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汇总】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62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汇总】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62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汇总】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6762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试卷【汇总】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5 | 10 | 15 | 20 |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 | 6.9 | 7.45 | 8.85 | 9.6 | 10.35 |
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 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溶解了30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温度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20℃,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是20%
5、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
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
6、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冰水 C.碘酒 D.白醋
7、如图所示装置,向小试管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A侧支管液面上升,B侧支管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晶体
C.氯化钠晶体 D.浓硫酸
8、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
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岗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
a.只用冷水 b.只用热水 c.在冷水中加人几滴洗涤剂 d.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__(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
(3)①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作用。
②小岗认为汽油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污的原理与洗涤剂的不同。汽油可以______油污。
2、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包括75%乙醇、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
(1)乙醇俗称酒精它的化学式为C2H6O。75%乙醇是用乙醇和水配制的,在20℃时,取75mL的乙醇,加水配成100mL溶液即可制得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其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100mL溶液中25mL是水,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酒精是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若用95%的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需要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胶头滴管。
(2)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现被广泛用于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次氯酸钠见光就会分解,产物是氧气和氯化钠。写出一条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______,NaC1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有效氯含量5.5%~6.5%,这里的"氯“指的是______(“单质“、“分子“或”元素“),写出次氯酸钠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1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______个碳原子(科学记数法),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 (g/100g 水) | 硝酸钾 | 20.9 | 31.6 | 45.8 | 64 | 110 | 169 | 246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4 | 37 | 38.4 | 39.8 |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20℃时,20 克氯化钠固体放入 50 克水中,所得溶液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3)现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146g,为了提纯其中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
I.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II.原混合物中硝酸钾的纯度(质量分数)___________(列式即可)。
III.若降温到 10℃,能否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请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说明。___________
4、生活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洗去油污,原理是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功能。
(2)家用铁锅日常的防锈方法是_____。
(3)下图是雪碧饮料的配料表,雪碧饮料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溶液,打开瓶盖后有气体逸出,请从溶解度角度解释:_____。
(4)用碳素笔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时_____。
(5)冬天在室内使用炭烧火锅,若炭燃烧不充分很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产生有毒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为_____。
(2)t2℃时分别把10gA、B、C加入5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将t1℃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发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利用此原理,向160kg含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请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4、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若将100g40%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喷雾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6、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
(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在花卉市场上经常见到用营养液培育观赏植物。你会用无土栽培花卉吗?有一种无土栽培花卉的营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它的成分含有磷酸铵和硝酸钾,且这两种溶质的质量比为1:3。
(1)营养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2)500g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欲将上述500g营养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至1.5%,需要蒸发掉多少g的水?(设蒸发过程中无晶体析出)(写出计算过程)
8、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
浓硫酸溶液(H2SO4)500mL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98% |
密度 | 1. 84 g/cm3 |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
(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1g/cm3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9、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g?需水多少g?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为了回收硝酸钾晶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硝酸钾固体______ g。
2、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1)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
[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
[实验探究]在室温20℃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推理 | 实验结论 |
I | 加入2gKNO3,搅拌 | 全部溶解 |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 |
Ⅱ | 再加入5gKNO3,搅拌 | 部分溶解 | _____ | |
Ⅲ | 加热,搅拌 | ____ |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
Ⅳ | 再加入5gKNO3,搅拌 | 全部溶解 |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 |
Ⅴ | 放在冷水的大烧杯中冷却 | 析出晶体 | 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 KNO3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
Ⅵ | _______,搅拌 | 全部溶解 | 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 |
[实验反思]
①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③比较实验步骤 _________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2)应用化学知识“身边的化学”——体验“家庭燃料的变迁”
[文献资料]
①天然气和煤都是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我国近50年来家庭燃料变迁: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
③CO2能产生___________效应,SO2易导致酸雨。
④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证据推理]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献资料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实际]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反思拓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H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对此,它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
根据图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与5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1。
实验2:用5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实验2的目的是 ______ 。欲得出“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一结论,需要对比 ______ 。(简要的写出实验设想)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多种物质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证明,溶液也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 ),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为了进一步探究 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组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组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他们的理由是 ______ 。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中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 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______ 。 |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铜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
(3)(反思与评价)
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1和2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______ 。
(4)利用图甲装置不能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其理由是 ______ 。
4、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硝酸押钾的质量/g | 20.0 | 25.0 | 30.0 | 35.0 |
所得溶液的质量/g | 120.0 | 125.0 | 130.0 | 131.6 |
①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2 溶液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沪教版 (上海)3.2 溶液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