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45物质组成分析实验含解析
展开专题45 物质组成分析实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某样品成分可表示为,用CO还原法定量测定其化学组成。称取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组装仪器;点燃酒精灯;加入试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检查气密性;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粉末中一定含有、和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NaCl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NaCl
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和NaCl。
A. B. C. D.
3.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取某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混有杂质
B
相同温度下,测量同浓度的和水溶液pH值
非金属性:碳元素弱于硫元素
C
向漂白粉中滴入质量分数为的硫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硫酸具有氧化性
D
将KI和溶液充分混合,加入振荡,静置
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溶液的棕黄色变浅
氧化性强于的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4. 一包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粉末溶于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得到无色溶液;
将步骤的混合物过滤,取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硫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这包粉末可能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5. 已知A由、、Al、Cu中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现设计如下实验分析方案,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是
A. 当时,A中必有Al
B. 根据得到蓝色溶液推出原固体混合物中必有
C. 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Al,可取A加稀硝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D. 当时,Cu的质量一定为
6. 草酸亚铁可作为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受热容易分解,为探究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按下面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和CO
B. 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溶于稀硝酸,向其中滴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分解产物中含
C. 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
D. 反应结束后,应熄灭A、E处酒精灯后,持续通入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
7. 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经一系列操作得晶体M,M的溶液可用于造纸过程树皮脱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蜃“的主要成分为CaO
B. “煤饼烧蛎房成灰“过程中只涉及分解反应
C. 经提纯后,晶体M的焰色反应呈紫色
D. “一系列操作“指的是过滤、蒸发、结晶、过滤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钠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A. A B. B C. C D. D
9.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 、、,现做以下实验:
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取少量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关于白色粉末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可能有
B. 肯定有、可能有
C. 定有,至少有、中的一种
D. 、、都存在
10. 已部分氧化的废弃的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MgO、共,经如图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A中的阳离子只有
B. 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B的方法制取镁单质
C. 若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仍可进行镁和铜的分离
D.
11. 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Fe、、CuO、、NaCl、和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
对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固体质量不变;
溶于足量水中,得到固体Y和弱碱性溶液Z;
取固体Y,加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无色气体,析出红色固体,得溶液W。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中一定不存在、
B. X中一定含有Fe、CuO和
C. 往溶液Z中加入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Z中含NaCl
D. 取溶液W,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呈现红色
12.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颜色为黄色;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对其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 可能为KCl、NaCl B. 一定为NaCl、
C. 可能为NaCl、KCl、 D. 可能为KCl、、
13.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为了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气体产生,反应后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过滤;
滤渣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渣溶解;
取少量滤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另取少量滤液,加足量硝酸酸化,再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白色粉末可能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14.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且易被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和的百分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和CO
B. 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
C. 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齐平,可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下降
D. 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代替
15. 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C. Ⅱ装置中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 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 蛋白质含量是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凯氏定氮法是测量蛋白质中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实验室测定蛋白质中含氮量的具体流程如下:奶粉样品质量结果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消化”的目的是 ______ 。
“蒸馏”和“吸收”操作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实验步骤:
组装好仪器后,向水蒸气发生器内加蒸馏水,并加入数粒玻璃珠。加入玻璃珠的作用是 ______ 。
