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物质的比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2 次下载
- 4.5 熔化与凝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4.7 升华与凝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9 次下载
- 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四章 综合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3 次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测试题
展开2020—2021年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一、单选题
1.春季,深圳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升华 C. 汽化 D. 凝华
2.下列所给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 草叶上的露珠 ②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 渐渐变小的冰雕 ④ 寒冬树上的雾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療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 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5.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 室内的水气留在眼镜上 B. 眼镜上有灰尘
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 受到感动热泪盈眶
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2019七上·江干月考)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9.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
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0.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气”是水蒸气 B.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 “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D.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11.(2019七上·余杭期末)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C. 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吸热,是液化现象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12.对如图所示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因为雪汽化为水蒸气
C. 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放出了热
D. 天冷时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
13.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4.小丽想利用酒精灯、烧瓶、金属盘、水和铁架台等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把器材按图中所示组装好,并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听水的声音的大小 C.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D. 将金属盘斜放在瓶口的上方
二、填空题
15.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6.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 性质而制成的。
17.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是通过 ________方法液化变成液体的,这样储存燃料的最大好处是 ________。
18. 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________越剧烈
19.(2019·南浔模拟)我省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港口、渔业、旅游、油气、滩涂五大主要资源得天独厚。
(1)宁波和舟山都是吃海鲜的好去处,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
(2)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的过程,由海水变成淡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抚顺神舟北湖今年1月冬捕的场景,被捕上来的鱼过一会儿表面上就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这些冰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在冰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这些雾气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都要________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
2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
(1)水烧“开”了在物理学中叫沸腾,水沸腾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有________ (填“大量”或“少量”)气泡产生,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_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 .
(2)水沸腾以后堵住纸板上的小孔c,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17七上·杭州期末)本学期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图所示,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最后水和酒精都会从玻璃表面消失,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由于分子因________而离开玻璃片。
(2)在研究x物质的熔点实验中,同学们每隔5分钟正确读数后,描点得到如图图象。根据此图,出结论:x物质没有熔点。但通过查阅资料获知x物质是晶体。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不当之处________。
(3)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下列情况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可以多选)
①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
②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的太紧;
③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
23.(2017七上·临海期末)小雪和小科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图1中硬纸片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3)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图3是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造成曲线a、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24.(2019七上·嘉兴期末)如图是小明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
(1)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各滴上l滴酒精,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右边的玻璃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在研究________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在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时,他在2块上各滴加1滴酒精,并使酒精面积大致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3)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时,他在1片玻璃上滴加1滴酒精,另1片上滴加2滴酒精,其他条件相同。请判断他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________.
25.(2017·湖州竞赛)酷爱科学的小李为了探究液化过程放热还是吸热,设计并完成了下面实验: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冷水中,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假设水蒸气全部被吸收)。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温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于是小李得出了液化放热的结论。
(1)小明同学认真分析了实验报告后,认为小李还缺少对照实验,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因为t2高于t1的原因还有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李设计后续实验方案:另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倒入质量相同、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再________,摇匀后测出此保温杯中水温t并与t2比较。你的方案中,能证明小李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D 10.【答案】 C 11.【答案】 D 12.【答案】 A 13.【答案】 C 14.【答案】 D
二、填空题
15.【答案】 蒸发(汽化);吸收
16.【答案】 汽化;热胀冷缩
17.【答案】 压缩体积;可以减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18.【答案】 蒸发(汽化);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9.【答案】 (1)B(2)汽化、液化
20.【答案】 凝固;液化;放出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大量;吸热;沸点(2)变大
22.【答案】 (1)液体的种类;无规则运动(2)5分钟的时间间隔太长(3)①②
23.【答案】 (1)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等(2)水银(3)甲
(4)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体积)不同或用酒精灯火焰的不同部位加热
24.【答案】 (1)温度(2)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其中一块玻璃板上的酒精
(3)它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因此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改变液面表面积,而不是酒精的质量或体积。
25.【答案】 (1)水蒸气液化后和冷水混合也会使原水温升高(或水蒸气液化后降温也能放热)。
(2)倒入100℃的开水直至与第一个保温杯中水面相平;t小于 t2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太阳系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太阳系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第3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第3课时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