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第1页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第2页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下面结论中,有下列命题,故选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eq \a\vs4\al(高考中本考点各种题型都有考查,分值为5分或10分,中等难度)
    考纲研读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
    一、基础小题
    1.已知平面α∥平面β,若两条直线m,n分别在平面α,β内,则m,n的关系不可能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答案 B
    解析 由α∥β知,α∩β=∅.又m⊂α,n⊂β,故m∩n=∅.故选B.
    2.两条直线a,b满足a∥b,b⊂α,则a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a∥α B.a⊂α C.a与α相交 D.a与α不相交
    答案 D
    解析 由于b⊂α且a∥b,则a∥α或a⊂α.故a与α不相交.故选D.
    3.如图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过A1B1的平面与平面ABC交于DE,则D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 B.平行 C.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1B1,∵AB⊂平面ABC,A1B1⊄平面ABC,
    ∴A1B1∥平面ABC,∵过A1B1的平面与平面ABC交于DE.∴DE∥A1B1,∴DE∥AB.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平面内一个三角形各边所在的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位于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也互相平行
    D.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答案 C
    解析 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知A,B,D正确.对于C,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直线也可能异面.
    5.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 )
    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
    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
    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
    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
    答案 B
    解析 因为l⊄α,若在平面α内存在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则l∥α,这与题意矛盾.故选B.
    6.下面结论中:
    ①过不在平面内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个平面平行;
    ②过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个平面平行;
    ③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④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条直线平行.
    正确的序号为(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对于①,过不在平面内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个平面平行,正确;对于②,当已知直线与平面相交时,不存在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错误;对于③,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对于④,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故选C.
    7.有下列命题:
    ①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直线l∥α;
    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
    ③若直线a∥b,b∥α,则a∥α;
    ④若直线a∥b,b∥α,则a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 A
    解析 命题①,l可以在平面α内,是假命题;命题②,直线a与平面α可以是相交关系,是假命题;命题③,a可以在平面α内,是假命题;命题④是真命题.
    8.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AD1∥BC1;②平面AB1D1∥平面BDC1;③AD1∥DC1;④AD1∥平面BDC1.
    答案 ①②④
    解析 连接AD1,BC1,AB1,B1D1,C1D,BD,则AD1∥BC1,从而①正确;易证BD∥B1D1,AB1∥DC1,又AB1∩B1D1=B1,BD∩DC1=D,故平面AB1D1∥平面BDC1,从而②正确;由图易知AD1与DC1异面,故③错误;因AD1∥BC1,AD1⊄平面BDC1,BC1⊂平面BDC1,故AD1∥平面BDC1,故④正确.
    二、高考小题
    9.已知平面α,直线m,n满足m⊄α,n⊂α,则“m∥n”是“m∥α”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m⊄α,n⊂α,m∥n,∴m∥α,故充分性成立.而由m∥α,n⊂α,得m∥n或m与n异面,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10.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项,作如图①所示的辅助线,其中D为BC的中点,则QD∥AB.∵QD∩平面MNQ=Q,∴QD与平面MNQ相交,∴直线AB与平面MNQ相交.B项,作如图②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MQ,∴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AB∥平面MNQ.
    C项,作如图③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MQ,∴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
    ∴AB∥平面MNQ.D项,作如图④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NQ,∴AB∥NQ.又AB⊄平面MNQ,NQ⊂平面MNQ,∴AB∥平面MNQ.故选A.
    11.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eq \f(\r(3),2) B.eq \f(\r(2),2) C.eq \f(\r(3),3) D.eq \f(1,3)
    答案 A
    解析 如图,延长B1A1至A2,使A2A1=B1A1,延长D1A1至A3,使A3A1=D1A1,连接AA2,AA3,A2A3,A1B,A1D.易证AA2∥A1B∥D1C,AA3∥A1D∥B1C.∴平面AA2A3∥平面CB1D1,即平面AA2A3为平面α.于是m∥A2A3,直线AA2即为直线n.显然有AA2=AA3=A2A3,于是m,n所成的角为60°,其正弦值为eq \f(\r(3),2).故选A.
    12.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答案 ②③④
    解析 由m⊥n,m⊥α,可得n∥α或n在α内,当n∥β时,α与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①错.易知②③④都正确.
    三、模拟小题
    13.在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当BD∥平面EFGH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E,F,G,H一定是各边的中点
    B.G,H一定是CD,DA的中点
    C.BE∶EA=BF∶FC,且DH∶HA=DG∶GC
    D.AE∶EB=AH∶HD且BF∶FC=DG∶GC
    答案 D
    解析 由BD∥平面EFGH,得BD∥EH,BD∥FG,则AE∶EB=AH∶HD,且BF∶FC=DG∶GC.故选D.
