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导学案
展开2.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的含义: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2.粮食安全的地位: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3.我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①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
②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
③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基本要求: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
(1)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目前总体呈减少趋势。
(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3.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的手段
(1)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①跨区调剂方向:以前是“南粮北调”,目前是“北粮南运”。
②目前的粮食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
(2)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3)建立粮食储备。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2.总体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面临的主要挑战
(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
(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4.主要对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1)耕地数量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2)耕地质量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以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小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
重点一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重点探究】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耕地少。
(2)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欠佳,污染和退化严重。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5)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原 因 | 表 现 | |
自然原因 | 耕地比重小 |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 |
耕地分布不均且水土配合差 | 耕地北多南少,水资源南多北少 | |
中、低产田比重大 |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 |
生态环境退化 | 水土流失、沙漠化等侵蚀耕地 | |
人为原因 | 人口数量大 | 人均耕地少 |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 耕地不断减少 | |
土地的高强度利用 | 耕地退化严重 | |
不合理灌溉和施用农药 | 耕地污染严重 |
【典例解析】
下图为我国2019年耕地与粮食生产关系图。横轴表示耕地的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粮食产量的累计百分比。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信息表明,2019年我国耕地、粮食生产状况是( )
A.高产田比重低,中低产田比重高
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阶梯
C.粮食生产与耕地分布高度一致
D.耕地分布集中,粮食生产分散
2.我国耕地与粮食生产形成图示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和城市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同
C.水土匹配较差的区域面积广
D.不同地区作物类型差异较大
【答案】1.A 2.C
【解析】1.注意关键词“图中信息表明”。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图为耕地与粮食产量的累计百分比的关系,图中无法表明耕地主要分布、粮食生产与耕地分布的关系等,故排除选项B、C、D;由图可知,耕地累计的60%,大约占粮食产量的40%,可见中低产田比重高,高产田比重低,故选项A正确。
2.注意题干强调的是耕地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粮食产量的高低与土壤、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及政策、科技、市场、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作物类型无关,故排除选项A、D;受各地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影响,但是关系不大;我国大部分的耕地位于缺水的部分地区,水土匹配较差的区域面积广,造成中低产田比重高,故选项C正确。
重点二 耕地保护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重点探究】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举措
【典例解析】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答案】1.B 2.D
【解析】1.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从人口和耕地形势来考虑。
2.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不现实;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将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林、牧业的发展。
【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增加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3.该大棚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海岸带地区因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而成为人类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然而,人类强烈的开发活动导致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显著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表为江苏海岸带1995—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
景观类型 | 1995年 | 2002年 | 2009年 | 2013年 | ||||
面积km2 | 比例/% | 面积km2 | 比例/% | 面积km2 | 比例/% | 面积km2 | 比例/% | |
耕地 | 17337.61 | 79.94 | 17542.76 | 80.80 | 17477.61 | 80.50 | 17124.14 | 78.87 |
林地 | 196.60 | 0.91 | 124.21 | 0.57 | 160.55 | 0.74 | 197.09 | 0.91 |
草地 | 326.27 | 1.50 | 237.36 | 1.09 | 159.06 | 0.73 | 204.86 | 0.94 |
水体 | 814.76 | 3.76 | 782.91 | 3.61 | 760.20 | 3.50 | 685.34 | 3.16 |
滩涂 | 474.29 | 2.19 | 174.03 | 0.80 | 121.80 | 0.56 | 44.38 | 0.20 |
建设用地 | 695.75 | 3.21 | 687.33 | 3.17 | 1110.65 | 5.12 | 1353.69 | 6.24 |
人工塘 | 1843.68 | 8.50 | 2162.07 | 9.96 | 1921.86 | 8.85 | 2101.16 | 9.68 |
4.江苏省海岸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
A.人口增加,林、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 B.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主要占用人工塘
C.人类不断开发利用,滩涂面积一直减少 D.水产品需求增加,人工塘面积持续增长
5.针对2002—2009年湿地面积变化,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 )
A.将现有水体改为人工塘 B.将耕地中旱地改为水田
C.可将湿地开发转成耕地 D.生态退耕恢复海岸湿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7.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
9.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10.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柴达木盆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13.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是中国县域面积第一大县,不仅有楼兰古城、罗布泊南故城、石头城堡等众多旅游资源,“若羌红枣”也非常著名,堪称枣中极品。近年来红枣成为若羌县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若羌90%以上的红枣加工为干果形式,进行普通包装,销往外地。
请描述2005年以后若羌县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15.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虽然开发历史不长,但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翻地耕作。近年来,东北的一些地方采用免耕法(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收割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种植农作物。下图示意地面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弱作用。
据图分析翻地耕作对黑土肥力的影响,并说明免耕法对保持士壤肥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
3.C
【解析】
1.图示连作8年后,变化的主要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而有机质含量增加不是退化的表现,A正确。故选A.
2.读图可知,该地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是“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D正确。滴灌技术、掺沙改造、增施速效肥料无法减缓土壤酸化速度,A、B、C错误。故选D.
