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作业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作业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第1页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作业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第2页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作业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项中,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关的是( )
    A.迁入和迁出B.遗传漂变C.基因突变D.基因自由组合
    2.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如果某一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其中一个基因B的频率为0.70,那么它的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 )
    A.0.70B.0.30C.0.35D.0.15
    3.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群体中,除了具有种群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个体间随机交配等条件以外,要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保持稳定,还需具备的条件是( )
    A.捕食者数量减少B.没有自然选择
    C.环境条件变化缓和D.改变捕食方式
    4.在自然条件下,下列关于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会降为零
    5.生物进化存在两种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漂变的发生是由于偶然性对基因从亲代向下一代传递时的影响;不是所有个体都交配,也不是所有个体产生的配子都能贡献于繁殖,从而导致亲子代之间基因频率出现变化。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一定的方向变化
    B.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没有方向性
    C.遗传漂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与种群的大小无关
    D.自然选择通过选择相关的表现型进而选择相关的基因
    6.某种螳螂褐体色对绿体色为显性,在某地区释放一群人工饲养的螳螂,这群螳螂中褐体色约占80%,这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75%;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下降至75%;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被释放的群体中显性基因频率为50%
    B.环境直接对螳螂的基因型进行定向选择
    C.连续几年调查显示褐色基因频率明显下降
    D.该地区绿体色较褐体色更有利于螳螂生存
    7.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多于白色个体数量
    B.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C.白色个体连续淘汰2代,羊群中Bb的比例为2/3
    D.若每代均不淘汰,不论交配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均为1/2
    8.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2020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化石——章氏麒麟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
    B.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不存在生殖隔离
    C.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
    9.野生稻具有谷粒细小,芒长,壳硬、脱壳困难,成熟期参差不齐、要分次采收,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虽然高但产量很低,种子的休眠期很长且发芽不整齐等性状,不利于人类利用。由野生稻选择、驯化而来的栽培水稻谷粒变大,芒变短甚至无芒,种子没有休眠期、发芽率高,成熟期整齐,产量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野生稻种子的休眠期很长且发芽不整齐,不利于其适应自然环境
    B.栽培水稻与野生稻的性状差异显著,可以肯定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在人工选择下,栽培水稻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野生稻的这种进化使其更适应自然环境
    10.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下列各项培育过程所产生的个体属于新物种的是( )
    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11.某物种的2个种群间长期存在地理障碍,结果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具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地理障碍可直接导致( )
    A.生物按一定方向进化B.物种向不同的方向突变
    C.物种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不同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
    12.生物的基因发生了足够大的变化后,可能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地理障碍
    C.出现新的形态结构D.形成生殖隔离
    13.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Lys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施用新型抗生素(Lys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
    B.该超级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的定向积累
    14.下列有关物种和种群之间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代表着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也含有多个物种
    C.属于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的基因完全不同
    D.种群中存在的变异都是生物进化形成物种的前提
    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
    A.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B.动物因生活的地区不同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植物因开花季节不同不能相互传粉
    D.动物因求偶方式或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16.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
    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C.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D.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17.如图所示是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甲、乙两个新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
    18.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分布着两种形态差异明显的海龟,经DNA检测分析,发现它们曾经是同一物种。火山爆发导致中美洲形成后,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两种海龟的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D.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影响海龟进化的方向
    19.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分布着两种形态差异显著的海龟。经 DNA 检测,发现它们曾经是同一物种,火山爆发将它们分隔成两个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火山爆发导致两个海龟种群形成地理隔离
    B.DNA 检测为海龟的进化提供生物化学证据
    C.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决定海龟变异的方向
    D.东西海岸的自然选择还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0.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
    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
    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
    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2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引起基因重组
    B.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2.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培育杂交水稻过程中用到了雄性不育野生水稻资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水稻和野生水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
    C.野生水稻与杂交水稻某些基因频率不同
    D.雄性不育野生水稻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了原材料
