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新鲜空气
2.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
C.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它们都在不断运动
4.盛夏季节,酷暑难耐,若在园林中散步则是另外一种感觉,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人能闻到花香这一现象说明分子是( )
A.可以分的 B.由原子组成 C.不停地运动着的 D.最小的一种粒子
5.一切原子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
A.质子 B.质子、电子 C.质子、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冰、雪、露水的分子都是水分子
D.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7.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
8. 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密切( )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
9.1803年,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 都相同。从现代观点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
A.②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0.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宣布其用钙原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锫都属于金属元素
11.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2.(8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13.(10分)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6分)一个水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核,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镁离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
15.(12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组成角度:①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
②因为氮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3)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4)从污染角度: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是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
16.(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碳和氧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17.(15分)某同学用如图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为5 cm处。
(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
18.(7分)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各装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A 4.C 5.B 6.D 7.D 8.B 9.D 10.A 11.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2.(8分)氮气 78% 氧气 21%
13.(10分)粉尘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14.(6分)3 10 10
15.(12分)(1)混合物
(2)①0.94% ②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①氮分子 ②C
(4)①B、C、D C
②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合理即可)
(10分)(1)A (2)B (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 (4)硫 a-16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17.(15分)(1)产生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①燃烧 ②左
(3)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8.(7分)红磷不足或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9.(10分)下瓶颜色变浅,上瓶颜色变深,最后上下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都呈淡红棕色。这种变化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也是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证明。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1 空气的成分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1 空气的成分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精品课后作业题,共3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