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6km/h×0,【答案】液体 大于,【答案】6 不变,【答案】虚 折射 变小,【答案】400,【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某汽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前一半路程以的速度行驶需要;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__ km,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
- 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 在某地烧水,水在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______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则他的像和小华相距______ m。若他向平面镜走近了2m后,小华在镜中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在平静的清水江面上,美丽的白鹭正冲向水下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它看到水下的“小鱼”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折射”“反射”或“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像,扑食后白鹭远飞时岸上的摄影师相机中的像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用烧杯分别盛了不同质量的液体,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并根据数据绘制成m和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装液体的空烧杯的质量为______ 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图中的值应为______。
-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 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若要测量海底的深度,从船底发声装置向下发出声波,经2秒后,船底的声音接收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深度是
A. 6000米 B. 3000米 C. 1500米 D. 750米
- 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雨是水汽化形成 B. 露是水液化形成
C. 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D. 雪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 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了,如右图。为了看不见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币,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A. 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往杯中加适量的水
B. 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
C. 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
D. 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下移
- 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时,要使像变大,照相机应远离物体
B. 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C.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透镜矫正
-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比木头重”这句话是指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木块费力
B. 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 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清晨的阳光照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是镜面反射
C.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
D.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 关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
B. 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D.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 画出图中一束光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光路。
|
-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O点处,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顺序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
2 | ||
3 |
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______的。
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______的______像。
-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时像的位置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_;
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另外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 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______ 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______ 。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_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表示。 - 身高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问:
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m?
若他再远离穿衣镜,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
如果他以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多少?
- 在空玻璃瓶中装入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再将一体积为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冰的密度:。
求冰的质量;
求空瓶的容积;
若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0g,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金属球沉底后瓶的总质量为170g,求该金属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08 24
【解析】解:
由可得,前一半路程的大小:
,
因后一半路程和前一半路程相等,
所以,甲乙两地相距:
;
汽车后一半路程行驶的时间:
,
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为:108;24。
知道前一半路程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根据求出前一半路程的大小,后一半路程和前一半路程相等,两者之和即为甲乙两地相距的距离;
根据求出汽车后一半路程行驶的时间,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求出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2.【答案】液体 大于
【解析】解:人在岸边走时,会把水中的鱼吓跑,是因为人发出的声音经水液体传播到鱼,鱼听到后被吓跑,此现象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故答案为:液体;大于。
声音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和声速,大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3.【答案】低 不变
【解析】解: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在左右就沸腾了,说明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时不变的。
故答案为:低;不变。
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液体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
此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沸点和气压的关系;二是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
4.【答案】6 不变
【解析】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则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
当人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
故答案为:6;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即可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虚 折射 变小
【解析】解:白鹭冲向水面捕食,水面上出现的白鹭的倒影就是白鹭在水面上成的虚像;
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于一点,就是看到的小鱼的像,由于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所以是虚像;
扑食后白鹭远飞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岸上的摄影师相机中的像将会变小。
故答案为:虚;折射;变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的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学生容易被“白鹭向下俯冲”迷惑,误认为像变大。
6.【答案】 50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烧杯的质量,
当液体体积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8g,
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为:;
当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5g时,
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则图中 值为。
故答案为:40;;50。
由图像分析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为烧杯的质量;
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8g,即可知道此时液体的质量,再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
当液体和烧杯总质量为85g时,可求得此时液体的质量,再根据可求出此时液体的体积,即为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图像中找出空烧杯的质量。
7.【答案】C
【解析】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以及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不成比例关系,由得,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应考虑它的物理意义。
8.【答案】C
【解析】解: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用的时间:
,
由,可得
此处的海底的深度:
。
故选:C。
知道声音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此处的海底的深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声音走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降落到地面,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
10.【答案】B
【解析】解:A、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故A能实现;