    1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是C1D1,BC,A1D1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MN∥AP
    B.MN∥BD1
    C.MN∥平面BB1D1D
    D.MN∥平面BDP
    答案 C
    解析 取B1C1中点Q,连接MQ,NQ,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MQ∥B1D1,∴MQ∥面BB1D1D,由四边形BB1QN为平行四边形,得NQ∥BB1,∴NQ∥面BB1D1D,∴平面MNQ∥平面BB1D1D,MN⊂面MNQ,∴MN∥平面BB1D1D,故选C.
    15.若平面α截三棱锥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该三棱锥与平面α平行的棱有( )
    A.0条 B.1条 C.2条 D.1条或2条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平面α截三棱锥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EFGH,因为FG∥EH,可证明FG∥平面ABD,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知FG∥AB,所以AB∥α,同理可得CD∥α,所以有两条棱和平面平行,故选C.
    16.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在①中,由正方体性质得到平面MNP与AB所在平面平行,∴AB∥平面MNP,故①成立;②若下底面中心为O,则NO∥AB,NO∩面MNP=N,∴AB与面MNP不平行,故②不成立;③过P作与AB平行的直线PO,则PO与平面MNP相交,∴AB与面MNP不平行,故③不成立;在④中,AB与PN平行,∴AB∥平面MNP,故④成立.综上所述,答案为D.
    17.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1C和C1D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和45°,则异面直线B1C和C1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eq \f(\r(6),4)
    解析 ∵B1B⊥平面ABCD,
    ∴∠BCB1是B1C与底面所成角,∴∠BCB1=60°.∵C1C⊥底面ABCD,
    ∴∠CDC1是C1D与底面所成角,∴∠CDC1=45°,连接A1D,A1C1,则A1D∥B1C,
    ∴∠A1DC1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1C与C1D所成角,不妨设BC=1,
    则CB1=DA1=2,BB1=CC1=eq \r(3)=CD,∴C1D=eq \r(6),A1C1=2.
    在等腰三角形A1C1D中,cs∠A1DC1=eq \f(\f(1,2)C1D,A1D)=eq \f(\r(6),4).
    18.如图直三棱柱ABC-A′B′C′中,△ABC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A′=4,点E,F,G,H,M分别是边AA′,AB,BB′,A′B′,BC的中点,动点P在四边形EFGH内部运动,并且始终有MP∥平面ACC′A′,则动点P的轨迹长度为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因为H,F,M分别为A′B′,AB,BC的中点,所以FM∥AC,HF∥AA′,所以FM∥平面ACC′A′,HF∥平面ACC′A′,又因为FM∩HF=F,所以平面HFM∥平面ACC′A′,要使MP∥平面ACC′A′,则MP⊂平面HFM,所以点P的轨迹为线段HF,点P的轨迹长度为4.
    一、高考大题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
    (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
    所以AB∥平面A1B1C.
    (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所以AB1⊥A1B.
    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
    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
    又因为AB1⊂平面ABB1A1,
    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PAB;
    (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
    解 (1)证明:由已知得AM=eq \f(2,3)AD=2,
    取BP的中点T,连接AT,TN,由N为PC中点知TN∥BC,TN=eq \f(1,2)BC=2.
    又AD∥BC,故TN綊AM,故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AT.
    因为AT⊂平面PAB,MN⊄平面PAB,
    所以MN∥平面PAB.
    (2)因为PA⊥平面ABCD,N为PC的中点,
    所以N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eq \f(1,2)PA.
    取BC的中点E,连接AE.
    由AB=AC=3得AE⊥BC,AE=eq \r(AB2-BE2)=eq \r(5).
    由AM∥BC得M到BC的距离为eq \r(5),
    故S△BCM=eq \f(1,2)×4×eq \r(5)=2eq \r(5).
    所以四面体N-BCM的体积VN-BCM=eq \f(1,3)·S△BCM·eq \f(PA,2)=eq \f(1,3)×2eq \r(5)×2=eq \f(4\r(5),3).
    3.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
    (1)证明:CE∥平面PAB;
    (2)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如图,设PA的中点为F,连接EF,FB.
    因为E,F分别为PD,PA的中点,所以EF∥AD且EF=eq \f(1,2)AD.
    又因为BC∥AD,BC=eq \f(1,2)AD,
    所以EF∥BC且EF=BC,
    所以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BF.
    因为BF⊂平面PAB,CE⊄平面PAB,
    所以CE∥平面PAB.
    (2)分别取BC,AD的中点M,N.
    连接PN交EF于点Q,连接MQ.
    因为E,F,N分别是PD,PA,AD的中点,
    所以Q为EF的中点.
    在平行四边形BCEF中,MQ∥CE.
    由△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N⊥AD.
    由DC⊥AD,BC∥AD,BC=eq \f(1,2)AD,N是AD的中点得BN⊥AD.所以AD⊥平面PBN.
    由BC∥AD得BC⊥平面PBN,
    那么平面PBC⊥平面PBN.
    过点Q作PB的垂线,
    垂足为H,连接MH,
    MH是MQ在平面PBC上的射影,
    所以∠QMH是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设CD=1.
