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816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816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6816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m/s≈1,【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新版_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 中学生百米成绩大约为8s
C. 教室门框高度约为2m D.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2.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他们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觉得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太阳 B. 天和舱 C. 地球 D. 月亮
3. 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宇航员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在月球上( )
A. 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B. 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
C. 只能传递次声波 D. 只能传递超声波
4. 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5. 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ρA≥ρB>ρC且 B. ρAρB>ρC;且;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对图象中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结合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可分析出密度的大小关系。
分析图象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进而比较密度。
7.【答案】C
【解析】解: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时,它们的体积相等,
因,
由ρ=mV的变形式m=ρV可知,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
即装的质量最少的是酒精。
故选:C。
瓶子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知道密度大小关系,利用公式m=ρV比较各种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得出这四个容器中所装质量最少的物质。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用好隐含条件“装满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8.【答案】B
【解析】解:空中的足球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大小为G的重力作用。
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解答此题要明确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继续向前飞行则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作重力的示意图是物理作图题中最常考的点之一,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其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9.【答案】C
【解析】解:(1)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
(2)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故选: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
本题尽管是考查小孔成像,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抓住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
A、轮胎上制有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摩擦,不符合题意;
B、瓶盖上刻有纹线,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摩擦,不符合题意;
C、旱冰鞋上的滚轮,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符合题意;
D、乒乓球拍上贴有橡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离开。
本题考查了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11.【答案】C
【解析】解: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mV得: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故选:C。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此题考查的是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对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小。
12.【答案】C
【解析】解:因天平平衡时,天平左右两侧物体的质量相等,
所以,,
整理可得:,
因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ρ=mV可得:,
整理可得:::1。
故选:C。
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13.【答案】1.72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72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7.72cm−6.00cm=1.72cm。
故答案为:1.72。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注意: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进行读数时需要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4.【答案】17
【解析】解: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即。
故答案为:17。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
本题考查天平的读数,关键是知道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
15.【答案】56
【解析】解: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图中量筒分度值为2ml,即每个小格代表2ml,因此读数为56ml。
故答案为:56。
本题考察量筒的使用,使用前先要仔细观察量筒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再进行读数,需要注意读数不用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物理中有很多测量工具,如刻度尺、温度计、秒表、天平、量筒等,任何一种测量工具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其零刻度、量程、分度值,一定要注意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分别代表多少。刻度尺读数的时候需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其他测量工具只需要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6.【答案】1.6
【解析】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1.6”处,所以示数为1.6N。
故答案为:1.6。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属于基础题。
17.【答案】运动状态 相互 形状
【解析】解: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成功拦网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员拦下排球时,手对球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对手施加反作用力,所以手感到疼痛;
用力按压排球时,排球会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形状。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比赛项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体现了物理知识的广泛性。
18.【答案】质量 密度 体积 10
【解析】解:
(1)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由公式ρ=mV可知,体积变大,因此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管道容易破裂。
(2)根据ρ=mV可得,水的质量为:
,
因为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则冰的体积:
,
所以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
。
故答案为:质量;密度;体积;10。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
(2)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mρ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90c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物质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化,所以体积要发生改变。
19.【答案】1.7312.885
【解析】解:①月壤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1731g=1.731kg;
②月壤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故答案为:1.731;2.885。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月球上物体的重力是它在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和月球重力与地球重力的关系,是基础题,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20.【答案】B点
【解析】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鹅卵石的虚像,鹅卵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光路的可逆性,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鹅卵石上了.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B点.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路会发生改变,所以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从鹅卵石上反射的光线会进入眼睛,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A处的手电发出的光会照射到B点的鹅卵石上.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1.【答案】34.5
【解析】解:
①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②弹簧测力计受到3N拉力时,伸长了2cm,所以伸长了8cm−5cm=3cm时,受到的拉力为3×32N=4.5N。
故答案为:3;4.5。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特点,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可做出解答。
②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其中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计算,容易出错,应搞清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2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可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解答】
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像点),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则OP为反射光线,连接SO,则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
23.【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由此即可画出每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出射光线。
在上面的两条特殊入射光线中: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②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这两条光线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24.【答案】解: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过物体的中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f和F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分析物体在冲上粗糙斜面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
25.【答案】11.0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央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能 光路是可逆性 下 右 能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1.0cm−30.0cm=11.0cm;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的原理。
(3)把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在不断增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距变小即光屏左移,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
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光路是可逆性,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则此时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6)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
故答案为:(1)11.0;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放大;投影仪;(3)左;变小;能;光路是可逆性;(4)下;(5)右;(6)能。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NB,4g;,【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