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1 次下载
-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1 次下载
-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微项目探秘膨松剂__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1 次下载
-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1 次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3课时学案
展开1.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掌握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3.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eq \a\vs4\al(物质的量浓度)
下表是小艾同学体检项目的部分指标
[问题探讨]
(1)你知道上述体检报告单位一栏“ml·L-1”的含义是什么吗?
提示:ml·L-1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指1 L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由体检报告中第15项可知,小艾同学“钙”含量为2.43×10-3 ml·L-1,则2 L所检溶液中含Ca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2.43×10-3 ml·L-1×2 L=4.86×10-3 ml。
(3)由体检报告中第13项可知,钠离子浓度为0.140 ml·L-1,从100 mL 0.140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 L 0.140 ml·L-1的NaC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是多少?
提示:Na+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40 ml·L-1;1 L0.140 ml·L-1 NaCl溶液中,n(NaCl)=0.14 ml,m(NaCl)=0.14 ml×58.5 g·ml-1=8.19 g。
(4)将58.5 g氯化钠溶解到1 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l·L-1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1 L是水(溶剂)的体积而不是溶液的体积,故所得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
物质的量浓度
[名师点拨]
(1)B表示溶液中的任意溶质,可以是分子、离子等。
(2)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如给出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时,要换算成物质的量。
(3)V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或“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
V=eq \f(m气体或固体+m溶剂,ρ),V的单位为升(L)。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其浓度不因所取溶液体积的不同而变化。
(5)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此时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如CaO溶于水后生成了Ca(OH)2,则Ca(OH)2为该溶液的溶质。
1.某同学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0.005 9 ml·L-1。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 B.物质的量浓度(c)
C.质量分数(w)D.摩尔质量(M)
解析:选B 葡萄糖为0.005 9 ml·L-1,涉及单位为ml·L-1,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而质量分数无单位,溶解度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l-1,故选B。
2.从2 L 1 m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有关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1
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
C.含4 g NaOH
D.含0.1 ml NaOH
解析:选A 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n(NaOH)=0.1 L×1 ml·L-1=0.1 ml,m(NaOH)=0.1 ml×40 g·ml-1=4 g。
3.下列关于1 ml·L-1 Na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1 ml Na2SO4
B.1 ml Na2SO4溶于1 L水中
C.可与1 ml·L-1 BaCl2溶液完全反应
D.1 L溶液中含142 g Na2SO4
解析:选D 该溶液体积未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1 ml Na2SO4,A错误;1 ml Na2SO4溶于1 L水中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 L,其浓度不是1 ml·L-1,B错误;溶液体积未知,1 ml·L-1Na2SO4溶液不一定能与1 ml·L-1 BaCl2溶液完全反应,C错误;1 L该溶液中含有1 ml Na2SO4,其质量是142 g,D正确。
eq \a\vs4\al(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容量瓶
(1)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
(2)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检查方法:加水→塞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水→正立→旋塞180°→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问题探讨]
(1)实验室需要200 mL 0.1 ml·L-1的NaCl溶液,配制时应选择什么规格的容量瓶?
提示:250 mL的容量瓶。实验室里没有200 mL容量瓶,故应选择250 mL容量瓶。
(2)能否将固体或液体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提示:不能;因为物质溶解时会有热量的变化,会造成溶液体积有误差,配制的浓度不准确。
(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如实验室需用480 mL 0.1 m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且计算时按500 mL计算需用NaOH固体的量而不是按480 mL计算。
(2)使用容量瓶要注意“五不”: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
[问题探讨]
(1)在上图操作中,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玻璃棒的下端为什么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
提示: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以防止溶液外洒而造成损失。如果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附着的液体不能及时流下,定容后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所以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提示:因为移液后的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沾有少量的溶质,必须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
提示:容量瓶上标有的容积是指室温下的容积,若溶液的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而造成实验误差。
(4)定容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是否可用胶头滴管将超过了刻度线的液体吸出?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应如何处理?能否补加溶质?