    2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可以不经历地理隔离而形成
    D.基因频率大的基因,其控制的生物性状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一定大
    24.下列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多种地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是相同的
    B.地理隔离减少了不同种群基因库的差异
    C.地雀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各个岛屿上不同地雀种群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25.如图是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A、B、D、E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关于此育种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多倍体育种,育种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杂交获得的F1是单倍体,必须经过染色体加倍过程才能获得可育的小黑麦品种
    C.图中染色体加倍的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上述过程说明普通小麦与黑麦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26.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27.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二、多选题
    28.科研人员在某地发现一株轮叶黑藻发生了基因突变,使其对某种曾经非常有效的除草剂产生了抗性,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地几乎所有的轮叶黑藻都产生了抗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轮叶黑藻中一定有抗性基因的等位基因
    B.抗性基因的产生与除草剂选择无直接关系
    C.若抗性基因产生于体细胞,也能够遗传
    D.该地轮叶黑藻基因突变频率低且发生了进化
    29.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临床上以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肌肉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类型还可累及心脏、骨骼系统。某地区大约每3600个出生的男婴中有一例发病(假设该人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下)。如图表示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及用凝胶电泳法得到的基因带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B.该地区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3600
    C.女性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3600)2
    D.2号个体的基因型与5号个体相同,其致病基因只传递给女儿
    三、综合题
    30.若某种动物一生只繁殖一代,现有该种动物的某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该亲本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1代,F1代随机交配产生F2代……依次至Fn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
    (2)F1代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
    (3)与F1代群体相比,F2代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有何变化?________
    (4)随着逐代随机交配,从F2代至Fn代,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能否保持不变?请说明原因________。
    3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不发生_____、不发生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在理想条件下,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迁出、没有遗传漂变,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详解】
    A、迁入、迁出会改变种群基因库,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遗传漂变的本质是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也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没有使基因发生改变,只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2.B
    【分析】
    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详解】
    种群的基因频率指的是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已知B、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又因为基因B的频率为0.70,那么等位基因b的频率=1-0.70=0.30。B正确。
    故选B。
    【点睛】
    3.B
    【分析】
    如果有一个群体符合下列条件,则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①群体是极大的;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⑤没有自然选择。
    【详解】
    若一个种群数量足够大,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迁移、选择、遗传漂变等,且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自然选择),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符合题意。
    故选B。
    4.B
    【分析】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不利变异个体的基因频率有可能下降至0。
    【详解】
    A、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因此A和a和基因频率可以等于50%,A正确;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除了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还与突变、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有关,B错误;
    C、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C正确。
    D、在持续选择的作用下,控制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有可能降低至0,D正确。
    故选B。
    5.C
    【分析】
    遗传漂变是小的群体中,由于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个体数有所变动而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遗传漂变。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所生子女数目不尽相同,致使子代的等位基因数发生改变,在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的小群体中会产生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详解】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
    B、遗传漂变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没有方向性,B正确;
    C、遗传漂变是基因物率的随机变化,种群越大,遗传漂变对基因频率改变的影响越小;种群越小,特殊因素对种群影响越大,遗传漂变越强,C错误;
    D、自然选择的作用对象是表现型,是通过直接选择相关的表现型进而选择相关的基因, 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详解】
    A、螳螂的褐体色对绿体色为显性,假设控制褐体色的基因是A,控制绿体色基因为a。A的基因频率为:80%×75%×0.5+80%×(1-75%)=1/2,a的基因频率为1/2,A正确;
    B、环境直接对螳螂的表现型进行定向选择,B错误;
    C、第三年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第二年相似,说明褐体色和绿体色个体数目比例保持不变,则初步证明体色的显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C错误;
    D、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蚱蜢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且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与上一年相似,从题意分析,绿体色和褐体色个体比例基本不变,所以不能说明绿色个体较褐色个体更有利于生存,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
    1、随机交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会使种群中B基因频率持续升高,b基因频率持续下降。
    【详解】
    A、淘汰前,该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黑色个体数量(B_)所占比例为0.5×0.5+2×0.5×0.5=0.75,多于白色个体数量,A正确;
    B、淘汰一次后,BB:Bb=1:2,再自由交配一次,BB:Bb:bb=4:4:1,淘汰掉bb,BB:Bb=1:1,b的基因频率是1/2×1/2=1/4,B正确;
    C、淘汰一次后,BB:Bb=1:2,再自由交配一次,BB:Bb:bb=4:4:1,淘汰掉bb,BB:Bb=1:1,羊群中Bb的比例为1/2,C错误;
    D、若每代均不淘汰,不论交配多少代,基因频率不变,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均为1/2,D正确。
