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 考点02光现象(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12 次下载
- 考点03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12 次下载
- 考点04物态变化(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12 次下载
- 考点05内能(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14 次下载
- 考点06内能的利用(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16 次下载
考点01声现象(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考点01声现象(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回声,声音的特性,超声波和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声现象
考点总结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6.知道声的利用。
7.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点
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 。
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传播条件: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注意:(1)真空不能传声
(2)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传播过程:
空气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传播速度: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四、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动的。
3、音色: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七、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 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3、测量距离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细。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意的描述,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都是指对于音色的描述。
故选B。
2.(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听文物致敬百年风华。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红色印记 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是依据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详解】
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C。
3.(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答案】B
【详解】
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调、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响度、音调都有可能相同,但是音色一般不同。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D.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答案】C
【详解】
A.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部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胡琴和琵琶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面振动越快,但是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听众关闭手机,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1·山东莱芜·中考真题)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答案】A
【详解】
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1·青海·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答案】D
【详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故B错误;
C.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工作和学习,就成为是噪声,故C错误;
D.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7.(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答案】C
【详解】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则钟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不同,响度相同,如果用不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则发出声音的音调及响度都不同,但两种情况下,发出声音的音色一样,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C
【详解】
A.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C正确;
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9.(2021·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编钟与鼓、锣等乐器均属于打击乐器
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我们能分辨出编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答案】A
【详解】
A.编钟与鼓、锣等乐器都是以敲击的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属于打击乐器,故A正确;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错误;
D.我们能分辨出编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0.(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详解】
A.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敲鼓时,鼓发声,鼓面一定在振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
11.(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
C.“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 D.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
【答案】A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故B错误;
C.“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不同,故C错误;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的,故D错误。
故选A。
12.(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观看电视节目时,调节电视音量,改变了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答案】A
【详解】
调节电视音量时,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答案】A
【详解】
A.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A正确;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B错误;
C.由图知道,相同时间内,上图物体振动的次数比下图物体振动的多,即上面的频率高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故C错误;
D.自然灾害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产生次声波,利用次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就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故D错误。
故选A。
14.(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
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
【答案】B
【详解】
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答案】D
【详解】
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观众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0压强(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9力和运动(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