清洗仪器:打开,关闭。加热烧瓶使水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烧杯中蒸馏水倒吸进入反应室,原因是 ______ ;打开放掉洗涤水,重复操作次。
向烧杯中加入硼酸溶液及指示剂。消化液由样液入口注入反应室,并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后,封闭样液人口。反应室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反应装置使用了双层玻璃,其作用是 ______ 。
检验蒸馏操作中氨已完全蒸出的方法是 ______ 。
“蒸馏”后用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烧杯内液体,发生的反应为,终点时消耗盐酸平均体积为vmL,则该奶粉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17.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它的用途很广泛,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化氢的性质
酸性条件下可将转化成,说明具有 ______ 性。
常温下,显弱酸性、,不能使甲基橙指示剂褪色,则向的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显 ______ 色。甲基橙在pH小于时显红色,时显橙色,大于时显黄色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实验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
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 ______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酸性标准溶液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上。实验室制取甲酸钙的方法之一是将氢氧化钙和甲醛溶液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比较稳定,方便储存,可用于消毒、漂白。现称取晶体加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组成为 ______ 。精确到
18. 乙二酸俗名草酸,易溶于水。为了探究乙二酸的一些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的x值,步骤如下:
称取草酸晶体,配成100mL溶液。
取该溶液加入锥形瓶内,再加入适量稀硫酸。
用浓度为的溶液滴定溶液,至滴定达到终点。
记录数据,重复实验。整理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溶液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
3
4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需要使用烧杯、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 ______ 填名称;步骤滴定过程中,盛装溶液的仪器为 ______ 。填名称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根据数据,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 ______ 。
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x值会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草酸溶液的pH
C.将草酸溶液加入溶液中,有放出
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pH
19. 已知:硫酸、硒酸、亚磷酸等是二元酸。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硒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则和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的值:,。则溶液显 ______ 性。选填“酸”、“碱”或“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性标准溶液,测定某亚磷酸溶液的浓度。已知亚磷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溶液氧化为磷酸,其反应原理为:。
该小组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亚磷酸溶液于锥形瓶中,选用的酸性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______ 。
已知三次滴定的测量数据如表,该亚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试验编号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2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20.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为了测定x值,进行下述实验:
称取ng草酸晶体配成水溶液;
取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用浓度为的溶液滴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滴定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实验中溶液应装在 ______ 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
滴定过程中用去的溶液,则所配制的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若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则计算出的x值可能 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______ 。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SCN
颜色
白
浅黄
白
砖红
白
A.NaCl
B.NaBr
C.NaCN
D.
21. 莫尔法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离子含量的沉淀滴定法。某实验兴趣小组将无水FeCl与氯苯混合发生反应:,将生成的HCl用水吸收,利用莫尔法测出无水的转化率,同时得到常用的还原剂。按照如图装置:
在三颈烧瓶中放入无水与225g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下加热3h,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有关数据如表:
AgCl
颜色
白色
砖红色
溶解性
不溶于水
微溶于水
熔点
53
沸点C
132
173
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c的名称是 ______ ,盛装的试剂可以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D.固体氢氧化钠
下列各装置盛有蒸馏水能代替图中虚线框内部分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回收过量的氯苯,需要蒸馏滤液,收集馏分,其正确操作为:
在铁架台上放酒精灯,固定好铁圈,放上石棉网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A.连接接液管
B.装入碎瓷片和滤液,塞上带温度计的塞子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连接冷凝管及进出水
E.水浴加热
F.油浴加热
G.固定好蒸馏烧瓶
将锥形瓶内的溶液稀释至1000mL,从中取出,滴加几滴 作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当达到终点时平均消耗溶液。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使用棕色滴定管进行滴定的目的是 ______ 。
无水的转化率 ______ 。
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 ______ 填“高”或“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操作顺序的判断,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顺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本实验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来测定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操作顺序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试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利用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待反应结束时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故顺序为:,故B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可以是氧气或者是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说明气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物质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加热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加热前有所增加,则可能的混合物组合有:、、,、、,括号里的物品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实验,所以混合物组合有多种。综上所述可知:符合;
