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第3讲 分析表达技巧,共10页。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一、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曹操的《观沧海》
    ③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 杜甫的《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是诗人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又如:“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就是以动衬静。
    ⑥点面结合 :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⑦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多样的,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⑧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绘形、绘声、绘色)
    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二、抒情: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传情达意。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四行的小诗,直抒胸臆,情感思想一览无余——饱含了一个赤子无限深沉的悲伤和期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诗人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引发了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⑴借景抒情: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①情景交融: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②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
    如:“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以宴会的欢乐反衬诗人的“茫然”之情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
    ⑵托物言志:
    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将思想感情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先咏他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将自己的感情得以寄托。它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塑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
    例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是诗人少年时所作,借助咏石灰(的形成过程)的内在本质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写照。

    (三)把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1、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与衬托相比,它主要是两相对照,无主要事物(主体),两种事物的地位是同等的,重在比较不同点。
    如:
    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陶者(梅尧臣) 蚕妇(张俞)
    陶尽门前土, 昨日入城市,
    屋上无片瓦; 归来泪满巾.
    十指不粘泥, 遍身罗绮者,
    鳞鳞居大厦. 不是养蚕人.
    二诗以事实对比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极不合理的现象:劳动人民劳而不获,富贵家族不劳而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憎恨、不满。

    2、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另外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包括正衬和反衬。
    ①正衬:又叫陪衬、烘托,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主体)。是同一方向的比较,目的是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②反衬:选择相反事物,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以丑衬美或以美衬丑。(包括以动衬静)

    3、用典: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截取前人语句或使用前人事迹为文。借以表达特定的意义,使诗歌的内容更丰富。理解典故的含意才能读懂诗。
    4、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使意味隽永,避免文章的显直。
    如: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手法,选取了召回贾谊,宣室夜对的情节,前两句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但最后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主旨是要表达对孝文帝的讽刺。

    5、以小见大:
    “小”指小的题材、小的材料;“大”指的是重大的深刻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借助于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或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本质。
    如: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就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本义是讽刺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通过写皇帝为取悦一个妃子而千里飞骑运送荔枝这一小事,反映大的主题。
    又如: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两句不直接叙述政治上的后果,而是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形象的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6、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大致有三类:相邻联想是由时间、空间上的相邻或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引起的联想;类似联想是由事物间的相似特点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的对立关系引起的联想。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师秀《约客》)
    【当堂练习】
    1、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拟人)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用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动静结合)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间接抒情)
    可怜白发生! (直接抒情)

    【巩固练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3分)“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乌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1分)。“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1分);“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1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不矛盾(1分)。这是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衬托)的表 现手法(1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袅袅的钟磬声,和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 (1分)。(观点1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得分;若答矛 盾,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分)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2分)
    18.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国家残破(忧国) (1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1分)
    行路难(6分)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一)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3分。意近即可)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 ,次写海面上的③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2分)
    表现手法: (1分)
    答案:四、14.(1)①观(1分) ②树木百草(1分) ③秋风洪波(1分) (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3分)
    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1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大意对即可)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
    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喻,用典,夸张,拟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共25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共2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