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用药与急救 同步练习2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147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2 用药与急救 同步练习2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147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
A. 赶紧送往医院B. 止血带近心端捆扎
C. 指压法远心端压住D. 消毒后纱布包扎
【答案】C
【解析】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是静脉出血。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
2. 小静一家三口都很健康,她准备暑假和父母一起外出旅行。小静想准备一个旅行小药箱,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药物不是必需的( )
A. 感冒胶囊B. 风油精
C. 碘伏D. 速效救心丸
【答案】D
【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不能按照自己经验吃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感冒是常见病,感冒胶囊可以治疗感冒;外出旅行,难免磕磕碰碰,若不小心出现轻微擦伤,可涂抹碘伏消毒;速效救心丸能用于急救心脏病,小静一家人都很健康,不需要准备这种药物。
3. 下列各项评价健康的指标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的是( )
A. 我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很舒服B. 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C. 我至少有一种爱好或特长D. 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答案】B
【解析】我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很舒服,指的是身体健康,不是心理健康,A错误;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说明心理健康、阳光,是社会适应状态,B正确;至少有一种爱好和特长,指的是心理健康,不是社会适应状态,C错误;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是身体上的健康的表现,不是社会适应状态,D错误。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肺活量是拼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B. 高血压、脑出血和冠心病都属于常见的 心脏和血管疾病
C. 一旦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
D.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呼吸道伸展舒畅.其次要不断向患者口中吹气
【答案】D
【解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A正确;心血管疾病指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B正确;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C正确;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不能不断向患者口中吹气,D错误。
5. 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口对口吹气法的具体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答案】C
【解析】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解衣领、松腰带;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③清除口鼻内污物,确保呼吸道畅通。然后再进行②口对口人工呼吸,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故C符合题意。
6. 人工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有关人工呼吸的描述不妥的是
A. 连续地口对口吹气B. 用手捏住病人的鼻孔
C. 吹气频率和呼吸频率相似D. 深吸气后再吹气
【答案】A
【解析】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施救中注意不要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
7. 某人到药店购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而拒售。你认为欲购药品属于( )
A. 中药 B. 西药
C. 处方药 D. 非处方药
【答案】C
【解析】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据题干中的分析,该药应属于处方药。
8. 下列关于“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要领,错误的一项是( )
A. 挤压时,救护者要站在病人的左侧
B. 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
C. 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5厘米,然后放松
D. 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心脏挤压,反复地进行
【答案】D
【解析】救护者站在患者的左侧,正常人的心脏在胸部中央稍偏左,有利于用右手做胸外心脏挤压,故A正确;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符合“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有利于引起患者的心脏跳动,故B正确;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病人的胸骨下端,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故C正确;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所以每做1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 连线题
【答案】(1)---b----A (2)----c-----C (3)----a-----B
【解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10. 2015年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派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据此分析回答:
(1)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位置应是________约1/3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________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________随着吹气而起伏.
(2)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A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________.
(3)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________产生抵抗伤风杆菌的________,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答案】 (1). 胸骨下段 (2). 呼吸道 (3). 胸廓 (4). AB (5). 切断传播途径 (6). 淋巴细胞 (7). 抗体
【解析】(1)胸外复苏的方法是以食指、中指沿病人肋缘向中间滑动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另一只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再将定位手重叠上去,手指交叉起来,手指离开胸壁;手肘与手臂挺直,肩部位置于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让病人胸壁自然上升,不要移动双手。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要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方法是捏紧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气,一次吹气完毕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律与正常呼吸的次数一致。因此,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是胸骨下端约1/3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
(2)人体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入同型血。因此,某人因外伤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A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AB。
(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因此,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强和细化了北京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防控措施,加大来自疫情发生国家航班检疫查验力度。这是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道防线是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灭病菌的作用,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脾脏等,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具有选择性,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优秀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课后作业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