故选:C。
盐酸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氧气不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固体质量增加的反应。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取某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混有杂质,故A错误;
B.相同温度下,测量同浓度的和水溶液pH值,,说明酸性:,但因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元素弱于硫元素,故B错误;
C.向漂白粉中滴入质量分数为的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氯气,是因漂白粉的成分发生反应,不能说明硫酸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将KI和溶液充分混合,因氧化性强于的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加入振荡,静置,分层,下层为的溶液呈紫红色,因溶液反应生成溶液从而上层溶液棕黄色变浅,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组成的探究,解答本题时可以用代入法,将各选项中物质代入题干中,分析实验现象是否符合,难度不大。
【解答】
A.粉末溶于水得白色沉淀和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粉末溶于水生成白色沉淀,向所得的白色沉淀加人稀硫酸,碳酸银转化成硫酸银,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粉末溶于水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而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完全溶于稀硫酸,符合题意,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与其化合物的推断,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
A.由Al、Cu、、某几种粉末组成混合物粉末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固体质量为,当时,可知其中有溶解NaOH溶液的Al或,不能说必有Al,故A错误;
B.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发生,故B正确;
C.、、Al、Cu中只Al、Cu与稀硝酸反应均有生成气体,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Al,故C错误;
D.因固体质量改变的金属氧化物的溶解,和三价铁与铜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时,固体质量减小的就是四氧化三铁与铜的质量和,若,Cu的质量小于等于,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解答】
A.A装置: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装置B中出现浑浊,证明产物中有存在,C装置利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防止影响CO的检验,D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F中出现浑浊,E内固体变红,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和CO气体,故A正确;
B.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会将低价态的铁氧化为铁离子,所以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溶于稀硝酸,向其中滴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无法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故B错误;
C.检验CO的存在,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E内固体变红,F中出现浑浊证明,若无C装置,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未被装置B全部吸收,F中也会出现浑浊,影响CO的检验,C装置利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防止影响CO的检验,故C正确;
D.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对实验造成的干扰,结束前,也需要通入氮气,使分解产物全部通过后面的装置,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应熄灭A、E处酒精灯后,持续通入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防止液体倒吸,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把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所以“蜃“的主要成分为CaO,故A正确;
B.“煤饼烧蛎房成灰“过程中存在煤炭的燃烧和碳酸钙的分解,煤炭燃烧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蜃”与草木灰、水混合,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晶体M为KOH,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C正确;
D.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钾,把滤液蒸发、结晶、过滤得到氢氧化钾晶体,所以“一系列操作“指的是过滤、蒸发、结晶、过滤,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等离子,故A错误;
B.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错误;
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故C错误;
D.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与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由实验可知,白色沉淀为或,则原粉末中一定含,实验中沉淀均溶于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盐酸过量,实验中白色沉淀为AgCl,由实验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但原粉末中至少含有和中的一种,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镁的工业制法等,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已部分氧化的废弃的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MgO、经过过量稀硫酸的处理,其中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滤液A中不含铜离子,所以滤渣A为铜,固体B为氧化镁,
A.因滤液A中不含铜离子,且稀硫酸过量,所以滤液A中的阳离子有镁离子和氢离子,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固体B为氧化镁,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所以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单质,故B错误;
C.镁和铜均与稀硝酸反应,所以若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不能进行镁和铜的分离,故C错误;
D.固体为氧化镁,其中镁元素的质量为,滤渣为铜,则合金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Mg为,结合,即消耗,硫酸中氢有两种去处:一是与O结合为水,这部分H为;二是放出氢气,则,标况下体积为1120mL,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一定不存在,但不能肯定是否存在,故A错误;
B.通过实验分析,X溶于水后溶液呈弱碱性,则X中一定含有;固体Y,加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无色气体和红色固体,则一定含有Fe、CuO,故B正确;
C.往溶液Z中加入溶液,由于也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所以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肯定Z中含NaCl,故C错误;
D.取溶液W,滴加 KSCN溶液,则溶液一定不呈现红色,因为即便含有,加入盐酸溶解后,也会被Fe、Cu还原,故D错误;
故选:B。
对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固体质量不变,则固体中不含有;
溶于足量水中,得到弱碱性溶液,则一定含有;
