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一)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708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一)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708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一)练习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708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册生物人教新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试卷同步训练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一)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一)练习题,共15页。
综合质量评估(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B.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孟德尔在豌豆花成熟前进行去雄、套袋,再进行授粉、套袋,从而实现亲本的杂交
D.豌豆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是孟德尔成功的部分
原因
解析:孟德尔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如高茎和矮茎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子二代中高茎∶矮茎为什么是3∶1),A项正确;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项错误;为了避免自身花粉的干扰,孟德尔在豌豆花成熟前进行去雄、套袋,再进行授粉、套袋,从而实现亲本的杂交,C项正确;豌豆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是孟德尔成功的部分原因,另外还有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等,D项正确。
答案:B
2.下列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上的基因
B.T2噬菌体DNA上的基因
C.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A项错误;T2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B项错误;细胞质遗传,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C项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其遗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项正确。
答案:D
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为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yyRR)
B.F1产生雌雄各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C.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F1测交产生的子代全部为杂合子且比例为1∶1∶1∶1
解析: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为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A项错误;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类型,YR∶Yr∶yR∶yr=1∶1∶1∶1,B项正确;自由组合是指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项错误;F1测交即YyRr×yyrr,产生的子代为YyRr、Yyrr、yyRr、yyrr,比例为1∶1∶1∶1,其中yyrr为纯合子,D项错误。
答案:B
4.狗的毛色中褐色(B)对黑色(b)显性;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含有B、b基因的狗均表现为白色,i不影响B、b的表达。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理论上杂合褐色和黑色个体之比为( )
A.8∶1 B.2∶1
C.15∶1 D.3∶1
解析:基因型为bbii的黑色狗和基因型为BBII的白色狗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Ii,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I_∶bbI_∶B_ii∶bbii=9∶3∶3∶1,其中B_ii表现为褐色,bbii表现为黑色,杂合褐色和黑色个体之比为Bbii∶bbii=2∶1。
答案:B
5.在一个双链DNA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DNA中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②正确;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双链DNA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的所有磷酸均可与两个核糖相连
B.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种类决定
C.DNA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D.DNA的两条链均作为复制时的模板
解析: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项错误;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B项错误;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因此DNA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能同时发挥作用,C项错误;DNA复制时,其两条链均作为复制的模板,D项正确。
答案:D
7.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A.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解析:图中染色体上只画出了部分基因,还有没画出来的基因,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每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项正确;控制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C项错误;因为基因存在显隐性,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是不表现的,D项错误。
答案:B
8.某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男性患者不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病发病率男女相当
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C.男性患者的双亲均表现为正常
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解析:该病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A项错误;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B项错误;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男性患者不育,患病男子的父亲不可能是患者且女性中只有携带者,没有患者,所以男性患者的双亲均表现为正常,C项正确;男性患者不育,不可能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答案:C
9.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 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
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
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于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
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答案:B
10.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只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数
C.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会引起猫叫综合征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项正确;单倍体是由本物种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数,B项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造成的,C项错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及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项正确。
答案:C
11.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
C.原癌基因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D.经常食用烟熏制品容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能够无限增殖,A项正确;癌变前细胞一般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癌变后细胞一般变为球形,B项正确;抑癌基因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C项错误;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品容易导致细胞的癌变,D项正确。
答案:C
12.在进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时,最好选择的疾病是( )
A.21三体综合征
B.艾滋病
C.原发性高血压
D.红绿色盲
解析: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艾滋病为传染病,原发性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这三种疾病不符合题意;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符合题意。
答案:D
1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答案:D
14.果蝇体色的黄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野生颜色。在一个果蝇群体的样本中包括 1 021 只野生颜色雄蝇、997只野生颜色雌蝇和3只黄色雄蝇。该群体的基因库中黄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0.099% B.0.148%
C.0.586% D.无法计算
解析:由题意可知,果蝇体色的黄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由于野生颜色由显性基因控制,所以并不能确定997只野生颜色的雌蝇是纯合还是杂合,所以无法计算该群体的基因库中隐性基因(黄色基因)的频率。
答案:D
1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右上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由卵细胞提供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解析: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项正确;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主要含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尾部(主要含细胞质)留在外面,B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因此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C项错误;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项正确。
