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3.6 纳税问题》表格式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727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3.6 纳税问题》表格式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727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表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表格教案,共4页。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5页的例4,课堂活动1、2题,练习五1、2题及6、7题。
育人目标
1.引导学生对纳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知道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理解纳税额和税率。
2.经历解决纳税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能应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感悟数学模型思想。
3.感受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觉纳税的意识。
4.在纳税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能清晰表达思维过程。
2.反思自己学习的收获与困惑。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片断
屏幕显示:一天,开服装店的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路上遇见小张。
小张:王阿姨,你去哪儿?
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揭示课题并板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纳税的有关问题。(板书:纳税)对于纳税你想知道写什么?
问题①:什么是纳税?
教师讲解: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把集体或个人的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纳税吗?(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
小结:纳税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问题②:什么是税率?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指出: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
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回答:税率=×100%。
3.说一说你们现在对纳税有什么认识?
看情境。
认识纳税和为什么要纳税。
认识税率,计算税率的公式。
受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觉纳税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探究新知
1.教学例4:计算纳税额问题。
(1)出示例4情景图。
提问:从情景图中你知道到什么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分析信息。
提问:同学们对题中信息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1:什么是营业额?什么叫赢利?
预设2:按营业额的5%纳税的意思是什么?
反馈:……
(3)学生解决问题(抽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4)反馈、评讲、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25000×5%=1250(元)
8500+2000+1585+4000=16085(元)
25000-16085-1250=7665(元)
答:小餐馆上月赢利7665元。
第二种:25000×(1-5%)=23750(元)
23750-8500-2000-1585-4000=7665(元)
答:小餐馆上月赢利7665元。
……
小结:正确解决有关纳税问题,关键在于理解税率即百分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中找准单位“1”
2.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第15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求应纳税额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读题,提出数学问题。
理解“营业额”“赢利”“按营业额的5%纳税”。
独立列式解答,再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独立完成。
经历解决纳税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能应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感悟数学模型思想。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2.练习五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怎样理解“超过3500元的部分应按3%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方方爸爸的个人所得税的?
(3)3000元会上税吗?6000元又该按怎样的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呢?请大家课后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3.练习五第6题。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八折优惠”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指出:“八折优惠”就是“按原价的80%销售”。
(3)及时练习:打六折是什么意思?打九折是什么意思?折八五折呢?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五第7题。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现按九五折销售”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指出:“现按九五折销售”就是“按原价的95%销售”。
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课后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交流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理解“八折优惠”
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交流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理解“九五折优惠”,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解决有关纳税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税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的概念中去找准单位“1”。
谈收获和困惑。
板书
设计
纳税问题
税率=×100%
25000×5%=1250(元) 25000-16085-1250=7665(元)
8500+2000+1585+4000=16085(元) 答:小餐馆上月赢利7665元。
教学
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9纳税问题 表格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2利息、纳税、折扣问题练习 教案(表格式),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