取固体Y,加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无色气体,则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Fe,析出红色固体,则一定含有CuO;
综合以上分析,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有Fe、CuO、,一定不存在、,不能肯定、NaCl是否存在。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组成及含量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白色沉淀及气体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解:根据分析白色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NaCl、,可能含KCl,一定没有,故C正确;
故选:C。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无;
做焰色反应,火焰颜色为黄色,则含有NaCl,可能含有KCl;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组成及含量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白色沉淀及气体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Al、Cl元素,排除选项A;
B、C中滤液均含,滴加溶液,不反应,无白色沉淀产生,排除选项B、C;
D中二者溶解后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滤液含,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加足量硝酸酸化,再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故选:D。
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气体产生,反应后仍有部分固休未溶解,过滤,可知固体溶解后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
滤渣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渣溶解,则滤渣为;
取少量滤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硫酸钡;
另取少量滤液,加足量硝酸酸化,再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知滤液一定含,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探究混合物的组成,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难度中等,认真分析操作过程是解题关键。
【解答】
认真阅读题意,可知道,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但易被氧化,所以测定CO前要先吸收;用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用KOH溶液吸收,最后用量气管测量;
A.由上分析可知,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和CO,故 A正确;
B.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故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因为温度和压强差会影响气体体积,故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量气管内压强减小,故可观察到量气管液面下降;故 C正确;
D.若用灼热的铜网吸收氧气,生成的氧化铜可能会被CO还原,造成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解:Ⅱ中质量差为O元素的质量,Ⅲ中质量差为水的质量,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测定水的质量偏大,则::8,故A正确;
B.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Ⅱ中质量差为O元素的质量偏小,则::8,故B正确;
C.Ⅱ中质量差为O元素的质量,与CuO没有全部被还原无关,故C错误;
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则测定水的质量偏大,则::8,故D正确;
故选:C。
由图可知,I中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I与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干燥氢气后,Ⅱ中氢气与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Ⅲ中吸收水,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Ⅱ中质量差为O元素的质量,Ⅲ中质量差为水的质量,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及含量测定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组成的测定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将奶粉样品中的氮元素转化为铵盐,便于氮元素的测定 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降低,管路中压强减小,形成负压 保温使氨气完全蒸出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冷凝管下端出口,若试纸不变蓝,或用pH试纸检验馏出液为中性,说明氨气已经完全蒸出 或
【解析】解: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蛋白质中含氮量,奶粉样品“消化”的目的是将奶粉样品中的氮元素富集并转化为铵盐,便于氮元素的测定,
故答案为:将奶粉样品中的氮元素转化为铵盐,便于氮元素的测定;
组装好仪器后,向水蒸气发生器内加蒸馏水,并加入数粒玻璃珠。加入玻璃珠相当于加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
清洗仪器:打开,关闭。加热烧瓶使水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烧杯中蒸馏水倒吸进入反应室,原因是关闭后,水蒸气冷却,则管内的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不变,则大气压将蒸馏水压入反应室,引起倒吸,
故答案为:温度降低,管路中压强减小,形成负压;
反应室内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氨气,离子方程式为,生成的氨气通入烧瓶用进行吸收生成,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反应装置使用了双层玻璃,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有利于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保温使氨气完全蒸出;
检验蒸馏操作中氨已完全蒸出的方法是撤去冷凝管末端的烧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冷凝管下端出口,若试纸不变蓝,或用pH试纸检验馏出液为中性,说明氨气已经完全蒸出,
故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冷凝管下端出口,若试纸不变蓝,或用pH试纸检验馏出液为中性,说明氨气已经完全蒸出;
根据题意,滴定过程中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nn,则nn,则ag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为或,
故答案为:或。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蛋白质中含氮量,奶粉样品“消化”将氮元素转化为硫酸铵,在将生成的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反应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通入溶液中吸收,最后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计算奶粉样品中的氮含量;
经过“消化”氮元素转化为铵盐,方便测定含氮量;
液体混合加热时要采取防暴沸措施;
倒吸现象主要是容器内压强减小所致;
反应室内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氨气放出,生成的氨气通入烧瓶用进行吸收生成;
双层玻璃能减小热量散发,有保温使用;
利用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有没有氨气放出或者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题意,滴定过程中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nn,则nn,据此计算含氮量。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含量测定,知识涉及元素化合物、实验原理、化学计算、化学仪器的使用等,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理解、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难度较大.易错点为计算液态奶的含氮量。
17.【答案】氧化 黄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解析】解:转化成,做还原剂,所以做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以具有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