提示:均不可以。因超过了刻度线的液体不是多加入的蒸馏水,而是含有溶质的溶液,用胶头滴管将其吸出,溶质会减少,也无其他方法进行弥补处理,实验失败,只能重新配制;因为洒落在容量瓶外的溶质的量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补加溶质,只能重新配制。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和仪器
(2)配制示例——配制100 mL 1.00 ml·L-1 NaCl溶液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注:表格中“—”表示对n或V无影响。
(1)误差分析的方法
在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时,要根据cB=eq \f(nB,V)=eq \f(mB,MBV)来分析,其中MB(溶质的摩尔质量)为定值,因此:①V不变,凡是使mB或nB增大的操作,均使cB偏大;凡是使mB或nB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小。②nB或mB不变,凡是使V增大的操作,均使cB偏小;凡是使V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大。
(2)注意事项
①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应洗净容量瓶,重配。
②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
③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D.任意规格,111.2 g
解析:选C 实验室没有950 mL规格的容量瓶,应用1 0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需要n(NaCl)=1 L×2 ml·L-1=2 ml,m(NaCl)=2 ml×58.5 g=117 g。
2.配制100 mL 1.0 ml·L-1 NaOH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时,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
B.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规格相同的滤纸,将NaOH放在滤纸上称量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D.把称取的NaOH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转移至容量瓶中
解析:选B 配制100 mL溶液,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故A正确;氢氧化钠为腐蚀品,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B错误;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故应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故D正确。
3.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倒转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1)实验室没有240 mL规格的容量瓶,应配制250 mL 1.0 ml·L-1的NaOH溶液,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则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结合操作方法可知,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结合“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物体的质量+游码的读数”可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 g-2.6 g=27.4 g;配制250 mL 1.0 ml·L-1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1.0 ml·L-1×0.25 L×40 g·ml-1=10.0 g;(3)容量瓶带有瓶塞,配制过程中需要摇匀,则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减少,浓度偏低;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溶质减少,浓度偏低;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体积和溶质质量,浓度不变;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高;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偏低;故选④⑤。
答案:(1)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27.4 10.0 (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④⑤
eq \a\vs4\al(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根据定义式计算
2.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已知通入1 L水中的某气体体积为V L(标准状况),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溶液的体积V(溶液)=eq \f(m溶液,ρ溶液)=eq \f(\f(MV,22.4)+1 000,1 000ρ) L=eq \f(MV+22 400,22 400ρ) L,c=eq \f(n,V溶液)=eq \f(\f(V,22.4),\f(MV+22 400,22 400ρ)) ml·L-1=eq \f(1 000ρV,22 400+MV) ml·L-1。
3.有关溶液混合或稀释的计算
(1)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
即c1V1+c2 V2=c(混)·V(混)。无特别说明时,V(混)≠V1+V2,V(混)=eq \f(m混,ρ混);不考虑体积变化时,V(混)=V1+V2。
(2)将浓溶液加水稀释时,稀释前与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c(浓)·V(浓)=c(稀)·V(稀)。
4.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某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w,体积为V L,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l-1,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推导过程:
c=eq \f(\f(1 000ρVw,M),V) ml·L-1=eq \f(1 000ρw,M) ml·L-1。
5.利用溶解度来计算
已知饱和溶液的密度(ρ)及溶质的溶解度(S),求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c=eq \f(1 000ρw,M)及w=eq \f(S,100+S),可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eq \f(1 000ρS,M100+S)。
1.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外观:合格
密度:约为1.18 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
符合GB62289
A.3 ml·L-1 B.8.4 ml·L-1
C.11.8 ml·L-1D.0.5 ml·L-1