3.图示土壤pH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性,A、B错误。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是沙漠,D错误;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黄淮海平原。故选C.
4.C
5.D
【解析】
4.江苏省海岸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人类不断开发利用,滩涂面积一直减少,从474.29km2减小到44.38km2,C正确。林、草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波动减小,A错误。建设用地主要占用滩涂等土地,人工塘总体面积是变大的,B错误。人工塘面积波动增长,D错误。故选C.
5.2002—2009年水体面积减小,湿地面积减小,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生态退耕恢复海岸湿地,D正确。人工塘属于湿地,将现有水体改为人工塘意义不大,A错误。旱地改为水田要因地制宜,这不是最有效的,B错误。可将湿地开发转成耕地,湿地面积会进一步减少,C错误。故选D.
【点睛】
湿地恢复的实施过程是根据湿地规划和设计进行对恢复地点进行恢复、改善和提高的自然过程根据湿地类型、恢复目标以及退化程度的不同,湿地恢复实施过程中的恢复措施也不相同,典型的湿地恢复的实施措施可分为土壤基质的恢复、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改善、湿地生态水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有害生物防控和火生态控制等七个方面。
6.C
7.B
【解析】
6.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撂荒地缺乏植被,径流量变化最大,因此图中①为撂荒地;林草地涵养水源作用最强,径流量变化最小,因此③为林草地;则②为耕地。故选C.
7.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度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越多,因此二者呈正相关;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故选B.
8.C
9.B
10.B
【解析】
8.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弹性系数越小,说明人地关系越紧张。2000~2008年,1300米以下地带弹性系数变小,说明人地关系变紧张。A错误。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错误。与2000年相比,2008年1300~1600米地带、1600~1900米地带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最小的是海拔1600~1900米地带,是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B错误,C正确。
9.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读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而在1900米以下,人口弹性系数变小,人地矛盾加剧,可能是高处人口迁入所致,B正确。选B.
10.图示该地在海拔1600—1900米处弹性系数最小,说明人口集中,人地关系最紧张,应分布在高原地区,A、C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左右,D错。最有可能位于我国云贵高原,B对。选B.
11.B
12.B
13.D
【解析】
11.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水资源紧张,不能直接减少耕地,①错;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场退化,加剧荒漠化,是草地的问题,不是耕地减少的原因,②错;人口不断膨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④对;不合理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耕地减少,⑤对;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土地肥力丧失,耕地减少,⑥对;故A、C、D错误,B正确。
12.我国面积广大,但是山区多平地少,导致耕地比重小,B对;人口多是人均耕地少的原因,不是耕地比重小的原因,A错;退耕还林,是将以前开垦的林地恢复,与耕地比重关系不大,C错;城建占用耕地,有一定影响,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不是耕地比重小的原因,D错,所以该题选B.
13.根据上题我国耕地面积小,后备耕地不足,所以不易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应积极稳妥开发宜农荒地,故①错误,⑥正确;切实保护耕地,使耕地面积不在减少并通过发展科技提高单产,进而提高粮食产量,故②③正确;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会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土壤肥力下降,从而降低了粮食产量,故④⑤错误,所以该题选D.
14.特点:从2005年到2008年快速上升,2008年之后变化不大,呈缓慢下降趋势。
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用地结构变化,大量的耕地变为枣树地,为保持后续资源,开垦新的荒地,耕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受水资源的限制,耕地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变化不大;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解析】
读图可知,总体而言,2005年以后,若羌县耕地面积呈增大趋势(注意耕地面积的图例),具体来说,从2005年到2008年,耕地面积曲线坡度较大,表明若羌县耕地面积快速上升,2008年之后,耕地面积曲线平稳且呈下降趋势,表明若羌县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呈缓慢下降趋势。原因分析:从2005年到2008年,随着区域人口不断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增大,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同时,随着红枣成为若羌县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大量的耕地变为枣树地,为保持后续资源,需要开垦新的荒地,耕地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之后,若羌县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呈缓慢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较为短缺,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耕地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变化不大,同时,为了加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其红枣品质,逐步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使得其耕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
15.翻地耕作的影响:使土壤变疏松,并破坏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加剧风力和流水(雨水)对表土的侵蚀,黑土肥力下降。免耕法的作用:少翻动土壤和覆盖率增加,减轻有机质淋失和黑土流失;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减少土壤和空气接触,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根、茎、叶腐烂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解析】
据材料分析可知,黑土虽然开发历史不长,但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翻地耕作。说明翻地耕作对黑土肥力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翻地耕作使土壤变疏松,翻地耕作将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部分翻至地下,破坏了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地面覆盖率减小,侵蚀加强,会加剧风力和流水(雨水)对表土的侵蚀,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免耕法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收割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提高了地面覆盖率,侵蚀减弱,减轻有机质淋失和黑土流失;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土壤不会变疏松,减少土壤和空气接触,从而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水分蒸发,进而改善土壤水肥条件;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根、茎、叶腐烂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学案设计,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优秀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优秀学案及答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预习交流,互动探究一,对点训练1,互动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