,,所以,,所以溶液显色,
故答案为:黄;
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根据反应原理知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双氧水做还原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紫红色自身可做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显紫红色,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第一次数据误差较大,弃去,根据后三组数据可得消耗溶液的平均值为18mL,根据关系式:,可得。所以,
故答案为:;
根据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
故答案为:;
根据图象可知:的质量为,的质量为106g,所以,,::,所以,则该晶体的组成为,
故答案为:。
转化成,做还原剂,所以做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根据的表达式,计算出氢离子的浓度,然后算出pH,再判断溶液的颜色;
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根据反应原理知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双氧水做还原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紫红色自身可做指示剂;
第一次数据误差较大,弃去,根据后三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
反应物有氢氧化钙、甲醛、过氧化氢,产物有甲酸钙,根据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
根据失重,计算出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x。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性与还原性、滴定终点的判断,通过电离平衡常数计算pH,根据关系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计算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18.【答案】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酸式滴定管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2 偏大 B、D
【解析】解:步骤需要使用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10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因为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故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可利用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再滴加溶液时,溶液将由无色变为红色,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成锰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及数据可知,;图表中第三次误差较大舍去,计算平均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
2 5
待测液中含有,待测液中含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质量为,所以纯草酸晶体中水的物质的量为,其物质的量为,则,
故答案为:;2;
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则所得消耗酸性溶液的体积偏小,由此所得偏小,则偏大,x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方案二: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草酸具有酸性,但不能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不能证明草酸是弱酸,故A错误;
B.测定草酸溶液的pH,如果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草酸浓度的2倍,就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B正确;
C.将草酸溶液加入溶液中,有放出,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但不能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不能证明草酸是弱酸,故C错误;
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pH,如果草酸钠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如果草酸钠是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能证明草酸是否是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步骤称量固体物质质量、溶解、转移、定容配制溶液,据此实验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
可利用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成锰离子;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及数据可知,;图表中第三次误差较大舍去,计算平均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反应为:,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则所得消耗酸性溶液的体积偏小,由此所得偏小,则偏大,x偏大,据此分析;
方案二: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草酸具有酸性;
B.测定草酸溶液的pH,根据氢离子浓度和草酸浓度相对大小判断电解质强弱;
C.将草酸溶液加入溶液中,有放出,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pH,根据溶液酸碱性判断草酸酸性强弱。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组成、性质与含量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19.【答案】 酸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ABD
【解析】解:硒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第一步完全电离,氨水少量时生成硒酸氢铵,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硒酸第二步电离程度大于碳酸第一二步电离程度,所以和两溶液混合时生成硒酸盐和二氧化碳、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的水解方程式:,的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常数小于电离常数,则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酸;
当达到滴定终点,高锰酸钾将不再反应,由于锥形瓶内液体体积较大,溶液颜色较浅,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液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反应达到终点,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第一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第二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第三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5mL,差距较大,舍弃第三组数据,综合所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又,消耗,对应消耗,,则该亚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答案为:;
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否则会造成误差,故A正确;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等容量瓶,应选择稍大于或等于配制溶液体积的容量瓶,故B正确;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所以不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错误;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导致稀硫酸的浓度偏小,所用稀硫酸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硒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氨水少量时生成硒酸氢铵;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硒酸第二步电离程度大于碳酸第一二步电离程度,所以和两溶液混合时生成硒酸盐和二氧化碳、水;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的水解方程式:,的水解平衡常数,判断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大小;
