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第1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导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544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第1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导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544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质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课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提供了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注重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乌鸦从刚开始喝不到水到最后喝到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引导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找出1cm3,1dm3的正方体。通过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认识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学习目标
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培养比较、观察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学习难点
理解认识体积单位。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两个长方体纸盒。
学具准备:两个同样大的杯子、石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口答:1m、1dm、1cm是什么计量单位?1m2、1dm2、1cm2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一起回顾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体积要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 )、( )、( )。
(3)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 ),体积是1cm3。
答案:(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体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m3 dm3 cm3
(3)1m 1dm 正方体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操场的面积约130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 。
小明身高约124 。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3 。
牙膏盒的体积约120 。
一根跳绳约长2 。
答案:m2 dm3 cm dm2 cm3 m
二、创设情境,揭示体积的概念。(8分钟)
(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看图给大家讲一讲,并说一说这只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中的水的?(课件播放)
2.引导学生尝试解释道理。
3.指导学生操作教材第27页的实验,思考: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4.观察教室里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教师的手机,哪个物体所占的空间最大?哪个物体所占的空间最小?为什么?
5.揭示体积的概念。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1.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件,讲述故事的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中,瓶子中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2.通过观看课件演示,明确:因为石子占了水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上去了,所以乌鸦才能喝到水。
3.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后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一部分空间,所以就装不下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了。
4.先观察比较,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电视机所占的空间最大,影碟机所占的空间第二大,手机所占的空间最小,因为它们的大小差距比较明显,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5.体会体积的概念。
三、引出并认识体积单位。(20分钟)
1.出示两个纸盒。
问题:猜一猜哪个纸盒的体积大。
2.演示:用PPT课件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并说出理由。
3.讨论: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板书:体积单位)
4.自学教材第28页内容。
自学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指导学生从学具中找到1cm3和1dm3的正方体模型。
(3)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cm3、1dm3、1m3。
1.先观察两个纸盒,然后猜一猜这两个纸盒的体积可能是多少,全班交流答案。
2.通过演示,发现用数一数的方法能直观地比较出两个立体图形的大小,因为左边的立体图形是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而右边的立体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立体图形比右边的立体图形的体积大。
3.小组交流明确: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4.(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2)拿出实物模型,体会它们的体积。
(3)举例: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cm3,计算机键盘按钮的体积近似于1cm3,1个粉笔盒的体积近似于1dm3……
3.一杯水中有一块石头,将石头取出,水面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答案:B.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高。(7分钟)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1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2题。
1.全班交流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独立思考解答,全班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课堂总结。(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畅谈学习收获。
教学板书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课件演示及亲自实验来验证“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第一杯水无法全部倒入”这一结论,继而让学生对电视机、影碟机、手机三种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接下来的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和想象,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亲身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精品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精品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揭示体积的概念,引出并认识体积单位,学以致用,巩固提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自主探究,推导体积的计算公式,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认识底面积,统一体积公式,巩固练习,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