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基础训练含解析专题
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7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基础训练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7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基础训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遗传因子组成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2.基因流是指生物个体从其发生地分散出去而导致不同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过程,可发生在
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邻近的种群间基因频率有较大差 异,也可能存在基因流
B.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
C. 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不会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
D.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阻断后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
3.某地区从1990年开始使用除草剂A,至2000年中期停用。下表是使用除草剂A期间某种杂草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情况,H表示除草剂A的抗性基因,h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当该杂草抗性个体比例最高时,抗性基因的频率为( )
A.62%B.87%C.94%D.73%
4.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中国虎的两个亚种,分别分布在我国东北和华南,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于灭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长期的地理隔离没有导致生殖隔离
B.东北虎和华南虎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C.环境变化对东北虎和华南虎的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可诱发东北虎和华南虎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异
5.某一个较大动物种群,遗传因子为AA 、Aa、aa个体数之比为1∶1∶1(且三种遗传因子中的雌雄个体均相等)。在这个种群中,只有性状相同的个体间才能随机交配,性状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从理论上来看,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遗传因子Aa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3 B.1/2 C.25% D.30%
6.现有某昆虫的两个种群,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76%,a基因频率为24%;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4%,a基因频率为36%。若这两个种群数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其子代中AA基因型个体比例是( )
A.49%B.42%C.21%D.9%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恒定不变
C.Aa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故男性群体中的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群体
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B.种群中某个基因的频率最高,会导致进化过程中该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
C.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则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D.一个种群中,表现为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为1
9.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
11.某大型水库中有一种小型水生动物甲,体色有红色和橙黄色两种类型,为一对相对性且红色是显性性状。不同体色的甲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常用于水质监测。自 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的调查发现甲种群中红色个体占比分别为96%、90%、88%,种群中杂合子占比分别为 32%、20%、16%,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个体占比逐年减小,说明该水库可能出现了有机污染
B.橙黄色个体占比逐年增加,说明该水库更适合橙黄色个体的生存
C. 2018 年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80%
D.三年的调查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
1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三、填空题
13.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0只,Aa(灰身)60只,aa(黑身)10只,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该种群自由交配后,子代中灰身果蝇占__________。
3.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是产生__________。
14.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注:BB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若亲本基因型为Bb1×Bb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
①如果后代出现现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Bb1。
②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当杂草抗性个体所占比例最高时,HH的基因型频率为90%,Hh的基因型频率为8%,hh的基因型频率为2%,所以抗性基因(H)的频率为(90×2+8)/200×100%=94%。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长期的地理隔离并没有导致生殖隔离,只形成两个亚种,并没有形成新物种;东北虎和华南虎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大肆捕杀和环境的破坏等;环境变化对东北虎和华南虎进行了定向的自然选择,从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不能诱发东北虎和华南虎产生变异。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但是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A错误;种群中某个基因的频率最高,但是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该基因的频率可能会降低,B错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可能不变,如某基因型为Aa的植物种群(雌雄同株,闭花受粉)连续自交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C错误;一个种群中,表现为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为1,D正确。
9.答案:B
解析:长期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故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
10.答案:A
解析: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近亲繁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A项正确;基因突变中的有害和有利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项错误;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群体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不一定保持不变,D项错误。
11.答案:CD
解析:
12.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内容。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认为生物已发生进化了;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3.答案:1.基因库; 2.60%; 84%; 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
解析:
14.答案:1.黄色:灰色=2:1; 2.Bb2、bb2
3.黑; 黄色和灰色; Bb2
解析: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HH
42%
60%
81%
90%
70%
12%
Hh
40%
32%
14%
8%
21%
73%
hh
18%
8%
5%
2%
9%
15%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Bb1
Bb2
b1b1
b1b2
b2b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综合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18天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