已知亚磷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溶液氧化为磷酸,当达到滴定终点,高锰酸钾溶液颜色指示反应终点;
第一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第二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第三组实验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5mL,差距较大,舍弃第三组数据,综合所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2mL,又,消耗,对应消耗,,据此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容量瓶应选择稍大于或等于配制溶液体积的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的浓度;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标准液,导致浓度偏小。
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实验、水的电离常数和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实验的有关计算是解题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20.【答案】 酸 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从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褪去,说明滴定达到终点 偏大 D
【解析】解:草酸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同时自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故答案为:;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皮管,则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从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褪去,说明滴定达到终点,
故答案为:酸;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从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褪去,说明滴定达到终点;
反应为,,则,
故答案为:
若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会使标准偏小,导致会偏小、会偏小,则增大,计算出的x会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若用去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滴定指示剂的物质的溶解度应比AgSCN大,且现象明显,AgBr、AgCN与AgSCN的结构类似、并且均小于AgSCN,则AgBr、AgCN的溶解度小于AgSCN;AgCl的溶解度大于AgSCN、但突变现象不明显,所以应选择,混合物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突变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D。
草酸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腐蚀橡皮管,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反应结束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溶液变为浅红色,据此判断滴定终点;
根据已知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先根据实验的规范操作对公式待测的影响分析误差,再结合实验计算过程分析出草酸含量,草酸含量越大,其结晶水的质量越小,即所得x值越小,据此分析作答;
滴定结束时,继续滴加滴定剂,滴定剂和指示剂反应生成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沉淀,保证滴定剂和被滴定物完全反应,结合表中数据分析、选择指示剂。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题目难度中等,明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滴定误差的分析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化学实验能力。
21.【答案】球形干燥管 C eg G D C B F 产生砖红色沉淀,且30s内不变色 防止见光分解 低
【解析】解:仪器c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盛装的试剂是吸收HCl中所含水蒸气,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可放固态、酸性干燥剂,碱石灰和固态氢氧化钠为碱性,浓硫酸为液态,则选择无水氯化钙,选C,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C;
起到吸收氯化氢防止倒吸的作用,h装置易倒吸,f不能充分吸收气体,选eg,
故答案为:eg;
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好装置后,注意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碎瓷片和石油进行蒸馏,并且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应该用水浴加热,即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在铁架台上放酒精灯,固定好铁圈,放上石棉网,
故答案为:G;D;C;B;F;
指示剂的作用是指示出氯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即让氯离子先沉淀,沉淀完全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会生成一种颜色不同的沉淀来指示沉淀终点,分析可知选择铬酸银做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形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完全;见光易分解,使用棕色滴定管进行滴定的目的防止见光分解,
故答案为:产生砖红色沉淀,且30s内不变色;防止见光分解;
结合反应定量关系和盐酸守恒得到:
2 1
n
则,
在三颈烧瓶中放入无水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
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所需要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低。
三颈烧瓶中放入无水与氯苯,在下,发生,反应结束后通,利用气体的流动,可确保反应生成的HCl被完全吸收,干燥管c中盛装的试剂是吸收HCl中所含水蒸气,HCl极易溶于水,吸收氯化氢气体需要防止倒吸;
根据仪器结构和性能确定仪器c的名称;盛装的试剂是吸收HCl中所含水蒸气,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可放固态、酸性干燥剂;
起到吸收氯化氢防止倒吸的作用,h装置易倒吸,f不能充分吸收气体;
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好装置后,注意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碎瓷片和石油进行蒸馏,并且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应该用水浴加热;
指示剂的作用是指示出氯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即让氯离子先沉淀,沉淀完全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会生成一种颜色不同的沉淀来指示沉淀终点;见光易分解,选用棕色滴定管进行滴定可防止见光分解;
结合反应定量关系和盐酸守恒得到:
2 1
n
则,
在三颈烧瓶中放入无水物质的量为,据此计算无水的转化率;
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所需要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转化的测定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46物质组成分析实验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46物质组成分析实验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29物质含量的探究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29物质含量的探究实验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19物质含量的探究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19物质含量的探究实验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m2的代数式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