?
金字塔-----埃及
空中花园---巴比伦
泰 姬 陵----印度
长城----中国
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1.阅读课本P103,结合下面图片,说说两河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学生各抒己见)
地理位置:西亚(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自然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河流: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河流水量不稳定
2.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
(学生各抒己见)
(1)两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两河流过,依
靠修建灌溉系统发展农业
(2)城市:原始农业出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展成早期城市。乌鲁克、乌尔
乌尔: 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始建于6000多年前。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5000多年前)
(3)阶层:社会上慢慢形成靠农夫养活的阶层(手工业者、商人、祭司、书吏),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新的社会秩序初入端倪。
(4)文字: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讨论:图画文字和楔形文字有什么区别?
图画文字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楔形文字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而且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拓展提高
两河流域兴衰史
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汉谟拉比 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
三、尼罗河流域
1.阅读课本P103,结合下面图片,说说尼罗河流域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东非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多千米。
2.尼罗河流域文明的表现
(1)从这副图片,你能看出古埃及什么文明比较发达?
农耕文明
A、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每年的6月,尼罗河刚出现泛
的迹象——河水呈绿色,人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聚集在河边,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当这时,河面上总有数不清的船只穿梭往来,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河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圣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则高声念着祷词,毕恭毕敬地向河神祈求幸福。到了8月,当河水终于漫过两岸堤坝淹没大片农田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祝一番。
思考: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人们耕种提供了天然肥
料,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B、结合上面的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古
埃及农耕文明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
气候: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为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河流:尼罗河水源充足为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出现提供了灌溉条件。
地形和土壤:肥沃的土壤为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国家的出现和统一
距今5500年前后出现了国家,5000年前后国家统一。
(3) 埃及象形文字
同学们,你能猜出下面的象形文字是什么意思?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拓展提高
太阳历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只会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和作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没已集结为4个月,公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5天称为“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365天。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四、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1.阅读课本P105,结合下面图片,说说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学生各抒己见)
地理位置:南亚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定期泛滥
土壤:肥沃
整个南亚次大陆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说说古印度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和早期文明状况?
(学生各抒己见)
(1)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培植出棉花
(2)出现了城市国家:摩亨佐·达罗城(现巴基斯坦及国内)
(3)合作探究:结合课本106页文字材料,讨论: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范围,但早期城市的规模比较小,城墙作为边界,而且具备军事防御功能,现代城市一般没有城墙。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有公共设施,但是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更为复杂。
拓展提高
3700多年前,摩亨佐·达罗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整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称之为“死丘”。
据推测: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摧毁了古城半径1公里内的所有建筑物,人和动物全部死亡,爆炸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作用“黑色闪电”。
五、长江黄河流域
1.讨论:结合图片,说说我国的古代文明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长江黄河流域
地理位置:东亚
2.文明的表现:
(1)大约4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 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甲骨文
3.合作探究:我国重要遗址的分布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分布?
共同点:都位于大河两岸
原因:①大河流域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易于开垦和耕作;
②地处温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水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探究合作:比较早期文明完成表格内容。
拓展提高
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关我国古代文明的相关资料吗?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在三星堆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以致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课前查阅资料,课题展示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第一课时。了解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与恒河流域、黄河与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拼音文字等),阶级、等级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一、两河流域
二、尼罗河流域
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四、长江黄河流域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2021学年第三课 西北地区获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课 西北地区获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进新疆,绿洲农业和坎儿井,丝绸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优质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优质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爱琴海文明,中美洲文明,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