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共3页。
1教学目标 1.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精神。2.通过本课的演唱和欣赏,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3.通过创编劳动号子,理解掌握劳动号子的特点、作用。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2学情分析 刚进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本课在学会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3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积极向上情绪饱满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难点:用歌曲旋律结合劳动生活创编歌词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揭示“劳动号子” 1.设置问题:(1)老师想要移动钢琴,请几位男同学帮忙。(学生尝试)(2)我们应该怎样抬,才能把钢琴平稳地抬起来?(学生讨论)(3)引导学生喊口令“1,2,3”,喊口令的作用是什么?(板书:统一发力)(4)要移动步伐,可以喊“1、2,1、2”。(板书作用:统一步伐)2.小结,揭示这就是“劳动号子”,一个简单的“劳动号子”。(板书:劳动号子)((2)师:在辛苦的劳动中,加入丰富的语言和简单的节奏,与单纯的喊“1,2,3”这样的口令相比,这样的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怎么样?(板书:调动情绪)活动2【讲授】二、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 “劳动号子 师:在相同的节奏中加入丰富的语言,甚至旋律,劳动号子就成为了歌曲。请欣赏歌曲,歌中所唱的是哪些劳动场面?1.欣赏视频《军民大生产》,学生交流。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依据甘肃著名的打夯号子《推炒面》改编而来,表现了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生产的热烈情景,并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首歌曲原名为《边区十唱》,有十段歌词,现经过改编成为五段歌词,改名为《军民大生产》。3.复听,思考歌词内容表现了哪些劳动场景?(开梢林,开荒??)4.衬词句,“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啰啰啰太”讨论作用。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些句子加在歌曲里有什么作用?(1)讨论作用:这些具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2)按节奏读一读(3)加入旋律,唱唱歌谱,(4)提示注意升记号,上滑音记号5.师生合作念第一、二段歌词。(1)师领生齐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号子吆喝声的特点,讲解重音记号。(2)交换念歌词,注意第五小节切分音节奏。(3)生尝试第二段歌词。6.学唱第一、二段歌词。师领,生唱衬词部分。再交换。7.自学后三段歌词。8.完整唱歌曲《军民大生产》。9.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10.分角色,跟音乐唱。三、拓展,了解本土“劳动号子”3.小结:劳动号子的歌词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顺口编出来的,内容多与劳动直接联系。活动3【练习】四、创编,掌握“劳动号子” 师:“劳动是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当做音乐的素材来歌唱,请同学思考一下,在你的家庭以及学校生活中有哪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歌唱呀?”1.学生分组创编2.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唱一唱自己创编的劳动号子歌曲。五、小结下课师:“音乐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音乐,让我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那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音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的完整演唱和处理,创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