解析:选C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eq \f(1 000ρw,M)=eq \f(1 000×1.18×36.5%,36.5) ml·L-1=11.8 ml·L-1。
2.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eq \f(w,1-w)×100 g
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数值(c)为eq \f(25m,V)
C.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数值(c)为25dw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eq \f(c,25d)%
解析:选D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100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w g,溶剂的质量为(100-100w)g,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S=eq \f(100w,100-100w)×100 g=eq \f(w,1-w)×100 g,故A正确;根据定义可知,c=eq \f(n,V)=eq \f(\f(m g,40 g·ml-1),V×10-3 L),所以c=eq \f(25m,V)ml·L-1,故B正确;根据定义可知,c=eq \f(n,V),n=eq \f(m,M),m=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所以c=eq \f(n,V)=eq \f(\f(V mL×d g·mL-1×w,40 g·ml-1),V×10-3 L)=25dw ml·L-1,故C正确;根据定义可知w=eq \f(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摩尔质量,所以w=eq \f(c ml·L-1×V×10-3 L×40 g·ml-1,V mL×d g·mL-1)×100%=eq \f(4c,d)%,故D错误。
3.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 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在1 000 g水中需溶解________ml 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解析:(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20.0 g+30.0 g=50.0 g,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20.0 g×14%+30.0 g×24%=10.0 g,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eq \f(10.0 g,50.0 g)×100%=20%。(2)c=eq \f(1 000ρw,M)=eq \f(1 000 mL·L-1×1.15 g·cm-3×20%,101 g·ml-1)≈2.28 ml·L-1;(3)设需要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ml,则硝酸钾的质量为101x g,根据(1)中计算可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则w=20%=eq \f(m溶质,m溶液)=eq \f(101x g,1 000 g+101x g)×100%,解得x≈2.48。
答案:(1)20% (2)2.28 ml·L-1 (3)2.48
eq \a\vs4\al(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 H2 + Cl2 eq \(=====,\s\up7(点燃)) 2HCl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 1 ∶ 1 ∶ 2
分子个数比为 1(NA) ∶ 1(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为 1 ml ∶ 1 ml ∶ 2 ml
所以,对于该反应来说,可以理解为1 ml H2和1 ml Cl2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ml HCl。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g表示气体)
aA(g)+bB(g)===cC(g)+dD(g)
eq \a\vs4\al(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 a ∶ b ∶ c ∶ d
质量之比为 aMA ∶ bMB ∶ cMC ∶ dMD
气体体积之比为 a ∶ b ∶ c ∶ d
不同物质的相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可以按上述比例进行。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物理量单位不一致,只要做到两个物理量的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例如:
MnO2+4HCl(浓)eq \(=====,\s\up7(△))MnCl2+2H2O+Cl2↑
87 g 4 ml 22.4 L
x g y ml z L
比例关系:eq \f(87 g,x g)=eq \f(4 ml,y ml)=eq \f(22.4 L,z L)。
3.计算步骤
4.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关系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得到。但对于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利用“关系式”更为简便。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式、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化学方程式中提炼出某些关系式。如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式:4HCl~Cl2。
②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如在Na与H2O或酸的反应中,可得如下关系式:2Na~H2。
(2)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方法。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3)过量问题的计算
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按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中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解此类题应当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去求解。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
③根据不足量的物质求解。
(4)守恒法
常用的守恒法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1.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计算产生H2的量,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
A.Zn+2HCl===ZnCl2+H2↑
1 ml 1 ml
3.25 g m(H2)
B.Zn+2HCl===ZnCl2+H2↑
65 g 1 L
3.25 g V(H2)
C.Zn+2HCl===ZnCl2+H2↑
1 ml 22.4 L