答案:C
1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B.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且可以准确复制
解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A项正确;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特异序列,B项错误;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其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的,C项正确;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且可以准确复制,D项正确。
答案:ACD
1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AA、Aa、aa的后代
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
解析:一对基因的遗传不涉及基因重组,A项错误;基因突变有普遍性和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由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C项正确;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项错误。
答案:BC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京巴犬、阿富汗猎犬、德国牧羊犬等犬类多样性反映了物种的多样性
B.同地新物种的形成可能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
C.基因突变会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并决定进化方向
D.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的进化
解析:京巴犬、阿富汗猎犬、德国牧羊犬等犬类属于同一物种,反映了遗传多样性,A项错误;同地新物种的形成可能会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B项正确;基因突变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C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只要基因频率改变,就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D项正确。
答案:BD
20.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两杂交组合后代中红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B.红花A、C的基因型不相同
C.两组实验均可判断出红花为显性性状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解析:杂交组合一中后代的基因型均为Rr,杂交组合二后代中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故两杂交组合后代中红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A项错误;红花A的基因型为RR,红花C、D的基因型为Rr,B项正确;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因此白花B的基因型为rr,C、D两项正确。
答案: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
(1)图中a过程叫 ,需要 、 、模板和酶等基本条件,该过程最可能发生的变异是 ,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该过程以②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⑤转运来的氨基酸的名称是 。
(3)c过程中,②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图中a过程叫DNA的复制,需要原料、能量、模板和酶等基本条件,该过程中有双链打开然后碱基发生互补配对的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所以最可能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其意义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c过程是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以②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根据⑤对应的密码子为UUC可知,转运来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3)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1)DNA的复制 原料 能量 基因突变 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核糖体 mRNA 苯丙氨酸
(3)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22.(7分)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下图表示等位基因A、a与等位基因B、b共同控制该植物花色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株群体中,红花植株有 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红花植株Q自交得F1,F1中红花∶白花=9∶7,则A、a和B、b的遗传遵循 定律,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
(3)若让上述红花植株Q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 ,测交后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2)根据题中信息,红花植株Q自交所得的F1中红花∶白花=9∶7,9∶7属于9∶3∶3∶1的变式,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花植株Q的基因型为AaBb,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aaB_∶aabb=3∶3∶1,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可得出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37。(3)让上述红花植株Q进行测交,即AaBb×aabb→红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1∶3。只考虑B和b基因,测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12×100%=25%。
答案:(1)4 AABB、AaBB、AaBb、AABb
(2)基因的自由组合 37
(3)1∶3 25%
23.(10分)在调查某地区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时发现,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儿子和一个正常女儿,女儿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并已怀孕。不考虑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遗传病是 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3)怀孕的女儿生出一个表型正常但携带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是 。若女儿体内的胎儿是男性,则 (填“需要”或“不需要”)产前对胎儿进行是否患病的检测。
解析:(1)由题干信息分析判断,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理由是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儿子,说明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并且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确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根据题意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见答案。(3)假设该病致病基因用h表示,结合(2)遗传系谱图,则3号基因型为XhY,故怀孕的女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HXh、12XHXH,其丈夫的基因型为XHY,则他们生出表型正常但携带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孩子(XHXh)的概率是12×14=18。若女儿体内的胎儿是男性,则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因为男性胎儿的母亲有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能导致男性胎儿患该病。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根据双亲正常,其所生儿子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可确定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2)如图
(3)18 需要
24.(11分)下图为地雀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存在生殖隔离的地雀类型是 。
(2)图Ⅱ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①据表分析,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判断依据是 。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为 。
②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种群甲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个。
(3)简述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2)①据表分析,甲种群的基因型种类比乙种群多,则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2+4×2+12+2×3+8+2×2)÷200×100%=30%。②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100×2×2×104×10-5=40(个)。(3)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原因是环境的变化及选择使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答案:(1)A与C或B与C
(2)①甲 甲种群的基因型种类比乙种群多 30% ②40
(3)岛上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C
25.(16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 ,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 。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 ,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1)甲 雌雄同株
(2)是 AAtsts 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
(3)不位于 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12 16
相关试卷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二)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综合质量评估(二)练习题,共18页。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同步测试题,共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同步训练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