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前思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例题4第四课时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意义地学习除法,其地位的重要显而易见,本节课是学生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并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等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创设了熊猫分竹笋的活动,用把12个竹笋平均放4盘的实例引出除法算式,显示出教材把除法概念教学植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
“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知道一点,也许这个学生知道除号,那个学生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如果老师再通过自己的讲解硬塞给孩子,肯定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始终围绕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多用实际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来学习数学。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多来源于村镇家庭,学生比较淳朴,上课较积极。再者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本小熊猫分竹笋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利用小棒,模拟小熊猫分竹笋,认识“平均分”
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体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具操作、讨论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
六、课前思考
例4主要教学“除法的含义”。教材通过小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引出“每盘放几个?”,进而列出除法算式,学习除法的含义。本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由除法的实际含义引入除法算式;有认识除号;有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等。教学中要注意把握:
1、通过直观操作,把平均分与除法含义对应起来教学。
2、要对照例题中除法意义的文字表述,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使学生领悟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七、 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 以“分扣子”的活动引入,以复习“平均分”
为接下来学习除法作铺垫
根据例4熊猫分竹笋图片引入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 深入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含义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书本做一做
课堂小结 → 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把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师: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吧!你准备怎样圈。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导入环节,结合分扣子的情境,复习平均分的方法,为除法的初步认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动手操作,明确除法含义
(课件出示下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熊猫妈妈为她们准备了这些东西。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设计意图:利用“熊宝宝分竹笋”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如果熊猫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呢?
师:请同桌两人用小棒代替竹笋,亲自动手分一分。
同桌动手操作讨论。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结果是什么?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 个竹笋。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看图说一说我们分的过程和结果。
小结:把12个竹笋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平均分的全过程,积累平均分物的经验,也为理解除法的含义提供了很多感知的机会,使学生充分理解了除法的含义。】
(2)学习除法算式写法和含义
揭示课题: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即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这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师边板书边谈话:除法和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是一种运算。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
师: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师:除号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12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
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师巡视。请一生上台板书:12÷4=3
师:那谁来说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师:那么能读给老师听听吗?全体学生一起读:12除以4等于3。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以及读法,加深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二、巩固加深。
①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要求同桌之间平均分成2份、3份、6份,看每份是多少?每分得一种结果,自己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②师:如果是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12份,结果是多少?那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四、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13页做一做。
(1)完成第一题
提问:一共有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条?
先在书上分一分,再列式。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除号后面写5;每个盘子分3条,等号后面写3。15÷5=3)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5等于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题。
用小棒摆一摆或直接画在教材上分一分,写出除法算式,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还知道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含义。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多了一种运算新技能。
【设计意图:学生谈收获,从谈话中加深对本节课的学习。老师适时总结引导。】
六、课时作业
1.填一填。
(1)18里面有()个2。
(2)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答案】(1)9个2,18÷2=9
(2)2份,5个;10÷2=5
【解析】考查目标1。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法两种含义的理解,其中第(1)题,除法算式很容易列成18÷9=2,要认真体会除法算式中的每一个数的含义以及平均分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
2.按照算式圈一圈,再写一写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4÷2=7
14÷2=7
()()()
【答案】可以两个一圈,表示每2个分一份,也可以7个一圈,表示平均分成2份;14是被除数,2是除数,7是商。
【解析】考查目标2。本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和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在圈的时候,方法有两种,圈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除课堂上要学习知识,更要利用课后时间加深对每天知识的认识,课后作业围绕本课知识展开,学生可以利用习题及时查漏补缺。】
九、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个。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十、教学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要培养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勇气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勉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不要轻意对学生的见解下结论,所以,在“平均分”的环节里,分法不唯一,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进行平均分;让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在情绪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相互辩论,直至学生自己能分辨是非,统一认识。
在理解“份数”含义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虽然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每盘3个。学生敢于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向教师挑战.正是学生自主精神的体现。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样性交流。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群体上。鼓励学生间合作互助,集思广益,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情商高的学生,总是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并能较好地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有畏难情绪)时,总能及时找到指导、得到帮助和得到合作。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例如,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自的分配方法和分配结果,让学生进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本节课从引入体会平均分到练习应用,我都设计了有趣的生活情境,从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作好铺垫,创设情境,探究新知,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课堂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