3.25 ml V(H2)
D.Zn+2HCl===ZnCl2+H2↑
65 g 22.4 L
3.25 g V(H2)
解析:选D 列比例式应遵循“上下单位一致,左右计量相当”的原则,A、C不正确,B项中65 g Zn对应H2的体积不是1 L。
2.当15.6 g Na2O2完全与CO2作用后,生成的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
A.2.24 L B.4.48 L
C.11.2 LD.22.4 L
解析:选A 15.6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eq \f(15.6 g,78 g·ml-1)=0.2 ml,
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知,
0.2 ml 0.1 ml
生成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0.1 ml×22.4 L·ml-1=2.24 L。
3.1.15 g金属钠与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解析: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V,物质的量浓度为c。
2Na+2H2O===2NaOH+H2↑
2×23 g 2 ml 22.4 L
1.15 g 0.1 L×c V
V=eq \f(22.4 L×1.15 g,2×23 g)=0.56 L,
c=eq \f(2 ml×1.15 g,2×23 g×0.1 L)=0.5 ml·L-1。
答案:(1)0.56 L (2)0.5 ml·L-1
4.将13.0 g锌投入4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13.0 g锌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1)13.0 g Zn的物质的量为eq \f(13.0 g,65 g·ml-1)=0.2 ml;(2)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由此可知,n(H2)=n(Zn)=0.2 ml,V(H2)=0.2 ml×22.4 L·ml-1=4.48 L;(3)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n(ZnCl2)=n(Zn)=0.2 ml,其质量为0.2 ml×136 g·ml-1=27.2 g。
答案:(1)0.2 ml (2)4.48 L (3)27.2 g
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标准状况下,a L氢气在b L氯气(过量)中完全燃烧,所得气体混合物用100 mL 3.00 m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的体积b=________ 。
(2)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g,将其中的氮全部变为氨气用盐酸吸收(已知NH3+HCl===NH4Cl),消耗浓度为c m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样品的纯度为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2和KO2有下列反应:
4KO2+2CO2===2K2CO3+3O2
4KO2+4CO2+2H2O===4KHCO3+3O2
若9 ml CO2在密闭容器内和KO2反应后生成9 ml O2,则反应前密闭容器内H2O的物质的量应该是________ml。
解析:(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eq \(=====,\s\up7(点燃))2HCl;100 mL 3.00 ml·L-1的NaOH溶液中n(NaOH)=0.1 L×3.00 ml·L-1=0.3 ml,气体混合物与NaOH反应:HCl+NaOH===NaCl+H2O,Cl2+2NaOH===NaCl+NaClO+H2O,根据原子守恒知n(Cl)=n(Na),则氯气的物质的量=0.3 ml×eq \f(1,2)=0.15 m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5 ml×22.4 L·ml-1=3.36 L;(2)滴定过程中消耗浓度为c ml·L-1的盐酸V mL,则n(HCl)=0.001cV ml,结合反应NH3+HCl===NH4Cl可知,n(N)=n(NH4Cl)=n(C2H5NO2)=n(HCl),则m(N)=0.001cV ml×14 g·ml-1=0.014cV g,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eq \f(0.014cV g,m g)×100%=eq \f(1.4cV,m)%,m(C2H5NO2)=0.001cV ml×75 g·ml-1=0.075cV g,则样品的纯度为eq \f(0.075cV g,m g)×100%=eq \f(7.5cV,m)%;(3)设反应前密闭容器内H2O的物质的量为n,
4KO2+4CO2+2H2O===4KHCO3+3O2
4 2 3
2n n 1.5n
4KO2+2CO2===2K2CO3+3O2
2 3
9-2n 1.5(9-2n)
生成9 ml氧气,所以有1.5n+1.5(9-2n)=9 ml,解得:n=3 ml,即反应前密闭容器内H2O的物质的量为3 ml。
答案:(1)H2+Cl2eq \(=====,\s\up7(点燃))2HCl 3.36 (2)eq \f(1.4cV,m) eq \f(7.5cV,m) (3)3
[分级训练·课课过关]
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
B.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l·L-1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至溶液体积为250 mL
解析:选D 根据公式c=eq \f(n,V),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A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B项,22.4 L HCl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l;C项,浓盐酸与水混合后,溶液体积不是10 L;D项,n(NaOH)=0.25 ml,V[NaOH(aq)]=0.25 L,c(NaOH)=eq \f(nNaOH,V[NaOHaq])=eq \f(0.25 ml,0.25 L)=1 ml·L-1。
2.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容量瓶是精确配制一定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精确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或长期贮存溶液。综上所述,A项正确。
3.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56 g Fe3+,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7.5 ml·L-1B.5 ml·L-1
C.10 ml·L-1D.2.5 ml·L-1
解析:选A 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56 g Fe3+,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1 ml,根据硫酸铁的化学式可知,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为1.5 ml,则c(SOeq \\al(2-,4))=eq \f(1.5 ml,0.2 L)=7.5 ml·L-1。