    故选C。
    【点睛】
    8.B
    【分析】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得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生物进化的本质: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定向地改变。
    【详解】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A正确;
    B、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故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正确;
    D、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可为进化学提供证据,故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在分子水平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D正确。
    故选B。
    9.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野生稻种子的休眠期很长且发芽不整齐,不利于人类利用。野生稻的这种“缺点”是对于人类的利用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A错误;
    B、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据题干信息可知:栽培水稻是由野生稻选择、驯化而来的,两者之间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据信息可知:野生稻和栽培稻某些性状存在差异,由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该过程中有人工选择的作用,故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进化前后的野生稻特点不同,是由人工驯化和选择出来的,不能判断出野生稻的这种进化使其更适应自然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睛】
    10.D
    【分析】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详解】
    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是可育的,与黑皮肤或黄皮肤的个体未产生生殖隔离,不属于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是不育的,所以骡子不是新物种,B错误;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是高度不育的,不属于新物种,C错误;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的四倍体西瓜是可育的,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形成的三倍体是不育的,即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四倍体西瓜属于新物种,D正确。
    故选D。
    11.D
    【分析】
    物种形成是新物种从旧物种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即从一个种内产生出另一个新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以及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之间基因库存在了差异,最后形成不同的种群。D正确。
    故选D。
    【点睛】
    12.D
    【分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作用是通过个体的表现型而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详解】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
    B、地理隔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
    C、出现新的形态结构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点睛】
    13.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抗新型抗生素(LyscinE)的个体,所以该菌种群不会消亡,A错误;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只能来自于基因突变,B错误;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超级细菌的形成说明该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大,种群发生进化,C正确;
    D、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14.A
    【分析】
    1、物种是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综合;物种可以包含很多种群,但同一种群只能是一个物种。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代表着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正确;
    B、一个物种可以生活中不同的地域中,从而形成多个种群,而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错误;
    C、属于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的基因存在相同,C错误;
    D、变异只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因此种群中存在的变异并不是生物进化形成物种的前提,D错误。
    故选A。
    【点睛】
    15.B
    【分析】
    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败育等。
    【详解】
    A、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属于受精后的生殖隔离,A不符合题意;
    B、动物因活的地区不同而无法交配属于地理隔离,不属于生殖隔离,B符合题意;
    C、植物因开花季节不同而不能传粉属于受精前的生殖隔离,C不符合题意;
    D、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属于受精前的生殖隔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分析】
    物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详解】
    A、一个物种的个体能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区域,形成多个种群,A错误;
    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可能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区域,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可能具有不相同的基因组成,即便是在相同的区域中不同个体间的基因组成也会有差别,B错误;
    C、根据物种的概念可知,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没有生殖隔离,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C正确;
    D、一个物种可以由于自然区域的不同分成多个种群,因此,不同种群的生物可属于同一个物种,D错误。
    故选C。
    【点睛】
    17.B
    【分析】
    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物种形成的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上述过程是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
    B、由于甲、已经属于不同的物种,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C错误;
    D、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差异大,但不一定组成完全不同,D错误。
    故选B。
    18.B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正确;
    B、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如多倍体物种形成时不需要地理隔离,B错误;
    C、两种海龟属于不同物种,不同物种的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影响海龟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B。
    【点睛】
    19.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火山爆发将它们分隔成两个种群,即火山爆发形成了地理隔离,A正确;
    B、DNA属于生物大分子,DNA检测属于为海龟的进化提供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证据,B正确;
    C、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决定海龟进化的方向,而海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决定海龟进化的方向,即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C。
    20.B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
    A、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
    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分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多个基因库,C错误;
    C、小岛上的环境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进化方向的作用,C正确;
    D、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显然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证据,D正确。
    故选B。
    【点睛】
    21.A
