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题
展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脆弱性(即灾情区域差异)划分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自然灾害“重度脆弱”地区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广东、江苏两省属于自然灾害“轻度脆弱”地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貌与气候 B.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密度
C.国家政策与交通 D.经济发展水平与抗灾能力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完成3~4题。
3.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4.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5~6题。
5.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
A.发源区 B.流通区
C.形成区 D.外围区
8.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
A.森林、草场萎缩 B.地下径流增加
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的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措施,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原来种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农业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是( )
A.经济作物比重降低 B.趋向机械化
C.更趋市场性 D.趋于自给自足
11.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河川淤泥未变 B.物种数量增大
C.蒸发量减小 D.洪水流量增大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读图回答12~14题。
12.“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13.“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14.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
1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地区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轻。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 km,其中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呈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1~2.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位于自然灾害“重度脆弱”地区的是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故选C。第2题,广东、江苏两省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能力强,所以本题选择D。
答案:1.C 2.D
3~4.解析:第3题,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故只能是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第4题,轮荒、弃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造成林草植被的种源随水土流失而破坏。
答案:3.A 4.D
5~6.解析:第5题,农村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渍化,草原牧区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第6题,绿洲前沿地带应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应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缺水地区应设置沙障。
答案:5.D 6.A
7~8.解析:第7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属于流通区;绿洲外围沙漠是外围区。第8题,大量开采煤炭,会使冲积扇区及戈壁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流入绿洲、盐湖的水量减少,则沙漠面积扩大、湖水盐度上升。
答案:7.B 8.C
9~11.解析:第9题,与甲地相比,丙地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且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防寒条件好;丙地与乙地相比,位于山脊,不易积水;丁地不在黄土高原上。第10题,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后,林草种植面积增大,可以面向市场,发展经济作物。第11题,林草面积增大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洪水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改善,物种数量会增大;林草护坡,可减轻水土流失,河川淤泥也相应减少。
答案:9.C 10.C 11.B
12~14.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在绿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中距县城0~20 km的距离,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是“生态裂谷”的位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故A错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故B错误;由于“生态裂谷”地下水位低,不会流向荒漠区,故C错误;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沙丘,故D正确。第14题,“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会增加对水资源的消耗;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易造成荒漠化和盐碱化。
答案:12.A 13.D 14.D
15.解析:第(1)题,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等方面。第(2)题,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为黑土区年降水量较少,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以及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人为原因为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造成森林、草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第(3)题,采用滴灌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且滴灌对土壤的冲刷作用较弱,能够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第(4)题,可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
(2)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解析:第(1)题,地表环境可从地形、地势、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图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第(3)题,从材料中的“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入手分析砂砖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热量,从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等方面分析其固沙作用。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2)西北风。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以高压中心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且保温,为沙丘上的植被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沙流,可以阻止沙丘流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复习练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