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考点04 显微镜(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4 显微镜(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移片问题,成像问题,光线路线,污点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提取安放→转动转换器→调节光线→安放玻片→调焦观察→移动玻片→观察玻片→复原放回。
对光和观察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1)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光线,选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并用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特别提醒:
a.不能用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b.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当外界光源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光源强时,用平面反光镜。
c.对光一定要使低倍物镜、目镜、通光孔和光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2)观察
①安放玻片(安放时不可硬掀压片夹),使标本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观察,首先双眼注视物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接近装片(严防镜头接触玻片,以免压碎玻片,划伤镜头),然后左眼看目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通过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移动玻片,将需要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特别提醒:
a.一定要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后才能换用高倍物镜。
b.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三.显微镜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大,细胞个体大,数目少,视野暗;放大倍数小,细胞个体小,数目多,视野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移片问题:偏哪儿往哪儿移动;(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5.成像问题:将试卷转180°即可;
6.光线路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载玻片→物镜→镜筒→目镜;
7.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不透光的材料是看不到内部结构的。(例如头发)
8.污点来源:目镜、物镜、载玻片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其中决定物像放大倍数的结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物镜、④是反光镜,解答即可。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所以决定物像放大倍数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
故选:B。
2.在使用显微镜时,你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目镜污点都不动,那么污点在( )
A.物镜B.装片C.目镜D.反光镜
【分析】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移动装片、目镜污点都不动,那么污点在物镜上。
故选:A。
3.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 )
A.FB.C.D.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字母“F”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
故选:C。
4.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才能将物像调至视野的正中央( )
A.向正上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
C.向右下方移动D.向正下方移动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解答】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应该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往右下方调至视野正中央。故B正确。
故选:B。
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影像。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解答即可。
【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如果要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把,首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再次,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下列三个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丙→甲→乙。
故选:C。
6.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实物倒像
B.对光时,光线太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C.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D.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解: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物像比实物大的多,A正确;
B、对光时,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C错误;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正确。
故选:C。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5×、物镜10×D.目镜12.5×、物镜40×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数目越少。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50倍,D选项放大500倍,只有D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故选:D。
8.某同学用目镜是5×,物镜是1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他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B.20倍C.50倍D.100倍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用目镜是5×,物镜是1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他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5×10=50(倍)。
故选:C。
9.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的光线较弱,应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若光线较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A错误。
B、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B正确。
C、在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
D、应该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10.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b”,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
A.bB.pC.qD.d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字母“b”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所以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b”,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q”。
故选:C。
11.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C.光线暗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分析】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A错误;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镜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B正确;
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光线太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C正确;
D、普通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D正确。
故选:A。
1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模糊不清晰应调节( )
A.转换器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遮光器
【分析】显微镜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转动粗准焦螺旋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当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不清晰时,此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故选:C。
13.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比较弱时应换用凹面镜
B.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
C.大幅度下降镜筒时应注视目镜
D.物像模糊变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A正确;
B、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B正确;
C、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下降镜筒时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错误;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
故选:C。
1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个体最大的显微镜是( )
A.AB.BC.CD.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8=4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45=900(倍);
显微镜视野中细胞个体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四台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D、90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个体最大的显微镜是D。
故选:D。
15.如图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图乙是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下列操作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
A.先转动转换器,再移动装片,最后调节物像清晰度
B.不需要调换目镜,只需转动转换器将物镜镜头由③换成④
C.第一步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图乙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D.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模糊,此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分析】1、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
2、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解答】解:A、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操作步骤应该是:通过移动装片先把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物像清晰度,A错误。
B、物镜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所以需转动转换器将物镜镜头由④低倍物镜换成③高倍物镜,B错误。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目标细胞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目标细胞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正确。
D、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模糊,此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选择凹面镜),D错误。
故选:C。
16.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分析】在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解答】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很明显的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故A错误。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在更换高倍物镜。故B正确。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暗,所以应该换用大光圈。故C错误。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清晰。故D错误。
故选:B。
17.小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字母“b”,他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是( )
A.pB.dC.bD.q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小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字母“b”,他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是“q”。
故选:D。
18.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镜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变短
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C.若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A、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镜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变短,A正确;
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错误;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光线太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D错误.
故选:A。
19.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图1中物镜甲、乙组合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图2是观察过程中看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置装片时,标本应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观察时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C.与甲的组合比,乙的组合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
D.若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
【分析】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图可知:甲是低倍物镜、乙是高倍物镜,解答即可。
【解答】解:A、放置装片时,标本应正对通光孔的中心,A正确;
B、观察时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观察,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甲是低倍物镜、乙是高倍物镜,所以与甲的组合比,乙的组合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少,C错误;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将图2中的细胞(位于视野右下方)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D正确.
故选:C。
2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视野如图,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的是( )
A.B.C.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解:A、;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图示细胞模糊,因此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A符合题意;
B、图示中出现黑色且边缘整齐的圆圈,可判断是气泡,是盖盖玻片不规范导致,可移动玻片标本将气泡移视野外,找没有气泡的部位观察,B不符合题意;
C、图示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需要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进行观察,C不符合题意;
D、图示标本的细胞有重叠,说明标本未被展平,需要用镊子将标本展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解答题(共2小题)
21.请根据以下显微镜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中括号内填序号):
(1)在对光过程中,让 低倍物镜 (填“高倍物镜”或“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然后调整[ 3 ] 反光镜 直至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观察,看清物象后,可以再略微转动[ 5 ] 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在观察过程中,甲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字母“p”则载物台上所放透明纸上的字母是 d 。
(4)甲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所用的显微镜倍数为“目镜5×”,“物镜20×”,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100 倍。
(5)如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2个目镜和2个物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视野亮度最亮,应选用的一对镜头组合是 乙、丁 。
【分析】图1示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物镜;3反光镜;4粗准焦螺旋;5细准焦螺旋。
图2:甲乙无螺纹是目镜;丙丁有螺纹是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首先要使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使用高倍镜观察,因此对光时要先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然后调整3反光镜,反射光线射入镜筒,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好光了。
(2)5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3)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字母“d”旋转180度后观察是“p”,因此甲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字母“p”则载物台上所放透明纸上的字母是“d”。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倍数为“目镜5×”,“物镜20×”,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20=100(倍)。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视野亮度最亮,应选用的一对镜头组合是放大倍数最小的长目镜乙和短物镜丁。
故答案为:(1)低倍物镜;3反光镜。
(2)5细准焦螺旋。
(3)d。
(4)100。
(5)乙、丁。
22.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学习中常用仪器之一。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CEADB (按字母顺序排列)。
A.放置玻片标本
B.收放
C.取镜安放
D.观察
E.对光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①]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
(3)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右下 方移动。
(4)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如若要求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16✕和40✕ 。
【分析】由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遮光器、⑦反光镜;如果物像在视野中有偏移,移动玻片遵循“偏哪移哪”的原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由图可知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为16×40,最小为5×10。
【解答】解:(1)显微镜正确的操作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观察、收镜和整理,故正确的排序为CEADB。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3mm为止。因为粗准焦螺旋下降时,下降幅度比较大。
(3)如果物像在视野中有偏移,移动玻片遵循“偏哪移哪”的原则;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若要求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说明此时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16✕和40✕。
故答案为:
(1)CEADB。
(2)粗准焦螺旋。
(3)右下。
(4)16✕和40✕。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5×
10×
15×
20×
物镜
8×
40×
10×
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40 健康地生活(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23 血管(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22 血液(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0~5,8×1012~4,0×1012/L),女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