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中核心化学反应依次为:①4NH3+5O2=4NO+6H2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三个反应均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回收使用
2.[2018·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燃烧的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的产物是一种酸
3.[2018·台州]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eq \(――→,\s\up7(O2))Fe2O3eq \(――→,\s\up7(H2O))Fe(OH)3 B.CuOeq \(――→,\s\up7(硫酸))CuSO4eq \(――→,\s\up7(稀盐酸))CuCl2
C.Seq \(――→,\s\up7(O2))SO2eq \(――→,\s\up7(H2O))H2SO4 D.CO2eq \(――→,\s\up7(NaOH))Na2CO3eq \(――→,\s\up7(Ca(OH)2))NaOH
4.图中A~E是操作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反应②中的产物B通常用________;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0·丽水模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的流程。
(1)第一步先从空气中分离出X和O2,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 。
(2)请写出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人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毫升。
8.(2017九上·江东期中)二氧化硫不仅是造成雾霾的元凶,而且还会造成局部地区的酸雨,某科技兴趣小组以小麦幼叶为实验对象,研究 SO2 对植物的危害。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反应可产生SO2气体,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该小组从实验室取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75%硫酸溶液 100克,含硫酸多少克?
(2)该小组若向制取 0.64g 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亚硫酸钠多少克?(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在实验中,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________。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
⑤种植夹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植物
9.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4)图2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0.(2018九上·萧山期中)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开展“五水共治,美我杭城”的活动,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五一假期到农村进行了水质污染调查,调查时发现一些池溏底部经常冒出一些气泡。为了弄清这种气体的成分,他们决定开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
(1)他们用随身携带的饮料瓶按照下图甲设计的方法收集了一瓶气体,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
(2)为了方便地取用瓶中的气体,可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因此他们在饮料瓶(如图乙)上接一个注水装置。在图丙A,B,C在个注水装置中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
(3)查阅资料可知,这种气体是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将这种气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各步骤中反应或吸收均完全),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仅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该气体中一定有的是________。
(4)“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哪些行为与“五水共治”活动相违背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或焚烧
B.洗手时尽量把水龙头开大一点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活动
D.禁止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
(5)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
二、提升训练
1.(2019九上·上城期末)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
规律,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彼此间均能一步实现转化 B.实现①转化,可加入碳酸溶液
C.实现④转化,只能加稀盐酸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熟石灰
2.(2019·宁波模拟)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实验如下: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由气体B可确定粉末A中含有CaCO3,由沉淀的质量可确定其质量为w/4
B.A中钙元素的质量与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C.A中CaO的质量分数为0.500
D.A中CaO的质量为0.58w
3、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纯碱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4.(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测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x%。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取a克样品分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分析正确的是( )
①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②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大
③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x偏小
④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x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低碳”的含义是 。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2017七下·宁海期中)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纯净的D气体能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空格内。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7.(2019九上·慈溪期末)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A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选填“酸”或“碱”)
(2)E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8.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 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9.(2019·吴兴模拟)资料信息:超氧化钾(KO2)固体与HCl、H2O、CO2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有O2产生;CO2不能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但HCl能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宇宙飞船中可用KO2。
固体与人呼出的CO2,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CO2与KO2固体能反应产生氧气。某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________作CO2发生装置;
(2)D装置的足量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________;
(3)据资料知,水与水蒸气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于是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确认是CO2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改进方法是________;
(4)为了除去O2中可能剩余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________溶液
10.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那么金属钠是否也能与CO2发生类似的反应?于是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猜想】金属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是什么?是否与镁有所不同,同学们分析后认为
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I.氧化钠、碳;II.碳酸钠、碳;III.……。
【验证】为验证产物,开展了如下实验:
【结论】分析上述验证实验可知: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_。
【反思】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碳
2
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I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
3
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加入CuCl2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K2S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课后作业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