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案设计
展开3.4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地理基础,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城市、交通线路等内容。本模块的主要原理集中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选择,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人口和环境关系原理、城市聚落和城市化原理等。其中教材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产业区位的选择。不同的产业对区位的要求、选择是不一样的,其影响因素更是其发展、变化的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内容。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农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工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主要讲述了服务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四节主要讲述了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交通布局等的区位的选择及其因素,学习三大产业的区位选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生活依赖于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等。
区域认知: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了解其不同区域产业的相关人文地理特征。
人地协调观:通过认识不同产业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了解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利用必修一所学,并结合气候、地形和生物等相关内容,探究不同地区产业的影响因素,解析相关人文地理现象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运用观察、计算等,统计和分析不同产业的相关人文地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重点:结合实例,说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2.难点: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多媒体、自制教具
【导入新课】
探究:青藏地区铁路运输及意义
我国青藏地区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地势高,交通不便。青藏铁路开通后,北京到拉萨只需要40小时,有效改善了青藏地医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力推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腹地大大延伸。
思考:1.比较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特点,想想哪种选输方式更适合青藏地区?
2.青藏地区铁路的建设对于区域发展和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
【板书】1、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启发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讲解】交通运输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启发提问】运输方式主要有?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
【启发提问】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输成本高。适宜运输的货物:短程、量小的货物。
【启发提问】铁路运输的特点是?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但造价高、占地广、短运成本高。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牲畜等工农业原料及产品。
【启发提问】水路运输的特点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但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启发提问】航空运输的特点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适宜运输的货物: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启发提问】管道运输的特点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无时间限制。但需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运输的货物: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
【启发提问】交通运输的五种方式小结?
【教师总结】
【启发提问】现代运输方式还有那些?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发提问】什么是交通布局?交通布局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交通布局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交通布局是整个生产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板书】2、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启发提问】什么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八纵”通道包括:
沿海通道(大连一北海)、京沪通道(北京一上海)、京港(台)通道《北京一香港)、京哈一京港澳通道(哈尔滨一香港)、呼南通道(呼和浩特一南宁)、京昆通道(北京一昆明)、包(银)海通道(包头一海口)、兰(西)广通道(兰州一广州)。
“八横”通道包括:
绥满通道(绥芬河一满洲里)、京兰通道(北京一兰州)、青银通道(青岛一银川)、陆桥通道(连云港一乌鲁木齐)、沿江通道(上海一成都)、沪昆通道(上海一昆明)、厦渝通道(厦门一重庆)、广昆(广州一昆明)通道。
【启发提问】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提高区域通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
2、促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3、扩大市场范围
4、加快城镇化过程
【板书】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启发提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它决定着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结构和布局等都服务并受制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发展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带动区域交通投资的增加与运输发展水平的提高。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分析,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