B、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故B不能实现;
C、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人能看到硬币,故C能实现;
D、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下移,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人能看到硬币,故D能实现。
故选: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人眼睛和被看的物体之间如果有障碍物挡住,人就看不到物体了;如果由于光的折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人就可能再看到物体。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水里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由于折射,使人感觉到水里物体的像变高了。
11.【答案】C
【解析】解:A、照相时,要使所拍摄景物的像变大,应将照相机的镜头靠近被拍摄物体,这样可增大像距,使像变大,故A错误;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物距变小的,像距变大,像变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中等题。
12.【答案】D
【解析】解:A、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木头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A不正确;
B、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质量变小,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都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B不正确。
C、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成正比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不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质量和密度的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深刻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是答题关键。
13.【答案】BC
【解析】解: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本选项错误。
B、阳光下,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使水波看起来波光粼粼,故本选项正确。
C、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故本选项正确。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C。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分析;
B、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仍平行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
C、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去分析;
D、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分析。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有一定的拔高难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14.【答案】AB
【解析】解:A、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故A正确;
B、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实际质量为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B正确;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一位为估读值,故C错误;
D、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B。
若要计时方便,应使小车运动速度慢些,斜面的坡度要小,这样所用的时间长些。
给已经磨损的砝码赋予一定的值,进行判断。
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还有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此题考查了速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测量特点,是一道综合题。
15.【答案】解:
第一条光线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
第二条光线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画出法线是作图的依据。
16.【答案】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与镜面交于P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P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本题还可以作出O点的像,连接与镜面交于P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
17.【答案】等于 同一平面 不能 OE 可逆 等大 虚
【解析】解: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OE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时可逆的。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等于;同一平面;不能;;可逆;等大;虚。
根据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得出结论。
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将纸板沿法线方向向前或向后折。
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
18.【答案】放大 投影仪 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小 小于 大 后 凸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
图中C点非常接近焦点,此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太小,像距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
做法二: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像距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小; 小于; 大; 后; 凸。
当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还有可能是所成的像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
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
当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是实像,此时物像异侧,由此可知像距的变化;
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越强,焦距越短;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具体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只要告诉其中的一条,就可以确定另外三方面的内容。
19.【答案】水平;右;;;偏大;标记A;
【解析】解: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②在甲图中,标尺的分度值是,故此时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是;
空烧杯的质量是30g,所以江水的质量是:;
由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江水的体积是,
江水密度:。
③这种方法测量时,江水的质量是准确的,但是测量江水的体积时,由于烧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所以测得江水的体积偏小,故据可知,测得密度偏大;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故此时的水的质量是:;
所以水的体积是:;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标记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
故此时江水的质量是: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故答案为:①水平;右; ②;; ③偏大;③标记A; ④。
①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根据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调平,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②将天平右盘中所有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示数和等于待测物体的质量;根据空烧杯的质量可算出江水的质量;先判断量筒的分度值,再读出江水的体积,从而计算江水密度;
③烧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判断出测量体积的情况,进而分析测量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据题意可知,此题是通过计算水的体积而得出江水的体积,即用到了转换法,即将江水的体积转换为水的体积。
此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密度的计算、误差的分析以及等效替代法在测量密度过程中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题。
20.【答案】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李洋同学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则他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故像距离人的距离是:。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该人以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则像以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所以若以像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像的运动速度是;
答: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
若他再远离穿衣镜,镜中的像距离他3m;
如果他以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知道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相关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1.【答案】解:由可得,冰块的质量:
;
因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所以,水的质量:,
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
,
将一体积为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
则空瓶的容积:
;
金属球的质量:
,
由题知,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
则金属球实心部分的体积即金属的体积:
,
该金属的密度:
。
答:冰的质量为90g;
空瓶的容积为;
该金属的密度为。
【解析】知道冰块的体积和密度,根据求出冰块的质量;
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据此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求出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将一体积为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水的体积加上金属球的体积即为空瓶的容积;
瓶子的总质量减去水和空瓶的质量即为金属球的质量,根据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求出金属实心部分的体积,利用可求出金属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正确得出金属球的质量和实心部分的体积是关键,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25,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