    在△PCD中,由PC=2,CD=1,PD=eq \r(2)得CE=eq \r(2),
    在△PBN中,由PN=BN=1,PB=eq \r(3)得QH=eq \f(1,4),
    在Rt△MQH中,QH=eq \f(1,4),MQ=eq \r(2),
    所以sin∠QMH=eq \f(\r(2),8).
    所以,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是eq \f(\r(2),8).
    二、模拟大题
    4.如图,四棱锥P-ABCD中,E为AD的中点,PE⊥平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CD,AB=2DC=2eq \r(3),AC∩BD=F,且△PAD与△ABD均为正三角形,G为△PAD重心.
    (1)求证:GF∥平面PDC;
    (2)求三棱锥G-PCD的体积.
    解 (1)证明:连接AG交PD于H,连接CH.
    由四边形ABCD是梯形,AB∥CD,且AB=2DC,知eq \f(AF,FC)=eq \f(2,1),
    又G为△PAD的重心,
    ∴eq \f(AG,GH)=eq \f(2,1),
    在△ACH中,eq \f(AG,GH)=eq \f(AF,FC)=eq \f(2,1),故GF∥HC.
    又HC⊂平面PDC,GF⊄平面PDC,
    ∴GF∥平面PDC.
    (2)由AB=2eq \r(3),△PAD,△ABD为正三角形,E为AD中点,得PE=3,
    由(1)知GF∥平面PDC,又PE⊥平面ABCD,
    ∴VG-PCD=VF-PCD=VP-CDF=eq \f(1,3)PE·S△CDF,
    由四边形ABCD是梯形,AB∥CD,且AB=2DC=2eq \r(3),△ABD为正三角形,
    知DF=eq \f(1,3)BD=eq \f(2\r(3),3),∠CDF=∠ABD=60°,
    ∴S△CDF=eq \f(1,2)CD·DF·sin∠CDF=eq \f(\r(3),2),
    ∴VP-CDF=eq \f(1,3)PE·S△CDF=eq \f(\r(3),2),
    ∴三棱锥G-PCD的体积为eq \f(\r(3),2).
    5.如图,四边形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求证:
    (1)BE∥平面DMF;
    (2)平面BDE∥平面MNG.
    证明 (1)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连接MO,因为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E中点,又M为AB中点,所以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
    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
    所以BE∥平面DMF.
    (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对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
    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
    所以DE∥平面MNG.
    又M为AB的中点,N为AD的中点,
    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
    所以BD∥MN,
    因为BD⊄平面MNG,MN⊂平面MNG,
    所以BD∥平面MNG,
    因为DE与BD为平面BD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平面BDE∥平面MNG.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D∥BC,AD=6,BC=2AB=4,E,F分别在BC,AD上,EF∥AB,现将四边形ABEF沿EF折起,使BE⊥EC.
    (1)若BE=1,在折叠后的线段A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若存在,求出eq \f(AP,PD)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A-CDF体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
    解 (1)线段AD上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此时eq \f(AP,PD)=eq \f(3,2).
    理由如下:当eq \f(AP,PD)=eq \f(3,2)时,eq \f(AP,AD)=eq \f(3,5),
    过点P作PM∥FD交AF于点M,连接EM,
    则有eq \f(MP,FD)=eq \f(AP,AD)=eq \f(3,5),
    由题意可得FD=5,故MP=3,
    由题意可得EC=3,又MP∥FD∥EC,∴MP綊EC,
    故四边形MPCE为平行四边形,∴CP∥ME,
    又CP⊄平面ABEF,ME⊂平面ABEF,
    ∴CP∥平面ABEF成立.
    (2)设BE=x(0<x≤4),∴AF=x,FD=6-x,
    由题意可得EC⊥EF,又BE⊥EC,BE∩EF=E,
    ∴BE⊥平面ECDF,
    ∵AF∥BE,∴AF⊥平面ECDF.
    故VA-CDF=eq \f(1,3)×eq \f(1,2)×2×(6-x)×x=eq \f(1,3)(-x2+6x),∴当x=3时,VA-CDF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
    此时EC=1,AF=3,FD=3,DC=2eq \r(2),AD=3eq \r(2),AC=eq \r(14),
    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
    cs∠ADC=eq \f(AD2+DC2-AC2,2AD·DC)=eq \f(18+8-14,2×3\r(2)×2\r(2))=eq \f(1,2),∴sin∠ADC=eq \f(\r(3),2),
    ∴S△ADC=eq \f(1,2)DC·DA·sin∠ADC=3eq \r(3),
    设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为h,
    由于VA-CDF=VF-ACD,即3=eq \f(1,3)·h·S△ACD,
    ∴h=eq \r(3),即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为eq \r(3).

    相关试卷

    (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30《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含详解):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30《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含详解),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常用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下面结论中,有下列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距离公式》(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测试4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距离公式》(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故选A,故选B,若直线l1,若动点A,B分别在直线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