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青岛五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课教案全册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 第4课 彩虹的秘密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 第5课 热传导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 第7课 热辐射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第8课 看星空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第9课 春季星空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小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6 热对流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6 热对流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新课,学习新知,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6.热对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液体、空气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认识热对流传递热的特点。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知识,从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获取信息,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并完成探究。科学态度目标:1.在进行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暖气片的安装与发展,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热对流的特征,知道对流主要发生在气体和液体的热传递中。教学难点观察热对流的实验,能够实事求是、规范、有条理地描述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由现象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火柴、小铁盘等。学法指导猜想,实验。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1.[PPT 1 出示] 出示课件,水变热了师:这种普通的金鱼生活在常温水还是热水里?生回答。[PPT 2 出示]师: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能生活在常温下的水里。如果把它放入开水里会怎样?学生猜测。[PPT 3 出示]师:事实胜于雄辩,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播放视频)师引导学生发现当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时,不容易形成对流,尽管瓶口的水很热,但下面的水仍旧是凉的,所以,鱼还能自由自在的游动。学生提出问题:应在水的下方进行加热,水才能变热?2.[PPT 4出示] 活动准备二、学习新知[PPT 5出示] 活动一: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做出猜想假设。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稍停)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猜测。师:要想揭开这个秘密,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回答:做实验。 [PPT 6出示] 活动二:探究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制定实验方案师: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稍停)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生熟悉材料。师: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可以吗?那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师:看来,大家都想加热一杯水,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这个办法很好。但你们想过没有,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液体,要想直接观察水受热后是否上升,现象会不会很明显呢?生回答:不明显。师: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该怎么办呢?生回答:可以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察。举例说说,放些什么好呢?生举例:大米、粉笔末等。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了同学们实验方便,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木屑。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师:都拿到实验用品了?你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PPT 7出示]温馨小提示:1.注意安全:加热后的三脚架太热,不要用手直接触摸。2.规范使用酒精灯。3.小组合作研究。4.注意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5.将实验过程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6.做完实验后,要整理收拾好实验器材。 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汇报交流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②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师:为什么加热之后就出现了水中物体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循环运动的现象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生汇报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师:非常正确。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就形成了水的相对流动,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请看大屏幕。[PPT 8出示]课件展示。(旁白: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PPT 9出示]师: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温度升高,水就变――变热了。(板书课题)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生回答:对流!师:水属于液体,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除了液体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还有哪些物体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视频中是在物体的什么位置进行加热的?视频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同学们能解决吗? [PPT 10出示]活动三: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房间变热的?师:同学们想一想:冬天我们主要以什么方式取暖的?根据刚才的实验,你能推想出: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学生交流。 [PPT 11出示]教师小结:靠近暖气片的空气先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原来热在气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PPT 12出示]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收获。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我们还知道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流是它传热的主要方式。造成对流的原因是气体受热后密度变小,质量变轻而上升,周围较冷的气体密度大而下降。这样就形成了气体上升、下降的相互流动。三、拓展活动[PPT 13出示] [PPT 14出示] 找一找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1.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2.怎样让炉火更旺?3.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哪个位置?为什么?将你的研究结果,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板书设计:小米粒水中游热水上升 冷水下降(液 体) 对 流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气 体) 对 流 教学反思:实验效果明显,学生比较形象地看到热对流,教学效果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6 热对流公开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热传递6 热对流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热传递6 热对流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引入,聚焦对流现象,探究新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