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732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732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732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展开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A卷
一、选择题
1.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烧碱、NaOH
B.氧化钙、消石灰、CaO
C.氧化铁、铁锈、FeO
D.水、干冰、
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4.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A.6 B.8 C.11 D.14
5.在“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氢氧化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实验中,能观察到蓝色沉淀现象
B.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液体质量不改变
D.滴加氢氧化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沉淀质量
6.不能将澄清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碳酸钠溶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D.石蕊试液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石灰乳用于粉刷墙壁
B.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C.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
B.
C.
D.
9.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
B.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C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大于A点
11.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实验 | 现象 |
A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
B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C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氯化钠生成 |
D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A.A B.B C.C D.D
12.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
13.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然后测定混合液的pH(25℃时)。有关判断合理的是( )
A.T=25℃ pH=7
B.T=25℃ 1≤pH≤13
C.T>25℃ pH=14
D.T>25℃ 1<pH<13
14.利用如图7-5-1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中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中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中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15.将10020%的盐酸加入到盛有1002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的溶液呈紫色
B.该反应吸收热量
C.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00
二、填空题
16.小燕同学做家务时,接触到了下表中的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 | 洗发液 | “84”消毒液 | 洁厕灵 | 炉灶清洁剂 |
有效成分 | 表面活性剂 | 次氯酸钠 | 盐酸 | 氢氧化钠 |
(1)洗发液能除去头发上的油污,这利用了表面活性剂的__________(填“溶解”“乳化”或“吸附”)作用。
(2)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洁厕灵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pH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含碳酸钙),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4)炉灶清洁剂需要密封保存,否则容易变质,其变质原理为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17.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完盐的性质后,小郑归纳出酸的A、B、C、D、E五条化学性质,并用“五角星”呈现出来,如图:
(1)图中酸的D性质中,即“五角星”右下角里面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
(2)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酸中,溶液显_________色。
(3)若酸是硫酸,请写出用稀硫酸清除铁锈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若酸是盐酸,请你选择一种常见的物质来检验酸的D性质_________(填化学式)。
(5)小郑探究与酸液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的聚集形态(形状)
②酸液起始温度
③酸液种类
④酸液的浓度
⑤反应容器的大小
18.看图回答问题:
(1)图A中的换成HCl,则能得到的离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并在图B中表示。HCl和两种不同的酸溶液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所以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性质,试从图C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说明两者性质的相似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加入试管中 | 如果__________ | 则盐酸过量 |
如果__________ |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的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皂角贰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用酸性物质除去,题给的4种物质只有食醋属于酸性物质。
2.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B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故C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反应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反应中缺少反应的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有气泡产生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减小,但仍然呈碱性,pH不会小于7。
5.答案:A
解析: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氢氧化钠,能观察到蓝色沉淀现象,A正确;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错误;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由于生成了沉淀,反应前后液体质量减少,C错误;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滴加氢氧化钠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沉淀质量,D错误。
6.答案:B
解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食盐水不反应,故A能鉴别;澄清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酚酞试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使石蕊试液分别显示蓝色、紫色、红色,用pH试纸测定p分别>7、=7、<7,故B不能鉴别,C、D能鉴别。
7.答案:D
解析:石灰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故可以用石灰乳来粉刷墙壁,故A正确;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故B正确;酸碱指示剂遇酸和碱会显示不同颜色,可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故C正确;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错误。
8.答案:B
解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明显,A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B正确;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现象明显,C错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黄,现象明显,D错误。
9.答案:D
解析: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触到“白雾”会变红,能证明“白雾”呈酸性,从而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②涂有硝酸银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③pH试纸可测量“白雾”的pH,从而可判断“白雾”呈酸性,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④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是红色的,盐酸的小液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其碱性消失红色褪去,从而可证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
10.答案:D
解析:AB段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正确;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B正确;C点气压最大,说明C点完全反应,C正确;E点温度等于A点温度,都是室温,D不正确。
11.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现象是无明显现象,有氯化钠生成不是现象。
12.答案:C
解析: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A错误;稀硫酸与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点完全反应,点溶液中硫酸过量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错误;稀硫酸与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为0,点完全反应,烧杯内液体的pH=7,C正确;完全反应后继续加溶液到点,点溶液中有较多的,无,D错误。
13.答案:D
解析: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热量,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则T>25℃;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混合液的pH应大于1,小于13。
14.答案:D
解析:②中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故A正确;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硫酸铜溶液、稀硫酸均不反应,故若只有③中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故B正确;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钡白色沉淀,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故C正确;若①②③④中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错误。
15.答案:D
解析:10020%的稀盐酸和10020%的NaOH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反应中消耗氯化氢与氢氧化钠的质量关系如下:
由此可知,36.5份质量的氯化氢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10020%的稀盐酸和10020%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氯化氢有剩余,溶液显酸性。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A错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B错误;该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C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00,D正确。
16.答案:(1)乳化
(2)
(3)酸性;小于;
(4)
解析:(1)洗发液能除去头发上的油污,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作用;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X的化学式为;
(3)洁厕灵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洁厕灵的有效成分盐酸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炉灶清洁剂中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1)盐
(2)红
(3)
(4)
(5)①②③④
解析:(1)图中酸的D性质中,即“五角星”右下角里面对应物质的类别是盐。
(2)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酸中,溶液显红色。
(3)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鉴别盐酸用硝酸银溶液。
(5)小郑探究与酸液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的变量是金属的聚集形态(形状)、酸液起始温度、酸液种类和酸液的浓度。
18.答案:(1);;图略;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含有;;
解析:(1)在图A中能解离出,如将换成HCl,则能得到的离子是;由于硫酸和盐酸中含有相同的,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溶液都含有相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19.答案:(1)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故不可能存在氢氧化钠,否则溶液呈碱性,会变为红色
(2)有气泡冒出;无气泡冒出
(3)C
(4)C
解析:(1)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红,由于此溶液加入酚酞试液为无色,故不可能有碱性物质存在。
(2)因为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为证明是否有盐酸存在,加入锌,若冒气泡则证明有盐酸存在,否则无盐酸存在。
(3)为证明盐酸的存在,可以选用和盐酸反应且现象明显的物质,A加入后若有盐酸,则溶液变为黄色;B加入后若有盐酸,则溶液中有气泡冒出;D加人后若有盐酸,则溶液变为蓝色。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7,盐酸过量会小于7。
20.答案:(1)9.8
(2)解: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的溶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233.0g-223.2g=9.8g。
(2)结合化学方程式中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质量关系,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