4.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组成的植物营养液。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为0.6 ml KCl、0.4 ml K2SO4、0.2 ml ZnSO4和1 L H2O。若以KCl、K2SO4、ZnCl2和1 L H2O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三种溶质的物质的量各是( )
A.0.2 ml、0.2 ml、0.6 ml
B.0.4 ml、0.6 ml、0.2 ml
C.0.2 ml、0.6 ml、0.2 ml
D.0.2 ml、0.6 ml、0.4 ml
解析:选C 0.6 ml KCl、0.4 ml K2SO4、0.2 ml ZnSO4中:n(K+)=0.6 ml+0.4 ml×2=1.4 ml;n(Zn2+)=0.2 ml;n(Cl-)=0.6 ml;n(SOeq \\al(2-,4))=0.4 ml+0.2 ml=0.6 ml;则需n(K2SO4)=0.6 ml;n(ZnCl2)=0.2 ml;n(KCl)=1.4 ml-2×0.6 ml=0.2 ml。
5.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eq \\al(2-,4) 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l·L-1,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是1 ml·L-1
C.在K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如果Na+和SOeq \\al(2-,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250 g胆矾溶于水得到1 L溶液,所得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
解析:选D 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错误;B项,没有指明标准状况,22.4 L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l,错误;C项,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Na+和SOeq \\al(2-,4)的物质的量相等时,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不相等,错误;D项,250 g胆矾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1 ml,所以所得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正确。
6.下图为实验室某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eq \x(\a\al(氢氧化钠溶液,分子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40,密度:1.2 g·cm-3,质量分数:20%))
(1)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l·L-1。
(2)现在要配制该浓度的NaOH溶液100 mL,需称量________ g固体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如下:
(3)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顺序排列(不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A、B、E、F都用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5)下列操作对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________;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
解析:(1)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eq \f(1 000 ρwNaOH,MNaOH)=eq \f(1 000 mL·L-1×1.2 g·cm-3×20%,40 g·ml-1)=6 ml·L-1。
(2)现在要配制该浓度的NaOH溶液100 mL,需称量6 ml·L-1×0.1 L×40 g·ml-1=24.0 g固体氢氧化钠。
(3)配制溶液时,首先溶解溶质,再转移溶液、洗涤,之后是定容、摇匀,所以上述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CBDFAE。
(4)上述实验步骤A、B、E、F都用到的仪器名称为100 mL容量瓶。
(5)①溶液被稀释,浓度偏低;②对浓度无影响;③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1)6 (2)24.0 (3)CBDFAE (4)100 mL容量瓶 (5)①偏低 ②无影响 ③偏高
序号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2
*钾
K
4.1×10-3
ml·L-1
3.5~5.5
13
*钠
Na
140×10-3
ml·L-1
135~145
14
*氯
Cl
103×10-3
ml·L-1
96~111
15
*钙
Ca
2.43×10-3
ml·L-1
2.13~2.70
16
胱抑素C
CysC
0.78
ml·L-1
0.59~1.03
17
*肌酐(酶法)
Cr(E)
71×10-6
ml·L-1
59~104
18
*尿素
Urea
4.18×10-3
ml·L-1
2.78~7.14
19
*葡萄糖
Glu
5.1×10-3
ml·L-1
3.9~6.1
20
*尿酸
UA
310×10-6
ml·L-1
210~416
21
*无机磷
P
1.19×10-3
ml·L-1
0.81~1.45
22
*总胆固醇
TC
4.65×10-3
ml·L-1
2.85~5.70
23
*甘油三酯
TG
1.50×10-3
ml·L-1
0.45~1.70
24
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
HDLC
1.08×10-3
ml·L-1
0.93~1.81
操作步骤
引起误差的原因
对结果的影响
n
V
c
称量
物质、砝码位置颠倒且需要使用游码
偏小
—
偏低
称量NaOH时使用滤纸
偏小
—
偏低
量取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
偏大
—
偏高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
偏小
—
偏低
将量取浓溶液所用的量筒洗涤,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大
—
偏高
溶解
不慎将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偏小
—
偏低
冷却、
转移
未冷却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
—
偏小
偏高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
—
无影响
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
偏小
—
偏低
洗涤
未洗涤或只洗涤了1次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
偏低
定容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偏大
偏低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偏小
偏高
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
偏小
—
偏低
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偏大
偏低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及答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