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A4可打印】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A4可打印】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现有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
A.CO B.CO2 C.CO和CO2 D.无法确定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B | 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 | 观察颜色 |
C | 鉴别H2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D | 鉴别双氧水和蒸馏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A.A B.B C.C D.D
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4、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
B.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家具起火,用水扑来灭——降低温度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5、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两个燃烧条件的是
A. B.
C. D.
6、用下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甲中白磷 | 乙中白磷 |
滴入H2O2溶液前 | ①不燃烧 | ②不燃烧 |
滴入H2O2溶液后 | ③不燃烧 | ④燃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中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
B.对比②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对比①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水全部倒出,白磷立即燃烧
7、了解防火防爆常识,才能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下列物质在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氢气 C.煤粉 D.面粉
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
B |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雾 | 该气体不一定是H2 |
C |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纸花变为红色 | 使石蕊变红的物质为二氧化碳 |
D | 称量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前后的质量 | 加热后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 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
(2)从燃烧条件分析,在生活中木柴比煤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 (选择序号填空)。
A.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湿毛巾会吸收CO
C.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2、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举一例)。
3、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_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2)用墨汁书写的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的原因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填字母) .
A.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C.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D.大量燃放鞭炮,增加节日气氛
4、科学家已经实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1)下列化石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2)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已知: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生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不可能产生甲烷的是______。
A.水 B.氢气 C.碳
5、填写下列空白: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硫离子____;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干冰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 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___________(任填一个)。
(2)化学符号“N2”中,“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列物质按照要求排列(填序号):
①在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氮气中,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
②在a SO2、b Na2SO4、c H2S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
(4)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以推导出灭火的方法:
①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因温度过高而着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②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燃烧产物会导致____。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填一种即可)。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小明同学利用W形玻璃管,利用下图所示微型装置完成了课本中的两个实验。
(1)燃烧条件的探究:在下图所示装置中(提示:省略夹持仪器,红磷的着火点是240°C,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胶塞,关闭弹簧夹,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__。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已知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300mL,待(1)实验中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约_______mL。
8、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可燃冰”(CH4·(H2O)n)是一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的独特能源。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属于海底生物 ②说明水可以变成油 ③是燃烧值高、污染少的新能源
(3)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
(4)写出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利用CO还原赤铁矿(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9、请用化学知识填空。
(1)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有空气(或氧气)、_______。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鉴别软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__。
(4)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原子序数为58,则铈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_。
10、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 排放,实现 CO2“零排放”。
(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 CO2 排放的主要因素。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______。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焚烧
(2)“碳”吸收。
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 CO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吸收 CO2。风化的岩石如CaCO3 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H2O 转化为 Ca(HCO3)2,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其中 1mol Ca(HCO3)2 中约含氢原子______个,含钙元素的质量______g。
(3)“碳”利用。将 CO2 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 CO2 和H2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 C2H6O和水,参加反应的 CO2 和H2 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Ⅰ所示。现将100 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入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含钙元素),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Ⅱ,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5 | a | 20 |
(1)a的数值为 。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3)第五次反应后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
2、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其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煤中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写出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家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该煤厂要处理16吨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3、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及年开采量如下表
| 探明储量 | 年开采量 |
石油 | 23亿吨 | 1.74亿吨 |
天然气 | 2.23×104亿立方米 | 408亿立方米 |
煤 | 1145亿吨 | 9.9亿吨 |
(1)根据上表,估算一下大约多少年后将没有可开采的石油?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
4、某市冬天取暖主要以煤为燃料。已知原煤中含硫1%,若燃烧1000 t这样的原煤可以产生二氧化硫________t,这些原煤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成硫酸( S→H2SO4),可生产0.05%的硫酸溶液_________t,通过以上信息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
5、氢能源汽车以氢气作为能源,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用氢气作为能源的最大好处是氢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仅产生水,有效减少了传统燃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如果一辆氢能源汽车在一次行驶中消耗了2kg氢气,那么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生成的水的质量又是多少?
6、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 | 充分反应后质量 | ||
装置+稀硫酸(足量) | 锌样品 | 装置+剩余物质 | |
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7、火山爆发时,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试计算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8、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
(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
(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9、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一定质量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18g,原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