    【分析】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2、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A错误;
    B、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会改变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B正确;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故选A。
    22.A
    【分析】
    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几种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详解】
    A、杂交水稻和野生水稻是同一个物种,他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杂交育种可以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C、杂交水稻的获得是通过交配,再进行选择获得的,所以其基因频率和野生水稻不同,C正确;
    D、通过雄性不育野生水稻获得杂交水稻,所以雄性不育野生水稻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睛】
    23.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即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如多倍体的产生,C正确;
    D、基因频率大的基因,其控制的生物性状应该是适应环境的性状,但其所占的比例不一定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
    24.D
    【分析】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由于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同时各岛屿不同地雀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也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地雀种群。
    【详解】
    A、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是不同的,A错误;
    B、地理隔离增大了不同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B错误;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而不是形态结构的改变,C错误;
    D、各个岛屿上不同地雀种群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D正确。
    故选D。
    25.B
    【分析】
    由图可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黑麦是二倍体,F1是四倍体。图中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详解】
    A、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正确;
    B、图中所示F1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不是单倍体,B错误;
    C、图中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可以产生种子F1,所以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正确;
    D、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获得的F1,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说明普通小麦与黑麦是两个不同的物种,D正确。
    故选B。
    26.D
    【分析】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3、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详解】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
    C、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
    27.B
    【详解】
    【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森林斑块指的是农田中的森林,并通过人工通道相连;松鼠是适宜生存在树林中的动物,农田不适宜其生存。
    【详解】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A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与了解森林斑块的含义,明确松鼠的生活习性是喜欢在树上活动,进而判断农田对其的影响。
    28.BCD
    【分析】
    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根据题干可知:大多数轮叶黑藻原先不能抵抗除草剂,由于基因突变以及自然选择,大部分轮叶黑藻能抵抗除草剂。
    【详解】
    A、根据题干可知大多数轮叶黑藻原先不能抵抗除草剂,由于基因突变以及自然选择,大部分轮叶黑藻能抵抗除草剂,真核生物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细胞质基因,则无相应的等位基因,A错误;
    B、抗性基因的产生与除草剂选择没有关系,这是内在因素,B正确;
    C、在植物细胞内,突变基因若产生于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基因突变后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则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发生了生物进化,D正确。
    故选BCD。
    29.ABC
    【分析】
    1、分析系谱图可知,正常夫妻生出患病儿子,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2、分析基因带谱可知:1号和3号只含有正常基因,4号只含有致病基因,5号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为携带者,4号的致病基因只来自其母亲2号,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A正确;
    B、某地区大约每3600个出生的男婴中有一例发病,则可知该地区男性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3600,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故该地区男性中致病基因频率等于该地区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3600,B正确;
    C、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故女性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3600)2,C正确。
    D、2号个体的基因型与5号个体相同,都为携带者,其致病基因可以传递给儿子或女儿,D错误。
    故选ABC。
    30.0.4 0.6 16% 48% 36% 0.4 0.6 F2代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没有发生变化 这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遗传平衡。随着逐代随机交配,不能维持遗传平衡,因为种群存在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分析】
    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详解】
    (1)已知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30%+1/2×20%=40%,a=50%+1/2×20%=60%。
    (2)若亲本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1代,自由交配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所以自由交配一代和两代后A、a的频率都是40%、60%,F1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40%=16%,Aa=2×40%×60%=48%,aa=60%×60%=36%。
    (3)与F1代群体相比,F2代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没有发生变化。
    (4)随着逐代随机交配,从F2代至Fn代,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保持不变。这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遗传平衡。随着逐代随机交配,不能维持遗传平衡,因为种群存在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对种群基因频率计算方法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1.0.5 足够大 基因突变(或突变) 选择 0.25 不会 0.4 0.2 0.4 会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A=0.3,Aa=0.4,aa=0.3,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a=0.3+0.4×=0.5=50%.
    (2)如果该种群足够大、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遗传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0.52=0.25,如果继续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
    (3)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相当于自交,则0.3AA子代还是0.3AA,0.4Aa子代为0.1AA、0.2Aa、0.1aa,0.3aa子代是0.3aa,因此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2、0.4,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点睛】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教师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原卷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