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2008-36.部分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注意:金属活动性在H以前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2008-33.部分(4)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注意: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改良酸性土壤加入熟石灰。2:处理硫酸厂的废水用熟石灰。3:治疗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物。4:蚊虫叮咬后涂碱性物质,减轻痛痒。
2008-23.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碱能与指示剂反应。
2: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008-37.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
2008-37.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
溶液先变浑浊,后有部分变浑浊的液体被压入C装置中
2009--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 中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A B
Ca(OH)2 (或氢氧化钙)
2009--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O2 + Ca(OH)2 = CaCO3↓ + H2O
验证CO2 与Ca(OH)2能发生反应
2009--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A B
关闭K时,B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的CO2气体体积远大于A中溶液的体积,说明CO2和NaOH反应
2008-21.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的方法是通入浓硫酸B.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 点燃混合气体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4:碱与某些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碱。
黄色溶液逐渐变浅,生成红褐色沉淀。
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生成蓝色沉淀。
2009-25.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2009-30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写出一种即),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四、常见酸碱的特殊性质和用途
2009-1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 B.石灰石 C.浓盐酸 D.浓硫酸
注意: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注意: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2009-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注意: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009-34.部分 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名为______________。
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O2、H2、CO等)的干燥剂。
2009-2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2008-32.部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20℃时,向 水中加入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 冰B. 浓硫酸C. 硝酸铵D. 干冰E. 氢氧化钠F. 氧化钙
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生石灰 熟石灰或消石灰
2008-13. 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C. 大理石 D. 澄清石灰水
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2、 酸性溶液的pH<7; 中性溶液的pH=7; 碱性溶液的pH>7。
1、 pH的范围是0-14
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pH值
2008-20.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pH值 ,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苹果汁 B. 蕃茄汁C. 玉米粥 D. 肥皂水
2009-33部分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氢前金属Mg、Al、Zn、Fe
+碳 CaCO3 酸 Na2CO3 盐NaHCO3
盐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非金属氧化物 CO2
Na2CO3 + H2O
(易溶水放大量热、强腐蚀性)
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 10.第十单元 酸和碱 PPT课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 10.第十单元 酸和碱 PPT课件+练习,文件包含第十单元酸和碱pptx、第十单元酸和碱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HCl,H2SO4,H2CO3,CH3COOH,NaOH,CaOH2,KOH,NH3H2O,浓硫酸,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pptx、指示剂变色mp4、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mp4、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并放热mp4、氢氧化钠潮解mp4、浓硫酸的腐蚀性mp4、浓硫酸稀释操作mp4、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mp4、试验溶液的导电性mp4、酸与指示剂反应mp4、酸与金属反应mp4、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mp4、酸的化学性质flv、酸碱指示剂的作用mp4等1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